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三章玻璃的利润(2 / 2)

加入书签

“那就好。”

和珅见状,笑着点了点头,也不耽搁,叮嘱了几句之后,就准备回去了。

事实上,玻璃的制造工艺,于琉璃相差不大,皆是碱盐、硅砂、碳酸钠、石灰为主,最重要的变化,不过是改变了烧制的时间,并用加入钵铁粉罢了。

这些烧窑的手艺师傅,手艺娴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制造出来,并不困难。

“…………”

亲眼看到这些烧窑的手艺师傅的真实情况,并叮嘱了几句之后,和珅紧接着,就不再耽搁,马上准备打道回府了。

在离开之前,和珅又和老管家和忠吩咐道。

“派些信得过的护院来这里,给我看住了,这个能为咱们赚大钱的玻璃配方,可不能透露了。”

听到和珅这话,老管家和忠的脸色,亦变得十分严肃,点头应道:“主人你放心,我会派一些可靠的人,把这里死死的盯住。”

“…………”

和珅闻言,微微一笑,信仰的说道:“忠叔你办事,我放心。”

………

半个月后!

在巧工阁成立后第十五天,和珅所说的玻璃,就已经是在几位烧窑师傅的努力之下,造出来了。

只不过,和珅这边,却没有急着实施的“赚钱大计”,反而让几位烧窑师傅继续努力,加油争取尽善尽美。

毕竟玻璃这东西,陷于古代的条件落后,不可能像后世一样烧制出完全透明的玻璃。

“…………”

按照和珅他的设想,正好可以按照玻璃的透明程度,还有杂质多少,制造出几种价格不同,类型不同的玻璃制品。

这几位烧窑师傅,在领到奖励之后,那叫一个干劲头十足。

又过了一个月,几种品质不同的玻璃,都陆续的制造出来了。

“…………”

如今,几种品质不同的玻璃薄板样品,已然是摆放在了和珅的面前。

而主管此事的老管家和忠,则是站在一旁,仔细为和珅讲解这几种玻璃薄板样品。

“主人,你看这个略微发黄,杂质较多的玻璃薄板。”

老管家和忠指着最左边的那块玻璃薄板,仔细的说道。

“这块玻璃薄板,是按照主人你的配方,最先制造出来的,虽说品质最差,但是造价也是最便宜的。”

…………

和珅闻言,把这块杂质较多的玻璃拿起来,放在烛光下细细打量。

经过观察和珅发现,其与后世通用的五元玻璃杯颇有几分相似,方方正正,整体呈浅黄色。

摸了摸这个玻璃薄板样品的质感,和珅眉头一皱,随即开口询问道:“这块玻璃,造价多少?”

老管家和忠闻言,马上回答道:“回主人,不过二十个铜板,便宜的很。”

“若是大规模制造,这成本还能进一步下去,我算了算,还可以再便宜五个铜板。”

“……………”

和珅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按照如今的物价,二十个铜板大约等值于二斤的大米,二十个铜板的成本确实不高,甚至比烧琉璃的成本还要低一些。

这种玻璃,和珅打算向平民百姓销售,虽然具体定价还没想好,但因为成本不高的原因,想来普通百姓还是可以承受的。

毕竟这种玻璃很有用,只要价钱够便宜,这种生活性用品,还是很受欢迎的。

“……………”

见到和珅把那块淡黄色的玻璃薄板放下,老管家和忠又指着中间那第二块淡白的玻璃薄板说道。

“主人,这种玻璃比上一种玻璃要好上很多,不过制造的价格,却要翻上一倍,大约要四十个铜板左右。”

“…………”

和珅闻言拿起看了看,发现这种玻璃不仅颜色更浅,而且杂质也少了很多,不由的点了点头。

和珅放下这块淡白色的玻璃薄板后,笑着说道:“这种玻璃薄板的市场虽然没有上一种那么大,但是,很多官吏,富商还是能买得起。”

谈几句话后,和珅拿起最后一块玻璃薄板,仔细的看了起来。

与之前的两种薄板不同,这块玻璃薄板,杂质极少,极为透明,那样子就跟后世的普通透明玻璃一样。

待亲眼看见几件玻璃制品后,和珅心里面,也就有了底气。

“………”

这边,和珅很快,他就来到了自己今天的第二个目的地。

钮祜禄家族宗室主脉,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宪太后的侄子,也就是甄嬛的本家,蒙彦族长的宗府。

京城不但是满清第一大城,更是恰巧位河北最中心地腹部,到处四通八达,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地交流中心。

居住在京城之人,不论贫贱富贵,心中一般都有一种自豪感,毕竟住在首都里面,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了。

最中间的地方,也就是中央区,是紫禁城的所在,自然不会让皇族之外的人住在其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