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英雄所见略同!(2 / 2)
尹烈无论怎么答。
军武王家下面那么多的嫡系部曲校尉,万人将,可全都等着呢!
只要王贲被带头划地封王……
结果转头却又询问尹烈,是否感受到了武成侯王翦的反意。
……
他与国尉屠雎布局东郡陨石案,也并非全都是为了自己划地封王。
似乎也确实如此。
事实上。
“儿子也想要齐地,效仿姜相,成为齐王……我何错之有!?”
尹烈闻言只觉身躯一震。
尹烈并没有表现出多余的情绪,他照例拱手谢恩之后,也迅速离开了章台大殿。
都是为了儿孙。
自家父亲的过于谦虚,反而使得陛下和那些文臣御史们当真了。
“父亲,从您攻楚之时,不得不通过自污名节的方式,频繁向陛下讨要赏赐的时候,我便已经有了强烈的划地封王之念!”
王贲知晓,在自己父亲面前想要搪塞隐瞒,是行不通的。
王翦拱手做出了保证。
“可陛下却偏偏任用了李信为三军上将,仅仅统领二十万关中精锐,又让昌平君做战略统筹,后勤规划!”
终有尽头。
待王翦彻底离去以后。
他们父子之间,必须得把所有话都给讲清楚!
“父亲,我们是一家人,儿子真的是在为你鸣不平!”
他们自然就会不断鼓动王贲往上顶……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嬴政摆了摆手道:“秦卿,查完了东郡陨石案,你就可以考虑思退的问题了。朕答应过你,必会保你性命。”
可实际上……
假如王翦真的当真了……
即便他心里没有底。
尹烈立即又说了几句客套之言。
最终王贲彻底心态失衡,越走越偏。
真没有那么简单!
因此。
这简直可笑至极!
明明是力挽天倾之功!
最后却轻飘飘的变成了大秦国力无敌……
王贲上前一步,道:“父亲你总说破赵、伐楚之胜利,皆是依仗大秦的无敌国力,你并无大功。”
尹烈终于思考完毕,王翦的背影也缓缓消失在了长廊转角。
嬴政前面刚说让王翦在家事上多费费心。
王翦莫名的,仿佛一下子便苍老了十几岁,整个人的精神气就像是瞬间被掏空了大半。
王贲终于说出了所有的实话。
同时。
但尹烈却生出一股非常强烈的感觉,他被王翦发现了。
毕竟王翦可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王翦便已经面沉似水,就差一巴掌拍在案几之上了。
王贲沉声道:“没错!”
不是渐行渐远!
尹烈的具体回答。
这明显有些超出了君臣之间的谈话礼仪与范围。
“陛下。”
那么后续军武王家的旧部自然都可以要求更多的食邑赐地。
“父亲,这我不能告诉你。”
“尤其有一部分先登精锐,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死里逃生的撤下来向我禀报,强攻大梁根本行不通……说完以后他就在我面前以死谢罪了!”
第一尉长立即从阴影中现身道:“回禀陛下,此事还需验证。”
事实上。
很快。
当世兵家绝顶。
“那如果未来朕不想将秦卿外放,而是安排他依旧留下朕的身边,担当左膀右臂……”
王贲对自家父亲最深切的感受便是,对方乃是下雨天的一件湿棉袄。
≈lss=≈adv≈≈g固然父亲的克制和低调,都是为了家族得安危和延续。
对于王翦这样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尹烈也是绝对不能轻易指认对方有谋逆之心的。
尔后。
王翦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道:“你们总共有多少人,都哪些人直接参与了?”
别说尹烈身为穿越者,对此早有答案。
王贲就会觉得……
王贲开始直入正题的道:“父亲,我不明白,您为何就不能开口向陛下讨要划地封王之功?”
任何赏赐都毫无意义!
甚至是……羞辱!
“贲儿,你究竟是什么时候走到这一步的?”
只不过这一次!
王贲却并没有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低眉顺眼!
他义无反顾的抬起了自己的头颅,昂首逼视自己的父亲。
都不会影响嬴政对于王翦的判断和信任。
接下来。
“他们原本可以获得更多的奖赏,就因为父亲您在上面压着,以至于我们只能另谋他图!”
“果不其然,昌平君反叛,前线二十万关中精锐全军覆没,李信只剩十余余骑逃回……”
“父亲,您曾亲眼见过魏国大梁的城头究竟有多高!”
他原以为他所做的一切。
“你说,秦卿究竟知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嬴政或许也就是这么一问。
开玩笑。
正如嬴政所言。
“还有任嚣、赵佗那些军侯,他们本该都围绕在父亲您的身边,唯您马首是瞻!”
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
嬴政带着尹烈来到了章台大殿前的台阶边缘,两君臣一起望着武成侯王翦离去的背影。
其实更多的是叹息生死无常。
“若无父亲,陛下的王座又岂能做的那般安稳!?”
尹烈:“……”
第一尉长垂首:“只要是陛下之意志,便一定可以实现,总有办法的。”
嬴政又重新回到了大殿内的案几正前,只是他却暂时没有了平常那份批阅国事奏章的专注。
正堂。
或许王翦早就一脚踹出去了。
王翦便会敏锐的抓住对方出奇兵之后所暴露出来的弱点,一战而胜!
“父亲,您费尽千辛万苦打下的强赵、悍楚……就是为了在一统之后,整日提心吊胆,如履薄冰么?”
区别在于……
皇帝的家事等同于国事,也等同于天下事。
王贲居于下位……
……
……
结果战后……
“接下来,该流些血了,去办吧。”
话音未落。
况且。
“可只要我一句话,下面的兄弟绝无二话,哪怕是校尉军侯,也会带头舍了命的往上冲……”
……
“我说句不客气的话,酿成了如此大错,若非父亲你出手力挽狂澜,九州所属,鹿死谁手,真的尚未可知!”
人之寿命。
然而。
“父亲,您知道我当时是个什么心情么!?”
“最后我不得已只能决荥口,水淹大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