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八十五章 庞统训姜维(一)(1 / 2)

加入书签

庞统本来不应该出现在公安的,真的。

在辅佐诸葛亮北上平定羌乱后,庞统跟诸葛亮,张溪一起制定了北伐的实际战略,但之后,并没有留在关中,而是回到了成都。

没办法,诸葛亮选择留在了秦州,随时准备带领北军入关中北伐,朝中总要有人站出来主持朝政。

丞相不在了,剩下官职最大的人,一个是尚书令法正,一个是侍中庞统。

而很巧,这两人,是如今朝中最大的两股势力,益州派和荆州派的代表人物。

严格说起来,法正算是东州派的,但问题是,东州派和益州派,经过这么些年的调和,基本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东州益州之争,不过是内部的事情,在面对荆州派时,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都是益州派。

不然就没法跟势力庞大的荆州派对抗了。

毕竟,这个时候荆州可没丢,荆州派的人才储备异常丰富,只要朝中有需要,荆州人随时可以入川为官。

所以嘛,如果就留法正一个人在成都主持朝政,庞统和诸葛亮也不是太放心。

毕竟,法正这个人吧,能力是非常出众的,但他的性格也是个问题睚眦必报啊!!!

就算诸葛亮能放心,庞统都不相信法正能做到大公无私,尤其是在针对荆州派方面。

诸葛亮是中立派,但他身上的荆州派痕迹也很重,当然最重要的是,即将北伐的时候,庞统和诸葛亮都不希望朝中出现什么动荡,因此庞统回去成都坐镇,制衡益州派,也是一种必然。

但是吧,就这么把一个天下一流的军事天才当成制衡朝政的工具,不仅诸葛亮觉得有点浪费,连庞统自己也不答应啊。

所以,庞统回到成都后,还有一个任务——联络镇守巴东郡的陈到,让他做好策应荆州,防备东吴偷袭的准备。

本来这事儿,不需要庞统亲自出马去到鱼复督战,让陈到自己处理就可以了陈到只是为人为官低调,不代表他没有能力。

但是呢庞统坐不住啊。

尤其是在关中打成一锅粥的情况下,庞统和法正两个人,每天面对这前线传回来的军报,看的是心痒痒,恨不得自己立刻前往前线,亲自对战事出谋划策。

再加上随着北伐的逐渐进行,入侵关中的魏军被再次赶回关内后,这俩人实在是坐不住了。

一方面,战事马上就要进入到关键的进攻洛阳阶段了,以如今的局势而言,这简直是最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自己却只能坐镇后方两人都有些心有不甘。

另一方面随着战事的顺利发展,前期因为战事不利而造成的朝中不安,现在也已经平息了下来,这两人继续留在朝中安定朝政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再一个当今天子也已经二十出头了,总不能一直就这么在自己等人的羽翼保护之下,也该试着掌控一下朝政,增加一下自己的威望了。

诸葛亮也好,法正,庞统也好,都没有想过要当权臣,一手遮天比起这事儿,平定天下,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最后名留青史,才是他们最希望的事情。

所以,眼看着朝中没啥重要的事情了,后勤补给各方面都有了专人负责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一个去汉中,督导军粮运转,一个去巴东,巡查地方防务,防止东吴偷袭。

汉中太守是李严,那肯定是法正去汉中比较合适,巴东郡要做好策应荆州的战备,自然是庞统去比较合适。

这俩闲不住的,给刘禅上了一封疏奏,把朝政丢给刘禅,又给刘禅安排好了郭攸之,谯周,董允,马谡等人辅政,就各自带着自己的亲卫上路了。

对此,刘禅其实也头疼,他其实挺喜欢几位叔伯父等帮他处理完朝政的,这样他就不用那么费心费力了。

但是吧好歹是个皇帝啊,亲政这种事,总是刘禅应该做,而且必须去做的。

因此,刘禅只能是硬着头皮把这事儿给接了过来,但同时,刘禅也没忘记自己到底是个皇帝,也给自己搞了一点特殊。

法正去汉中,带上了张飞的长子张苞,庞统去巴东,带上了姜叙的侄子姜维。

这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曾经都是刘禅当太子时的太子舍人,现在都是中宫谒者妥妥的刘禅自己的班底。

简单来说,就是刘禅希望法正和庞统两人,带着自己的班底,在可能的情况下,让他们建立功勋,将来好升官重用。

好歹也是大汉天子了嘛,总要培养一点自己人,将来用起来才能顺手嘛。

法正和庞统其实都明白刘禅的用意,自然也是欣然同意,一人带着一个出发。

法正带着张苞去汉中这个先不说,先说说庞统带着姜维一路往东,前往巴东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