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九十五章 戛然而止(2 / 2)

加入书签

但王基也不是傻子啊,这种书信,怎么会通过军中细作通道,传递到昆阳来,还挂上了最高机密的三色系线?!

王基的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声的问徐庶,道,“莫非此书乃是用周符阴书所写?!”

周符阴书,是《六韬》中的一部分,专门讲述如何加密军中情报这个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简单来说,就是普通意义的文字,通过对比周符阴书上的内容,可以解读出不同的含义出来。

传言中,诸葛丞相就是熟读《六韬》,如果这份高级情报是写给他的,那倒也说得过去,毕竟诸葛丞相是真的能读懂。

但问题是现场有谁看过《六韬》,能读懂这封信里写的真实内容是什么吗?!

这个问题,其实也好回答——早年徐庶蹭住在诸葛亮家里的时候,曾经借读过《六韬》,对其中的周符阴书也是有过接触的。

但徐庶压根没回答王基的问题,因为王基手里拿着的,就是一封普通的家信而已,和什么周符阴书完全无关。

真正重要的,不是信纸,而是信封徐庶心翼翼的裁开信封,然后拿着信封靠近烛火稍微炙烤一下,原本什么都没有的信封上,慢慢显现出文字的痕迹。

这在后世不是什么高级的操作,学过初中化学的人都会弄,但在这个时代王基差点把眼睛瞪出来。

但这个时候,王基也知道不是询问原理的时间,重点在于,细作传递过来的信息。

等到徐庶读完信封上的内容后,一方面是明白为什么这封信会用最高级的三色系线,却走军中细作通道传递,另一方面眉头也皱起来了。

请报上说,曹叡在洛阳紧急动员,对屯田民发动了三丁抽一的政策,正在快速的爆兵,以备将来打洛阳防御战。

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当初曹操制定的屯田制度,其中有一个功效,就是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三丁抽一,大量爆兵用的。

虽然这样爆出来的兵,士气和作战能力都堪忧,但问题在于,整个司隶地区,在册屯田男丁足有三十余万,真要像曹叡这样极限爆兵的话,转瞬间就能得到近十万的屯田兵。

这么做的代价,就是荒废掉一整年的屯田收入,后续可能还会引发屯田制度的动荡但如果曹叡觉得有必要的话,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最重要的是,通过曹叡的这个政策,徐庶等人都能意识到一点——曹叡依然胆魄十足,完全没有撤离司隶的想法,相反,他要在司隶,跟大汉一决胜负!!!

这样一来的话,接下来的仗,可就不好打了。

只要眼前的昆阳魏军能够给曹叡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操练屯田兵,初步形成战斗力的话十余万屯田兵守卫洛阳,胜负真的很难说。

这个时间也不用太长,坚守一个月,基本就足够了。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也就罢了,但信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件事——曹叡终于是通过一番交易,跟司隶地区的世家大族们达成了一致。

司隶世家,会选择继续支持曹魏,支持曹叡坚守洛阳。

这,才是最要命的事情,也是这份密报能挂上三色系线的原因。

曹叡对屯田民进行三丁抽一,这个事情只要是身在洛阳,细心观察,并不难发现,一般的细作也能做到。

但曹叡跟司隶世家通过利益交换达成一致,并且交换内容都能搞清楚这个人,在曹魏集团内部,地位肯定低不了。

这样的人,传递出来的情报,挂上三色系线,倒也不算太难。

唯一不能确定的是其实连徐庶,都不知道这个已经混到曹魏内部高层的高级谍报人员,到底是谁。

这封密信上,出于保密因素,并不会提及太多的身份信息,唯一的佐证,就是这封信的落款处,有一个很微的“刘”字。

这个字,很是让人浮想联翩。

嘛,这个人到底是谁暂时先不管,毕竟这也不是徐庶的分内事儿,真要好奇,等战后去一趟长安,问问孔明就知道了。

现在,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就这个情报进行讨论——如果曹魏真的决心坚守洛阳,甚至不惜用屯田民爆兵的话,接下来该怎么打。

是的,怎么打,并不是怎么办至少到了这个时候,徐庶还是没有要退兵的意思的。

十万屯田兵,听着数量很多,但战力如何,却是一个未知数。

这是一个风险和机会并存的局势。

十万屯田兵,以及司隶世家的支持,足够让曹叡有继续坚守洛阳的信心,而同样,对大汉来说,只要击破了昆阳的魏军,再转头击溃这十万屯田兵,就有希望直接把曹叡困在洛阳。

如果能一战而定洛阳,生擒曹叡,恐怕整个中原乃至河北之地,都能传檄而定这是对大汉利益最大化的结果。

所以,不管是张飞也好,徐庶也好,这时候,依然还是想着尽快击破眼前的曹真,司马懿军团,然后进兵河南。

不管如何,打了再说。

可双方正式开战不到五天的时间里,宛城方面来人了。

来的,是“关索”她的出现,让所有人的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