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8章 风起云涌!(1 / 2)

加入书签

内外朝制度,同样也是在汉武帝时期开创的官制。

想到这里……

尹烈不得不感叹一声。

历史上秦始皇真正的继承人,不是扶苏,更不是胡亥,而是汉武帝刘彻。

秦皇汉武不分家。

真可谓是一脉相承。

正好……

尹烈现在便加快这一历史进程。

哪怕他知晓在大秦施行官制改革会非常难,尹烈也要动一动庙堂三公九卿的位置!

“内外朝制度?”

只要尹烈敢动先王旧制下的三公九卿制度,那么关z文武派系就会打出拥护先王旧制的名义,对尹烈下手……

右相王绾说尹烈不尊大秦历代的先王旧制,理由的确是相当的充足。

九卿少府当即跳了出来,他无比气愤的道:“说来说去,你这个所谓的官制改革,敢情就可着我一个人改啊!”

“秦御丞一张口,就要把我下辖的工部给分出去,那我就要问了?你要怎么分?又拿什么理由分?”

“实证嘛!我还真有……”

尉缭子可谓是一眼明了,他直接传音道:“秦御丞,见好就收吧!开设内阁制度,已经是当下庙堂改制能够承受的变动极限了。老夫劝你一句,内外朝制度,还是来日方长吧!”

……

纵然后续真的会引起旧势力的反弹。

九卿分别是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

他认为尹烈唯一的毛病就是太过于激进……

“右相。”

相比之下。

“具体有哪些人,各自都心里有数,我也无需赘述。”

这样的局面。

“关于内阁制度,究竟是否能够如预想中的有用,还尚未可知!”

“什么狗屁内外朝制度,说到底还不是要跟我们过不去?依我之见,秦御丞摆明了要放我们的血,这次我们说什么也不能让其如愿!”

嬴政表示他刚刚都说了无论尹烈说的对与不对,他都不会追究后者。

“本宫认为,不仅秦御丞可以说说对于官制改革的看法,诸卿都是可以谈谈的嘛!”

估计整个庙堂立马就得翻了天。

重逾九鼎!

自然是对尹烈最高的政治托底。

万一出了什么大的岔子!

尹烈即便是九死也难赎其罪!

尹烈绝对是一点都不带怕的。

然而。

“关中大西北的草原不说到处都是,也绝对是不缺养马地的!怎么就非要在郑国渠东岸的农业用地上,划出一大块作为草场呢?”

不必备,惟其人。

嬴政认为需要把控好一个相当巧妙的尺寸才行。

这次官制改革对大秦皇族就没必要再有任何变动。

那他便如其所愿!

“少府大人。”

王绾立即道:“秦御丞,本相提醒你一句,在朝行事,还是得三思而后行。”

最后。

右相王绾摆出了自己强烈反对的态度。

比如郎中令和卫尉,都是负责咸阳宫的护卫,结果却占据了两卿之位,这显然是有些不合理的。

尹烈是不得不激进。

“而不是在这里,红口白牙一碰,就要拆这个拆那个!”

“太后所言有理。”

“你现在所谓的内外朝制度,变动实在太大,势必会引起朝纲动摇……”

根据礼记所载……

“呵呵,说的简单,你想堵秦烈的嘴,你去堵一个试试,他满身上下都是理……”

既然九卿少府要实证。

右相王绾闻言,只觉一阵无奈。

也不会搞得太后赵姬和始皇嬴政太过于偏向尹烈……

这种要求他自当满足!

来而不往非礼也!

尹烈向来是个听劝的人!

……

“也就是郎中令负责咸阳宫的宫殿护卫,卫尉负责咸阳宫的宫门护卫,直属于陛下!”

“……”

同时。

帝王一言。

这不是明摆着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嘛!?

冒然把庙堂改制的调,起得如此之高。

尹烈早就知晓右相王绾会跳出来。

之前在琅琊公议快结束的时候。

涉及朝廷的官僚制度,各方势力盘综错杂,后续单是内阁大学士的成员选择,恐怕各方势力就得争破了头!

结果尹烈却生怕不够乱……

至于宗正就更加不用说了,涉及到嬴氏宗亲派系,尹烈同样不想牵扯太深。

“宗正原封不动,依旧掌管皇族和宗室事务。”

大概率便会革他们的命,出他们的血。

尹烈勾了勾嘴角,他做事,想来是走一步看三步。

右相王绾则与周边的同僚面面相觑了一下。

大家都能说。

嬴政看似不怎么公然的站在尹烈的一边,实际上却每每都在最关键的时刻表态。

尹烈拱手附和一礼。

不然……

“还有……原本郑国渠东岸的那片地,现在分别由九卿少府占了一部分,说是预备给陛下建造行宫。”

尹烈本不想把一些腌臜事儿翻到台面上。

最重要的是……

“倘若你要说我在各个郡县地方官府手工业方面负责的不好,亦或者帝国大基建方面哪里不到位,也请你直接更加具体的点出来!”

“哼!国尉那是自己犯下了极罪,让秦烈抓住了把柄而已。如果这一次官制改革,秦烈依旧一进再进……”

言使能也。

“还有九卿太仆也占了一部分,说是要给宫里放养御马。”

尹烈从袖口拿出了一份口供,他道:“之前在琅琊公议时,我便提到了吕相当年为了吸引中原流民,以充实大秦之国力。”

因此。

关z文武派系究竟对尹烈忍耐到了极限……

≈lss=≈adv≈≈g现在距离爆发,仅仅只差一个名正言顺的导火索。

嬴政闻言配合的询问了一声道:“依秦卿之意,具体是要怎么个厘清法?”

可九卿少府却非要他说。

……

紧接着。

王绾朝着始皇拱手一礼,道:“帝国现如今确实是百废待兴,但官制改革必须得慎之又慎。”

让他们这些人对尹烈根本就无从下手。

他没有时间慢慢的搞变革。

这个时候就看谁更加有先见之明了!

“秦御丞!”

王绾无论如何都是要保的。

尹烈表示无论怎么缓,他放了关z文武派系的血,最终肯定都是要被保复清算的。

……

三公九卿制度最早源于夏朝。

却不得不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