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下下之策(1 / 2)
诸葛亮想到的“下下之策”,其实说白了,就是通过拷问梁县,乃至伊阙关,大谷关附近的世家大族,让他们提供大军所需钱粮,以此来给司马懿造成北伐军前线军中缺粮的错误判断。
之所以说这是“下下之策”,是因为这个时代,是属于世家的时代,任何政权想要在这个时代立足,不说依靠世家,但跟世家保持一定的紧密合作,是必然的。
用后世的理论来讲,世家掌握着大量的生产资料——土地,掌握着大量的劳动力——隐户,再加上数百年积累下来的人望——舆论,以及上层建筑——官位。
这种情况下,彻底得罪世家,是一件相当不理智的事情。
尽管诸葛亮也想尽可能的削弱世家对朝政的影响,也想把更多的丁口从世家大族的隐匿下解放出来,增加朝廷中央集权的能力但实话实说,如今的时代,想要彻底一步到位的消除世家的影响力,是做不到的。
即使按照诸葛亮在蜀中推行的国政,对世家采取既合作又打压的方式,但相比于曹魏这边依靠世家的做派,依然让中原,河北的世家们无法接受。
这些世家大族们认为,以蜀汉那种对待世家的态度,是属于在剥夺世家既有利益。
这种情况下,中原,河北世家大族们,在不到生死攸关的情况下,肯定是优先支持曹魏。
而这,也是这次北伐河洛,诸葛亮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如果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那诸葛亮现在早就完成了对洛阳的分割包围,围攻洛阳,坐等司马懿粮尽而降了。
诸葛亮虽说是想要通过拷问世家大族们,要求他们提供大军钱粮,但了不起也就是威胁一下,语气重一点,条件苛刻一点如果有不长眼的,杀一两个震慑一下,也就足够了。
这事儿吧,其实张溪也是真的想多了诸葛亮也是世家子弟出身啊,真当他跟李自成一样,只有那点格局和见识么!!!
事实上,诸葛亮的这个做法,张溪的第一反应,其实也是不认可的。
诸葛亮可真没想挨家挨户的去拷问,不出钱还要严刑拷打啊这太有失世家大族的体面了。
因此,诸葛亮把自己的这个策略,定为“下下之策”,是非常正确的。
但也不能是现在这个样子。
如果不趁着现在战乱时代,掌握朝廷大义名分,又有大军在手的情况下,给这些世家大族们定下一些规矩等到天下一统了,世家大族也在大汉朝廷内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了,再下手整治,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现在诸葛亮的治国方式,不过是回到了后汉中期那种做派,对世家既有打压,也有一定的依赖性,毕竟离开世家的支持,中央朝廷可能连地方政权都无法掌握,不得不如此为之但继续这么下去,这个大汉,其实跟东汉中期没什么区别。
又或者,遇到一个白痴皇帝在位,权臣和野心家当道,互相攻伐,重复一下两晋南北朝的流程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张溪对诸葛亮的这个策略,细想之下,居然多少觉得是可行的。
所以,彻底得罪世家,也不在张溪的选择范围内。
这个时代,就是世家力量崛起的时代,张溪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压制世家大族的崛起力量,尽量的降低百姓在这个时代生存的压力,减少世家大族对百姓的压迫和剥削剩下的事情,张溪真的做不到。
会天下大乱的。
而张溪呢,接收到诸葛亮的这份信件,理解了诸葛亮的“下下之策”后,确实也陷入了沉思。
甚至于,继续发展个五十年左右,等到诸葛亮,张溪这一代人相继过世后,世家大族的力量依然会成为主导,重新变成东汉末年那样,豪强占据大量土地,而百姓无地可种,产生大量流民。
再遇到一个天灾年份之后,即使没有张角,也会出现一个李角,王角之类的人物,站出来要推翻大汉的统治。
世家,张溪的态度,是倾向于不能没有,但也不能让世家完全掌权的地步。
其次,张溪告诉诸葛亮,继续对世家大族进行妥协退让,也不会改变他们现有的态度毕竟,咱们不可能给他们在曹魏的时候,同样的待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