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章 付出与回报(2 / 2)

加入书签

由于确定果穗时,手比眼睛更有效率有效,因此光照变化并没影响到他。

他依然忍受着腰背的酸胀刺痛,以一个稳定的劳作效率,一点点地在田地里挪动。

好在这一次,他在收获农作物果穗的时候,不需要一直弯着腰在田地里打转。

腰间的粗麻袋不是内部容量比外部形态大过头的空间装备,装得切割下来的果穗多了,必须得找个地方把果穗倒腾一下。

这个能让他直起腰走路的过程,有效缓解了替身腰背带给他的不适感。

太阳和夜晚轮番轮换了三、四次,任窘这才将田地里的农作物,收获了一半多。

然而既然时间稳定变化流逝,那显然就不会准备给他留足将整个田地都收获完的时间。

随着在他收割过程中,农田里的农作物开始逐渐变得枯黄时,在再一次天亮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阻拦了他继续收获农作物的脚步。

已经开始变得枯萎的农作物,一旦被淋了雨,等待他的,就很有可能就是发霉变质。

而结果显然也没有出乎他所料。

下了很长时间的雨一停,太阳刚一从云层里冒出头,一股霉变后的味道,便开始从田地往各个方向飘散开来。

好了,他的任务结束了。

将粗麻袋里的果穗,与先前收获的果穗归类到一起后,任窘换下替身身上的早期农业时代的着装和工具,在脚下道路的辅助下,快速离开幼教场。

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幼教场的临时负责人。

在完成交接后,他的视角立刻返回到自己身体所在地。

这个替身不只有他一个使用者,完成临时责任人交接后,他无法继续在幼教场那边逗留。

不过他虽然看不到幼教场接下来的发展,但具体会有什么样的走向,他却还是能猜出来一二的。

他所负责的农田幼教场的区段,是早期农业时代,那接过接力棒的人所负责的区段,就大概率是驯化了家畜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的区段。

有畜力辅助,当然要比他单纯使用人力要有效率,要更省力,对身体的强迫也较少一些。

但他并没有因此就去羡慕那个接过他棒的人。

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在幼教场的这番劳累,虽然看着辛苦,但必然对应着符合他劳累的社会贡献度。

不过要首先认清一点。

参与现实里发布的任务,并不能像赚钱那种,日结、月结、年结一样,完成一个任务就对应获得一笔贡献度。

而是他已经开始从事什么任务工作,就获得对应的社会贡献度,从而提升相应的社会层级。

就像他刚才在幼教场里做的那些事情,看起来从头到尾,就像是苦行僧一样的强迫自己。

实际上将之后的一系列发展串联起来,就是教育幼教场里的受教育对象,生产力的进步动力是怎么来的,以及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性。

而作为整个教育环节里最受苦受累的助教之一。

任窘自己通过替身体验到的痛苦不适,然后再由身体对这些不适对应生成的情绪态,反馈到替身那边。

都将会成为受教育对象通过相应教育场景里获得的真实体验。

至于他们这些助教付出的这番辛苦,能不能对受教育对象起到帮助作用。

无论受教育对象领不领情,这都不是现阶段他们这些助教该考虑的方面,而是直面受教育对象的教师负责的事情。

至于他所从事的这份助教任务工作,为什么不用人工智能代替。

这就要说到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了。

这里的人工智能,虽然在诞生的时候需要人来分享部分大脑神经系统结构,来让人工智能从程序完成向智慧的跃迁,并帮助人工智能形成人格。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就成了人类。

