阅读历史 |

第五十四章 秘而不传(1 / 2)

加入书签

“味道……甚是奇特,这是什么酱?就是你所说的辣椒酱?”沈文玉吃了一口后,虽觉得这几种味道混在一起实在是太刺激了,却还是忍不住吃了第二口、第三口……

随后,他就开口询问起了这酱。

说这话时,他还有点不好意思。

换做平时,他是不可能开口问这等事的,这时候,各家各户其实都有几道拿手菜,那是要用作传家宝一直传下去的。

尤其是做酱以及腌菜、腌肉的手艺,女子出嫁时甚至能当做嫁妆来用。

毕竟一旦出门,很多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带着的干粮与能长存的菜,就是唯一的口粮。

对于有点身家的人来说,这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一种保证。

所以这些东西对于官宦人家甚至是商人之家都是很重要的,秘而不传。

尤其是商人,更在意配方。

毕竟配方若是好,做出来的东西,那就是能传下去的聚宝盆。

朱英却不在意这些,甚至主动提道:“你若是喜欢,我回头抄录了送给你,不过,想要做辣椒酱就需要辣椒,辣椒我这里还有一些,回头送你一百斤。”

沈文玉作为商人,随后就忍不住说道:“此物若是在朱家铺子售卖,就算比不上白糖,怕也差不了许多。”

“我手里的辣椒还是太少了,目前也仅够自己吃的,回头再说吧。”

朱英摇摇头,不以为意地说道。

哎,虽是到了明朝,很多吃食都已是有了。

但还是有一些东西没有被传入中国,他想吃辣椒也是颇废了一番工夫,是凑巧从一个海商手里收到的。

若是等它自然而然被传入,可能还要等一些年头。

这东西虽是明朝传入中国的,但现在可是明初,为了自己的味蕾着想,朱英只能是收了一批后,自己私下种植了。

但因得到的时间尚短,是去年才得到的,所以他手里的辣椒也不是很多。

二人这里边说边吃着,他们这里辛辣的香气,就随着风传出老远去。

因是秋日,附近游玩的人也不少。

这边的习俗,就是春秋两级都会踏青,不过秋天的又名“踏秋”。

秋高气爽,踩着草地,看着远处变色了的树木,也是一番别样滋味。

一阵女子轻笑声,从不远处传来。

朱英愣了下,看向阿牛。

这边不是说没人来玩吗?

阿牛低声道:“应是刚来的,少爷,可需要去提醒她们不要过来?”

这时候虽礼教大防没有后来那么严,但陌生成年男女在野外遇到了,一般也是不靠近的,免得惹来什么闲话。

朱英摇摇头,道:“不必。这里地势开阔,她们若过来,不必靠近就能看到这边情况,自是不会再靠过来。”biνne

他这里又没跟着丫鬟,派男仆过去提醒,也许对方会介意呢?

来了十年,朱英对古代的礼教也是领教过了。

走在街上,轻易见不到家境好一些的年轻女子,会走在路上的要么是年老妇人,要么就是贫寒人家的女子,若年轻看着还算体面的,多半就是富贵人家的丫鬟、仆妇之流。

大家小姐出门,那真是一脚出八脚迈。

将这些念头甩掉,朱英继续与沈文玉吃喝。

结果片刻后,竟有两个小丫鬟从远处跑来,冲着朱英跟沈文玉行了礼,就好声好气地问他们这是做的什么吃食,为何这样辛辣?

朱英秒懂,看来那边的人也是好吃之人啊。

估计也是个嗜辣的。

他开口说道:“就是寻常烤鱼、烤肉、烤饼,不过撒了一些调料。我这里有许多,可以匀一些给你家主人。”

说着,就让阿牛各取了小份,用纸袋装了,又添了一小坛子辣椒酱,直接递给其中一个小丫鬟。

两个小丫鬟对视一眼,到底还是接下了,朝着他再次福了一礼,才离开。

朱英一看,就心中有数了。

小树林那边的女子,应该不是普通富贵人家出身,看这两个小丫鬟的行事做派,应是勋贵人家。

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子,可能管束更严,将人都能管傻了。

而小门小户的人家,又不像是这两个丫鬟这样一举一动都仿佛是拿尺子量着一样,行礼都这么规矩。

一般也就是勋贵人家、武将之家,既有着气派,又不至于规矩太死板严苛,才能让家中女儿在秋日里出来游玩。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实在是不值一提的小插曲,都不去仔细想,就将此事给抛于脑后。

结果,片刻之后,那两个小丫鬟竟又回来了。

不仅是人回来了,还两人合力抬了一个小筐过来。

“两位公子,我家主子说,有来有往方是礼,这是一小筐荔枝,不值什么,倒是胜在还新鲜着,请两位公子不要嫌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