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七十章 擅自出兵(2 / 2)

加入书签

擅自出兵,说明曹真如今的心态已经乱了,有些急于求成这样的心态领兵作战,是兵家大忌,不能放任曹真用这种心态去对阵蜀贼。

尤其蜀贼的雍州刺史张溪,是一个谨慎心,又擅长机变的人,面对这种人,首先要保证自己不能着急,不能犯错,否则的话,就是送上门去给人家揍。

曹真如今的心态是肯定斗不过那个张元长的,必须要有个人能够去制衡曹真,勒住曹真的躁动心态的缰绳。

而曹真对司马懿的态度,从他给曹叡的那封信里就能看的出来,是对司马懿有着非常大的不满的,这也就导致了曹真是不是会按照之前商量好的策略进兵,也要打上一个问号。

没别的,反攻关中的实际策略,虽然是大家一起商量出来的,其中曹真,司马懿,刘晔,夏侯尚等人都有参与,但总体框架,却是司马懿一个人提出来的。

换句话说,这个反攻关中的实际实施计划,是司马懿提议,其他人帮着完善的说是司马懿提出的作战计划也说的过去。

以曹真如今的急躁心态,再加上对司马懿的嫌隙态度,他要是不想用司马懿提出的原定计划,临时自己改变战略计划,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可就是大忌了。

先不说此前的各种准备可能因此而白费,就说曹真真不是在场的所有人都瞧了曹真,主要是在场的所有人都认为,曹真如果单靠自己的能力和谋略,真不是那个张元长的对手。

虽然很郁闷曹魏朝廷能对付张溪的人不是没有,但肯定不是曹真。

所以啊,刘晔和董昭都建议曹叡,派出一个合适的人选,赶去曹真的营中,一方面稳定曹真的心态,另一方面,督促曹真按照原定计划实行反攻策略。

而这个人选不太好找。

首先,需要能在一定程度上,镇住曹真。

这样的人,必须是老臣甚至最好是武皇帝时期的老臣。

曹真这个人吧,虽然在同辈中有些自傲,但对老臣还都是很敬重的。

其次,这个老臣要懂得轻重,了解分寸,不能是那种性格耿直的人,需要有足够的技巧劝说曹真接受意见,也不能是那种倚老卖老的人,仗着资历乱指挥,打乱军队的战阵部署。

第三,这个老臣,最好还是跟曹真有着不错的私人关系,容易被曹真接受。

这么一盘算下来,满朝文武一筛选,符合条件的,也就只剩下一个人了。

新任大魏司徒,王朗,王景兴。

王朗是曹操时期的老臣,而且是天下大儒,名望卓著。

王朗这个人也非常的识时务,懂人心,在大魏朝廷内人缘一直不错,跟各大世家和曹氏宗族之前的关系都很好。

王朗的儿子王肃,跟曹真还是莫逆之交,两个人私交甚笃。

而且最重要的是,王朗此人,文学造诣极高,但不通军事,也从不会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指手画脚。

几个条件都符合,简直是最合适的劝说曹真的人选。

唯一有一点让包括曹叡在内的人不放心的是,王朗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

让一个七十六岁的老人家出征,实在是有点不太人道哈!

曹叡本来不想让老人家这个年纪还要经历军伍之苦,想要另换他人可找来找去,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

无奈,曹叡只能宣诏王朗入宫,跟他讲明白现在的情况,让王朗自己做决定。

他要是愿意去,曹叡就派他去,要是不愿意去,曹叡也不会勉强他。

毕竟年纪真的太大了,曹叡还不至于如此的丧心病狂。

可以说,曹叡询问王朗的意见,是发自真心的。

但王朗面对曹叡的询问,他却不能不多想。

曹叡继位后,立刻提拔王朗为司徒这可是三公之列,人臣之极了。

曹叡对王朗,是有知遇之恩的。

而如今,身为天子的曹叡有困难需要臣子解决,王朗身为魏臣,他能说出任何拒绝的话来么?!

拒绝的话,天子虽然明说不强求,但心里怎么想,谁知道呢。

接受的话,就算这把老骨头殁于王事,子孙后代的前途也有了保证。

老头子如今已经活了七十有六了,还能再活几年?!

有这样的天降好事,王朗能拒绝就有鬼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