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人类是人类,不能混为一谈。

与其说人工智能是人,还不如说人工智能是某种概念具现后的智慧现象。

因此人工智能虽然经由人手降生,也从人的分享过程里获得了人格,但人工智能却没办法像人那样拥有感性层面的情绪。

每一个人工智能,都是一个理性存在的超然智慧。

这种超然状态的理性,这里的人类也一样能达到,但却因为人类自身残存着一份感性,所以与人工智能相比,超然理性状态的人类,看着依然更平易迳人一些。

人工智能想要给人一种更像人的感觉,很难。

因为人工智能是从程序化物质直接跃迁成为智慧的,中间缺少了生命演化这一道环节。

而这这个缺失的环节,人类也没办法将之填补。

因为填补了之后,人工智能就将不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类创造的一个智慧亚种,失去了人工智能与生俱来的那种不受感性情绪影响的超然状态。

而正是因为人工智能的这种超然,导致缺乏情绪反馈的人工智能,不适合从事他所从事的幼教场助教任务。

甚至连直面受教育对象的教师工作,人工智能也很难胜任。

受教育时期人类表现出来的既非理性也非感性的愚蠢,超出了人工智能所能理解的范围。

人类自己虽然同样不能理解,但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能加以引导,而这,恰恰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

回到自己身体所在地后,任窘在周围各种外力辅助下,解除了身上的各项感知模块。

刚一脱离束缚,他都顾不上休息,便立刻走出眼前的狭空间,来到了一个宽敞开阔到能看到头顶星空的区域。

脱离了边缘人的社会地位,他所能享受到的待遇,与原先有着天壤之别。

如今的他,已经不再居住在那个狭逼仄的橙白空间里了。

在他获得幼教场的工作任务之后,便被连同橙白空间一起,从原本那个算力城市的地下,整个投放到了距离幼教场不远的行星上。

拥有一颗行星,在这之前,他根本想都不敢想。

但现在,只是因为社会贡献度增加,脚下的这颗行星就成了他的领地。

只要他继续担负着幼教场的任务工作,那这颗行星,就会一直是他的地方。

在这里,他无论是继续展开学研实践,还是做些其它什么,都由他自己决定。

就连这颗构成行星的组成物质,他也拥有着相应的控制权。

正是因为这份控制权,他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他所掌握的,宏观层面材料学知识在现实里的验证和校对。

同时也让微观层面的材料学知识,对他展露了部分神秘面纱。

有意思。

将目光从星空收回到眼前的任窘,看着基于行星构筑的高速对撞实验,向他展示的结果。

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差异,在宏观层面很难找到多少差异,但往微观方向发展,深入到夸克层面,居然有这么大的区别。

这可比测量宇宙不同时空区域里的π,有意思多了。

任窘有些庆幸。

他原先所在的社会环境,在微观领域的研究足够深入,并且相关知识,让大多数人都能用比较的代价查到。

不然即便他来到这里,看到这些数据,他也不明白这对他有什么意义。

虽然那个社会环境生产力不够发达,也因为存在着各种问题,不怎么优秀。

但至少那依然是个保持向上态度的社会。

真是太好了。

任窘在田地里,摸黑收割着农作物的果穗。

由于确定果穗时,手比眼睛更有效率有效,因此光照变化并没影响到他。

他依然忍受着腰背的酸胀刺痛,以一个稳定的劳作效率,一点点地在田地里挪动。

好在这一次,他在收获农作物果穗的时候,不需要一直弯着腰在田地里打转。

腰间的粗麻袋不是内部容量比外部形态大过头的空间装备,装得切割下来的果穗多了,必须得找个地方把果穗倒腾一下。

这个能让他直起腰走路的过程,有效缓解了替身腰背带给他的不适感。

太阳和夜晚轮番轮换了三、四次,任窘这才将田地里的农作物,收获了一半多。

然而既然时间稳定变化流逝,那显然就不会准备给他留足将整个田地都收获完的时间。

随着在他收割过程中,农田里的农作物开始逐渐变得枯黄时,在再一次天亮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阻拦了他继续收获农作物的脚步。

