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军神一言,全面备战(1 / 2)
西夏确实猖狂了一些。
李乾顺也确实昏庸了一些,看不清楚形势,或者说,被蒙元给的好处所吸引了,见利而忘义、见大利而惜身。
也不想一想,蒙元现在是何等强盛,一个金贼之国,都被他和北燕一起联手灭了。
这样的国家,有什么可信度?
况且,两国之间,也只有利益和生死存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长远的盟友。
蒙元答应的陇右道,现在还在大乾手中呢。
这算是什么好处?
真要是好处,那也是蒙元直接把自己的西边牧场让出来,给西夏啊!
蒙元愿意吗?
肯定是不愿意的。
拿一个还在大乾手中的陇右道疆土给西夏,这算是什么好处?
然而,就算是如此,李乾顺还是动心了。
或者说,他觉得现在的大乾还是李林甫当权时候的大乾,他听到了大乾内地有董贼、李贼谋反,就觉得大乾现在是混乱不堪,犹如当年的晋朝。
他觉得,自己只要是挥师南下,就可以占领河套之地,然后侵占整个陇右道。
说不定,还能趁机直接到达大乾的京师外面,兴兵抢劫一番,带着金银财宝回到西夏皇都,从此富可敌国。
然而,蒙元和北燕他们两家出兵灭了金贼,伤了元气,没理由看着大乾真的中兴。
自然要激起大乾和西夏之间的战争。
大乾立国之后和西夏之间也有不少争斗,也有过损兵折将的时候。
他们想要若是想要在以后南下,肯定是要先让西夏消耗一波大乾的兵力。
这叫做死道友不死贫道。
实际上,萧奕已经确定要对西夏动兵,而西夏主动挑起战火,完全就不需要找什么借口了。
他为监国太子不假,也铲除了奸相李林甫,平定了晋阳李贼,也算是一个马上太子,有着赫赫战功。
但是面对蒙元和北燕这两个战争机器,他必须保证自己拥有足够的实力与之抗衡,不会在他们联盟南下之后,直接灭国。
想要有与之抗衡的实力,自然要掌握兵权,拥有精兵强将。
禁军已经完成了一次征兵。
所以,新兵们就必须要见血,只有经历了大大大的战场,在战场上厮杀活下来,才算是真正的精锐。
战争其实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掠夺,不仅仅是掠夺土地,还有钱财、人口。
寒冬腊月,正是开战的最佳时期。
对于西夏而言,那自然是完成了秋收,战马贴了秋膘,更加壮硕,而战士们也是一样,还有一个,自然是因为这个天气了。
开了春,要春耕,夏天气候过于炎热,稍微奔袭一下,就会有将士们因为酷热难耐,能直接倒下马,抽搐几下然后死去。
秋天自然要完成秋收,不能让那么多的粮食直接烂在了地里面。
所以,也只有冬天,只有这个时候,秋收了,有了粮食,战马也喂肥了,冬天的寒冷相比较夏天的酷热,自然是更容易忍耐一些。
烛光摇曳。
讨论了一个时的时间,终究还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谁也不让谁。
说白了。
有人想要一心搞财政,好让大乾富裕起来,有了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再出兵。
这样一来,不至于一场国战就把自家给打没了。
“臣西夏未必会如此作为。”刑部尚书包拯拱手相对。
“可若真做了又如何呢?”兵部尚书郭子仪闻言立即蹙眉出列,难得当场驳斥。
“这种事情本就是在两可之间,但军国大事,难道是可以赌的吗?”
户部尚书戴光稍作思索后也即刻表态,拱手道:“殿下,臣以为此事确实不可不防,西夏李乾顺若是真的无心,那也不会任由西夏贼兵扣关叫战。”
“西夏的商贾们也不会突然之间就不再入关行商,必然是在准备着什么。”
“李乾顺的野心也不,若是蒙元真的允诺了什么,还给了好处,自是愿意南下的。”
议事堂中两两对立,看法截然不同,这让气氛有些凝重,但堂上聪明人差不多都明白,这只是双方的思考方向不同,立场不同导致的态度不一,而非是所谓党争。
毕竟,太傅张久陵如今已经位列三公,且是公认的正直之臣、名儒大贤,并不是李林甫那等奸相。
狄晏虽然是张久陵的弟子,但是为人也是一样刚正不阿、正直仁义、才学究人。
若真要是什么党争,以张久陵的名声,还有他桃李满天下的师徒关系。
朝堂之上,至少现在有一大半的大臣,都可以是他的人。
然而,没有。
朝堂之上只有寥寥几人乃是张久陵的弟子,连自己的儿子张柬之到现在都没有出仕呢,也只是因为太子殿下要弄一个新学,才情张久陵出山,而张柬之现在也成为了秘书监中书舍人,负责编撰邸报,欧阳修为监正、他为书记郎。
而回到事情本身上,狄晏等人其实希望守住阳关等关口就可以,西夏再怎么叫唤,只要不是大举进攻,就不要管他。
这样国家才能把心思放在已经开始的财政改革上,从而使国家全面兴复,并彻底解开国家脖子上那根要命的财政枷锁。可一旦西北真有大事,说不得就会起大战,导致国家好不容易攒的一点钱付诸东流。
届时再想要财政恢复正轨,却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至于郭子仪等人,那自然是从一个武将的角度出发,觉得如今蒙元和北燕刚刚完成了灭金之战,本身也想着休养生息,而大乾现在完成了征兵,完成了修养,也完成了秋收,收拾一个西夏,应该不成问题。
关键是为了以后啊,蒙元和北燕若是南下,按照殿下当初暗示的大局势,京师这边要抵御蒙元,燕王则是负责北燕。
这么一来,还是要趁早解决西夏这个西北野狼。
等到蒙元真的南下,他们也不用分兵西北,也不必担忧把战线拉得太长了。
关键是,郭子仪等人也知道,主动出击,讨伐西夏,不仅仅是解决了西夏这个隐患,而是可以得到西夏的战马、物资、人口、粮食等等。
西夏也有着一个大牧场,也算是西北之地的游牧之民,其国内怎么说,也有十万匹战马吧?
有了这些战马,就可以组建轻骑兵、重甲骑兵,也就有了底气对抗蒙元的铁骑。
然而,一场国战,不是说说、讨论一下就可以直接定下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