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七十八章 黄元叛乱(2 / 2)

加入书签

但黄权所在的巴郡黄氏,跟黄元所在汉嘉黄氏,其实这些年的关系也不算多好。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巴郡黄氏掌控了周边数郡的纸张贩卖权,而汉嘉黄氏,却啥也没捞着。

本来呢,黄元想着,自己这支汉嘉黄氏,跟巴郡黄氏在一百年前也算是一家人,眼看着巴郡黄氏发财又挣名的,黄元也想通通关系,让黄权出面跟刘备说说,把汉嘉郡纸张发授权的事儿,交给他黄元来做。

黄权这人吧,倒也没说啥,毕竟一百年前还是一家人,多少也跟负责分配纸张发授权的诸葛亮说了一声这事儿。

但,也仅限于说了一声而已。

毕竟这又不是自家的事儿,能帮你提一嘴,已经算是很给你面子了。

然后诸葛亮通过通盘考虑,觉得这事儿不太可行黄元已经是汉嘉太守了,如果再让他掌握了一郡的纸张发授权的话,那等于是又把财权交到了黄元手里。

再一个,汉嘉郡距离成都很近,而成都这地方,世家不少,大家都惦记着分一杯羹,什么时候能轮到他汉嘉黄氏的黄元来执掌汉嘉郡的纸张售卖权了?!

是李氏能答应?!还是杨氏,柳氏,张氏能答应?!

因此,诸葛亮并没有理睬黄权的说情,而是在综合考虑后,把这个纸张发授权交给了成都王氏来做。

嗯,诸葛亮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避开其他世家沾手财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拉拢成都王氏,毕竟王氏虽然对刘备不满,但他们的势力不,这部分人,就算不能为你所用,也必须尽量安抚。

对这样的安排,黄权倒也没有怎么责怪诸葛亮,毕竟他也知道诸葛亮的难处,更知道这个纸张发授权的目的如果自己是巴郡太守,那么这个纸张发授权也轮不到巴郡黄氏来掌控。

当然,黄权也没把黄元的事儿给放在心上,在黄权看来,就黄元的能力和治理水平,如果不是他姓黄,又是汉嘉黄氏的家主,这个汉嘉太守怎么也轮不到他来做。

已经算是富贵人家了,何必又要贪得无厌呢?!

黄权没搭理黄元,黄元要不到好处,又一打听是诸葛亮把这事儿给否了黄元把黄权和诸葛亮一起恨上了。

再加上黄元因为能力问题,治理地方手段粗暴,引起过一些民怨,而汉嘉郡这个地方离的成都也不算远,一直在诸葛亮的眼皮子底下好多事情,都是诸葛亮在帮汉嘉郡擦屁股。

那时候吧,诸葛亮还只是成都留守,不是中书令,刘备又是刚刚入主益州不久,要收服民心就黄元干的那点事儿,诸葛亮没直接免了黄元的汉嘉太守之位,都是看在黄权的面子上了。

虽然没有免除黄元的太守之位,但诸葛亮免不了的要斥责黄元几次,有几次比较严重的事件,诸葛亮还专门发文警告过黄元。

这些事儿,在黄元眼里,却认为,诸葛亮是在故意针对他。

也不怪黄元这么想,毕竟他早年在刘璋治下就是这么干的,而且刘璋还夸他治理有方呢。

可如今,换了一个主君,自己的治理方法突然就变得不行了,这必然不能是自己的错啊,肯定是那个诸葛亮在针对我。

为此,黄元对诸葛亮是非常的不服气,诸葛亮的政令,只要到了汉嘉,他黄元是能拖就拖,能不做就不做。

而到了后来,刘备登基称帝了,诸葛亮当了中书令,就更加严重了。

黄元就不理解了,凭什么诸葛亮这种酷吏人,居然还能加官进爵,而且如今还直接负责起了决策,他黄元还要根据这样的人的决策来治理地方凭什么?!

黄元越是想,心里越是不爽,因此对于朝廷的一些决策,他都认为是诸葛亮的决策,甚至是诸葛亮专门用来针对他的决策。

反正是能拖就拖,能不做就不做。

但黄元终究只是一郡太守,他不做这些事情,到了年底评估的时候,吏部自然不能给他任何好评说真的,如果不是时任吏部尚书的秦宓还算给他留面子,而汉嘉黄氏在汉嘉郡的影响力也不,这个太守,黄元还真的不一定能干的下去。

但黄元不管,黄元坚决认定,这就是诸葛亮在针对他,甚至于,在陷害他。

如今天子滞留长安不归,而诸葛亮却奉旨回都,而且据传闻,诸葛亮是持节回成都的,目的虽然不明,但在黄元看来,要收拾他一个的汉嘉太守,可是足够了。

黄元根本不了解诸葛亮,他根本不知道即使诸葛亮要针对他,也不会对他怎么样,最多就是罢职免官而已黄元总觉得诸葛亮要害他。

再加上张家在一旁撺掇,他自己心理害怕,同时在汉嘉郡,黄元还真的不是一点底气都没有。

来回衡量了好几天,随着诸葛亮已经抵达汉中,准备在汉中逗留数日的消息传到成都黄元坐不住了。

与其等到诸葛亮驾临成都,领军围剿他,倒不如趁着诸葛亮没有回来前,拼死一搏。

黄元决定,在汉嘉郡起兵。

当然,黄元也不能说自己是要造反,如今也没有他造反的土壤了。

他找的借口,就很奇妙——清君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