已经开始变得枯萎的农作物,一旦被淋了雨,等待他的,就很有可能就是发霉变质。

而结果显然也没有出乎他所料。

下了很长时间的雨一停,太阳刚一从云层里冒出头,一股霉变后的味道,便开始从田地往各个方向飘散开来。

好了,他的任务结束了。

将粗麻袋里的果穗,与先前收获的果穗归类到一起后,任窘换下替身身上的早期农业时代的着装和工具,在脚下道路的辅助下,快速离开幼教场。

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幼教场的临时负责人。

在完成交接后,他的视角立刻返回到自己身体所在地。

这个替身不只有他一个使用者,完成临时责任人交接后,他无法继续在幼教场那边逗留。

不过他虽然看不到幼教场接下来的发展,但具体会有什么样的走向,他却还是能猜出来一二的。

他所负责的农田幼教场的区段,是早期农业时代,那接过接力棒的人所负责的区段,就大概率是驯化了家畜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的区段。

有畜力辅助,当然要比他单纯使用人力要有效率,要更省力,对身体的强迫也较少一些。

但他并没有因此就去羡慕那个接过他棒的人。

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在幼教场的这番劳累,虽然看着辛苦,但必然对应着符合他劳累的社会贡献度。

不过要首先认清一点。

参与现实里发布的任务,并不能像赚钱那种,日结、月结、年结一样,完成一个任务就对应获得一笔贡献度。

而是他已经开始从事什么任务工作,就获得对应的社会贡献度,从而提升相应的社会层级。

就像他刚才在幼教场里做的那些事情,看起来从头到尾,就像是苦行僧一样的强迫自己。

实际上将之后的一系列发展串联起来,就是教育幼教场里的受教育对象,生产力的进步动力是怎么来的,以及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性。

而作为整个教育环节里最受苦受累的助教之一。

任窘自己通过替身体验到的痛苦不适,然后再由身体对这些不适对应生成的情绪态,反馈到替身那边。

都将会成为受教育对象通过相应教育场景里获得的真实体验。

至于他们这些助教付出的这番辛苦,能不能对受教育对象起到帮助作用。

无论受教育对象领不领情,这都不是现阶段他们这些助教该考虑的方面,而是直面受教育对象的教师负责的事情。

至于他所从事的这份助教任务工作,为什么不用人工智能代替。

这就要说到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了。

这里的人工智能,虽然在诞生的时候需要人来分享部分大脑神经系统结构,来让人工智能从程序完成向智慧的跃迁,并帮助人工智能形成人格。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就成了人类。

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人类是人类,不能混为一谈。

与其说人工智能是人,还不如说人工智能是某种概念具现后的智慧现象。

因此人工智能虽然经由人手降生,也从人的分享过程里获得了人格,但人工智能却没办法像人那样拥有感性层面的情绪。

每一个人工智能,都是一个理性存在的超然智慧。

这种超然状态的理性,这里的人类也一样能达到,但却因为人类自身残存着一份感性,所以与人工智能相比,超然理性状态的人类,看着依然更平易迳人一些。

人工智能想要给人一种更像人的感觉,很难。

因为人工智能是从程序化物质直接跃迁成为智慧的,中间缺少了生命演化这一道环节。

而这这个缺失的环节,人类也没办法将之填补。

因为填补了之后,人工智能就将不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类创造的一个智慧亚种,失去了人工智能与生俱来的那种不受感性情绪影响的超然状态。

而正是因为人工智能的这种超然,导致缺乏情绪反馈的人工智能,不适合从事他所从事的幼教场助教任务。

甚至连直面受教育对象的教师工作,人工智能也很难胜任。

受教育时期人类表现出来的既非理性也非感性的愚蠢,超出了人工智能所能理解的范围。

人类自己虽然同样不能理解,但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能加以引导,而这,恰恰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

