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虎狼,不需要仁慈!【四千字大章】(1 / 2)
第16章虎狼,不需要仁慈!四千字大章
当长史把几份谏陨石书摊开以后。
淳于越和诸位博士立即围了上去。
扶苏已经看过了,所以他并没有往前挤。
很快。
几位儒家名仕便纷纷开始惊叹了起来。
“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事……此乃金句啊!”
“前一段崇敬皇帝陛下之千古功绩,紧接着后面就纵列出了陛下十过,先礼后兵算是被这狂徒尹烈玩明白了。”
“攻楚初战用人不明,东巡靡费,迷信长生,储君确立方面摇摆不定……等下!这个狂徒尹烈,竟敢说长公子的仁义有浮于表面之嫌,还有重启分封制怎么就是开历史倒车了!?”
“哼!原以为他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国之义士,却没想到也是个鼠目寸光的激进之徒!”
“不过这狂徒有句话说得老夫很爱听,那十八世子……确有千古第一败家子之相。”
“诸位,别扯犊子,你们看这里:官员年俸过高,会给大秦造成三冗两积,依照狂徒尹烈的意思,他是要给全体官员降俸啊!”
“还有……咱们就事论事,陛下屠戮东郡百里方圆,确实做的有点太过了……”
……
淳于越并没有开口。
由着几位大儒博士先行发表意见。
站在儒家的立场之上。
他们肯定也不希望皇帝六巡天下,迷信长生就更加要不得了。
因为嬴政只要信长生,不仅会让某些炼丹方士成为御驾前的红人,还会让阴阳家的影响力水涨船高。
可在大儒博士们看来,阴阳家的学说也就那三板斧,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那么他们赞成降俸嘛?
毋庸置疑。
众大儒博士肯定是反对降俸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没钱还怎么过日子?
最后。
尹烈在谏陨石书中的前半段,不仅抨击了扶苏的仁义,更加把胡亥一贬到底!
如此一来的话。
儒家博士们好像也不是不能接受,反正只要在谏陨石书中,胡亥的评价远远不如扶苏,他们就是赚的。
唯一的问题在于……
儒家博士们完全无法接受重启分封制,乃是开历史倒车的言论。
这涉及到了他们儒家的根本。
就像法家依靠于郡县制而壮大。
儒家的礼,也需要依托于分封制而传播。
因此。
淳于越和诸博士们所争的,并非是秦国制度的施行问题,而是儒家和法家的未来。
“咳咳。”
淳于越清了清嗓子,转而开口道:“你们看第五过,霸道军国主义惯性,由武转文,狂徒尹烈并非单单只针对我们儒家,他还针对了整个军武勋贵派系。”
众所周知。
大秦以武立国。
朝堂上的武将势力派系非常庞大,单是军武王家便一门双侯,蒙家的第三代亦是嬴政最为信任之近臣。
其余中坚的军侯将领,更是数不胜数。
外加军功爵位制度又是大秦无可动摇之国策!
综上。
在这种情况下,尹烈都敢向军武勋贵派系开炮,甚至说出了由武转文的话。
淳于越表示,他敬佩尹烈的胆量。
这时。
某白须博士开口道:“第六过,狂徒尹烈抨击了商君制定的无功者不得爵之铁律,又借制衡外戚、奸佞之名,抬升嬴氏宗亲派系的权力地位。显然,这位死义者首领,还是懂得分寸的,知晓嬴氏皇族不能得罪。”
此言一出。
尹烈的大义便有了污浊之嫌。
白须博士可谓相当的见缝插针,有点阴险。
“老夫倒觉得尹烈所言甚是,对比商周,嬴氏皇族的权力地位,确实被压制的有些过狠了。”
淳于越开口说了句公道话。
他现在除了反驳尹烈对长公子的评价,以及重启分封制乃是开历史倒车之外。
尹烈别的言论他感觉都还算可以接受。
包括降俸。
毕竟淳于越的眼中,从来就没有在意过钱。
当世大儒可不是开玩笑的。
随手写点东西,来钱都是哗哗的,自然有资格视钱财如粪土。
“诸位。”
扶苏主动开口道:“尹烈在第八过中专门提及了嬴秦统御天下的法理性不足,你们可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大秦在中原百姓看来,实乃虎狼之国度。
这个观念是由于商鞅的斩首记功制度造成的。
诚然。
斩首记功与军功爵位制度搭配,使得大秦爆发出了超乎想象的战斗力。
但秦军在战场上人人腰挂头颅,恍若虎狼一般的场面,也着实有些骇人听闻。
并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虎狼,绝非什么好词!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如果伱是中原百姓,你能接受匈奴单于的统治嘛?
以后不准再住房子,全部扒掉,只准居住蒙古包!
你愿意不愿意?
亦或者接受南疆未开化之人的统治……
那这就更加不用说了。
茹毛饮血之人,凭什么成为中原的天子?
这种百姓集体发自内心的不认同。
就是国家的统治法理性不足所造成的。
至于中原士卿阶层就更加不用说了,他们不仅抵触秦人如虎狼,更加鄙夷大秦乃是周朝的养马家奴,西北蛮夷,殷商帮凶等等!
反正就没有一个正面的标签。
这就非常麻烦。
嬴秦的统御法理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名义突破口,那么就只能动用血腥的高压统治!
可如此一来的话。
秦朝与满清就没有太大差别了。
后世清军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头不留发!
这些血腥手段,同样也是因为满清的统御法理性不足。
纵观满清皇族给出的入关解释是:乱民李自成等人祸乱天下,大清入驻中原是替大明收拾旧山河,乃是名正言顺的承接天命。
毫无疑问!
这个说法无论怎么看都是狗屁不通的。
但满清最起码还有这么个统治法理性解释。
大秦索性只有虎狼之名!
或许这也是嬴政预定六巡九州的真正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