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江州密议(1 / 2)
蜀中世家现在有点麻爪。
因为之前半合作半对抗的对待刘备集团,导致如今遇到利益可能受损的时刻,连个在刘备面前说上话的人都没有。
这帮人实在是没辙了,甚至把心思动到了柳隐的头上。
比如张氏族长张参就借故问过柳氏族长柳伸,是不是可以通过柳隐的途径,跟张溪搭上话。
好像是听说柳隐如今在张溪手下颇受重用,而柳隐之前还有在陈到手下工作的经历这俩但凡有一个能帮他们递话,他们就有理由,可以发动蜀中舆论,逼迫刘备不敢轻易迁都了。
但有一说一,这属于是想瞎了心了。
先不说柳隐有没有这么大的面子,就算有陈到是刘备亲卫出身,张溪是颍川人,他们俩凭什么为了你们益州世家的利益摇旗呐喊?!
因此,张参的话,直接遭到了柳伸的一个白眼合着坑的不是你家儿子是吧?!
眼看着这么下去,一时半会儿也不是个事儿,李禹略作思考,咳嗽了一声,说道,“为今之事,我等恐需与那些人合作,方能劝阻天子,早日回归成都了。”
其实吧,李禹这个老狐狸,其实早就想好了,这事儿到底应该怎么破局。
现在加深跟刘备集团的合作,让族中之地出仕刘备集团,已经是来不及了这事儿可以亡羊补牢,以后再做,但现实的问题,还是要解决。
既要能在刘备面前说上话,又要能阻止刘备迁都长安除了跟那些人合作外,没有第二个办法。
而那些人其实说的就是东州人。
只是,益州派和东州派之间的恩怨情仇,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这甚至得追溯到刘焉掌控益州的时代,是几十年的恩怨了。
早年东州人没少抢益州人的利益,而益州人也没少杀东州人两方一向是不太合拍的。
也就是这些年,随着刘备入主益州,带来了荆州派,东州派和益州派的关系才稍微有所缓和没办法,不缓和是斗不过那帮外来的荆州派的。
但即使如此,东州派和益州派,就从来没有真正联合过。
但这次,李禹的提议,是益州派要借东州派的权利通道,谋求益州本土派的利益人家能干?!
“李老此言何解?!”
又是张参,一面迷惑的看着李禹,问道。
李禹闻言微微皱眉,下意识的看了眼张参,心里却琢磨着以后是不是要想办法疏远给成都张氏的关系了,就这眼光和脑子,张氏离败落也不远了吧?!
但表面上,李禹还是笑呵呵的,对张参做出了解释,“我等困扰之事,那些人也未必不困扰那些人虽是外来,家却都在蜀地,天子久不回朝,那些人又岂能坐视?!”
李禹这么一说,张参这才恍然大悟。
李禹的话其实很好理解,其他的世家家主,只要李禹开口提个醒,其实都反应过来了,需要解释的人,就是张参一个而已。
东州派这帮人,虽然是在三四十年前逃入益州的,但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已经在蜀地扎根发展了否则的话,益州本土派干嘛非要针对东州派,还不是因为他们进入益州后,会分薄原本属于益州本土派的利益嘛。
可现在呢,如果刘备真的要迁都长安,那么东州派的利益一样也会受损,而且损失的程度,可能比益州本土派还要大。
益州本土派到底是地方豪强,在益州生存发展了上百年,甚至两三百年了,他们的底子厚,还经得起折腾,可东州派他们在益州扎根,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儿,他们经不起这样的变迁和动荡的。
因此,别的地方先不说,在反对迁都这件事情上,东州派和益州本土派的利益,其实是一致的。
益州本土派在民间的影响力很大,但在朝中说不上话,而东州派在朝中的分量不,但在民间的影响力一般两边合作的话,就是荆州派,也不见得会正面对抗,说不定还真的能劝说刘备改变主意。
毕竟荆州派的核心利益是在荆州,这时候荆州还没有丢失呢,荆州派没必要跟蜀地世家和东州派去争,刘备迁都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好处也没有太大的坏处,才不会拼命反对了。
这样的话,东州派和益州派一联合,需要说服的,不过是刘备,诸葛亮等寥寥数人而已,胜算还是很大的。
想明白这些缘由后,张参立刻提出了建议,说道,“今尚书令法孝直就在汉中,我等可遣人前往汉中,密见尚书令,力陈此事,求尚书令代为奏事,请天子回都。”
张参这话一说,李禹顿时坐不住了。
真的,李禹现在是真的下定了决心,以后离成都张氏的人远一点回去他就劝阻李氏四房和张氏联姻的事儿。
家主都只有这智商了,张氏落寞不过是时间问题。
找谁不好,你找法正?!
是,法正是东州派的代表人物,也身居高位,作为尚书令,他说的话,刘备肯定要认真对待。
但你大概是忘了,法正是哪里人了吧?!
法孝直可是右扶风人!
如今刘备收复长安,还于旧都,他法正巴不得刘备直接迁都长安,他好衣锦还乡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