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调整(1 / 2)
张溪领兵撤退,一路撤回重泉县。
其实,本来按照张溪的意思,最好是能直接撤回高陵县,汇合在那里驻守的左冯翊太守胡遵一起防守,这样距离长安更近,跟容易保护好粮道,不至于被魏军夹击侧翼但情况好像有点不允许。
其中一个原因,是曹真的追击很快速。
这次的曹真,行军速度再也不是那么慢慢悠悠,黏黏糊糊的了,只跟张溪相隔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曹真就已经领兵追到了重泉县城下。
如果这个时候张溪选择弃城而走,很有可能从撤退演变成败退,被曹真撵着屁股追击,最后导致全军崩溃。
即使能撤回高陵去,估计也无法保持足够的战斗力。
而且曹真这次的追击也显得早有预谋,根据斥候回报,重泉县南侧出现了一支数千人的骑兵。
平原上的骑兵本来就不好惹,速度快,冲击力强,数千骑兵出现在三万人的侧翼,一不心就会遭到骑兵突击的重创,这样即使张溪真的冒险撤退,撤退的速度也根本提不起来。
而另一个原因,是张溪接到了诸葛亮的来信。
并不是张溪在大荔城下撤退前,给诸葛亮写的信有了回应大荔县距离长安还挺远的,那封信如今应该还在路上,并没有抵达长安。
这封诸葛亮的回信,是之前张溪刚刚抵达重泉县的时候,实在琢磨不明白曹真用兵的含义,把当前情况做了一个总结,发往长安,寻求诸葛亮的意见。
诸葛亮就是对此,写出的回信。
而诸葛亮的这封回信让张溪感慨,诸葛亮到底是诸葛亮。
诸葛亮在信中结合当前的形势,大概的分析了一下,就得出了张溪在大荔县城下差不多的结论。
诸葛亮也认为,曹魏方面肯定是有什么特殊的作战计划,曹真这一路军的作用暂时无法确定,但目前来看,曹真应该是想要拖延时间,等待变数。
只是,这个时候的诸葛亮,也没有想明白魏军的变数到底在哪儿,因此诸葛亮给张溪的建议,是就地布防,不要冒进,给他一点调整兵力部署的时间。
诸葛亮打算,提前下令让在萧关集结的赵云凉州军团快速入关,接应张溪所部,以防万一。
赵云率领的凉州军团,有一万凉州骑兵和两万凉州步兵组成,本来按照北伐方略,他们需要等到这次关中守卫战尾声的时候突然从萧关出发,围堵曹真的主力大军,甚至反攻潼关但目前看来,诸葛亮和张溪都无法快速确定曹真进兵的真实目的,诸葛亮只能是让赵云提前入关。
如果曹真没有什么阴谋,那么赵云入关多少也能在侧翼威胁到曹真的主力军队,只要正面的张溪能拖住曹真,那么打一场对攻决胜战还是可以的。
可如果曹真有什么阴谋,那么赵云的及时入关,就有可能起到决定左冯翊战场成败的关键性作用。
而如今,结合张溪的预判,如果魏军的真实目的是从右扶风取得突破,然后迂回攻击自己侧翼的话赵云提前入关,对战局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赵云的凉州军团,是带着骑兵来的,速度一般不会太慢,而如果突击自己侧翼的魏军也是骑兵的话,那张溪在左冯翊,也不是没有跟魏军一战的资本。
甚至于说,如果张溪和赵云能够在左冯翊拖住曹真的五万大军加上侧翼来袭的骑兵军团,那么右扶风地区的郭淮军团兵力必然不足,即使能占据右扶风的一部分土地,他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对长安发起进攻。
而相反,汉军北军三万余人一旦进入右扶风,双方的兵力对比就颠倒了过来,只要诸葛亮能抓住机会,在右扶风地区打一场歼灭战,然后顺势突入武关那曹真在左冯翊地区的作战,就失去了意义。
这是一个反败为胜的好机会,关键就在于两点,一个是张溪能不能挡住曹真的主力进逼,另一个是诸葛亮能不能抓住机会在右扶风击败郭淮。
对于后者,张溪是真的不担心毕竟那是诸葛亮。
而前者张溪现在不能退了,再退,赵云来援的路程就太长了,甚至会有一部分的后勤补给线暴露在魏军的攻击范围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