回到自己身体所在地后,任窘在周围各种外力辅助下,解除了身上的各项感知模块。

刚一脱离束缚,他都顾不上休息,便立刻走出眼前的狭空间,来到了一个宽敞开阔到能看到头顶星空的区域。

脱离了边缘人的社会地位,他所能享受到的待遇,与原先有着天壤之别。

如今的他,已经不再居住在那个狭逼仄的橙白空间里了。

在他获得幼教场的工作任务之后,便被连同橙白空间一起,从原本那个算力城市的地下,整个投放到了距离幼教场不远的行星上。

拥有一颗行星,在这之前,他根本想都不敢想。

但现在,只是因为社会贡献度增加,脚下的这颗行星就成了他的领地。

只要他继续担负着幼教场的任务工作,那这颗行星,就会一直是他的地方。

在这里,他无论是继续展开学研实践,还是做些其它什么,都由他自己决定。

就连这颗构成行星的组成物质,他也拥有着相应的控制权。

正是因为这份控制权,他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他所掌握的,宏观层面材料学知识在现实里的验证和校对。

同时也让微观层面的材料学知识,对他展露了部分神秘面纱。

有意思。

将目光从星空收回到眼前的任窘,看着基于行星构筑的高速对撞实验,向他展示的结果。

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差异,在宏观层面很难找到多少差异,但往微观方向发展,深入到夸克层面,居然有这么大的区别。

这可比测量宇宙不同时空区域里的π,有意思多了。

任窘有些庆幸。

他原先所在的社会环境,在微观领域的研究足够深入,并且相关知识,让大多数人都能用比较的代价查到。

不然即便他来到这里,看到这些数据,他也不明白这对他有什么意义。

虽然那个社会环境生产力不够发达,也因为存在着各种问题,不怎么优秀。

但至少那依然是个保持向上态度的社会。

真是太好了。

任窘在田地里,摸黑收割着农作物的果穗。

由于确定果穗时,手比眼睛更有效率有效,因此光照变化并没影响到他。

他依然忍受着腰背的酸胀刺痛,以一个稳定的劳作效率,一点点地在田地里挪动。

好在这一次,他在收获农作物果穗的时候,不需要一直弯着腰在田地里打转。

腰间的粗麻袋不是内部容量比外部形态大过头的空间装备,装得切割下来的果穗多了,必须得找个地方把果穗倒腾一下。

这个能让他直起腰走路的过程,有效缓解了替身腰背带给他的不适感。

太阳和夜晚轮番轮换了三、四次,任窘这才将田地里的农作物,收获了一半多。

然而既然时间稳定变化流逝,那显然就不会准备给他留足将整个田地都收获完的时间。

随着在他收割过程中,农田里的农作物开始逐渐变得枯黄时,在再一次天亮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阻拦了他继续收获农作物的脚步。

已经开始变得枯萎的农作物,一旦被淋了雨,等待他的,就很有可能就是发霉变质。

而结果显然也没有出乎他所料。

下了很长时间的雨一停,太阳刚一从云层里冒出头,一股霉变后的味道,便开始从田地往各个方向飘散开来。

好了,他的任务结束了。

将粗麻袋里的果穗,与先前收获的果穗归类到一起后,任窘换下替身身上的早期农业时代的着装和工具,在脚下道路的辅助下,快速离开幼教场。

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幼教场的临时负责人。

在完成交接后,他的视角立刻返回到自己身体所在地。

这个替身不只有他一个使用者,完成临时责任人交接后,他无法继续在幼教场那边逗留。

不过他虽然看不到幼教场接下来的发展,但具体会有什么样的走向,他却还是能猜出来一二的。

他所负责的农田幼教场的区段,是早期农业时代,那接过接力棒的人所负责的区段,就大概率是驯化了家畜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的区段。

有畜力辅助,当然要比他单纯使用人力要有效率,要更省力,对身体的强迫也较少一些。

但他并没有因此就去羡慕那个接过他棒的人。

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在幼教场的这番劳累,虽然看着辛苦,但必然对应着符合他劳累的社会贡献度。

不过要首先认清一点。

参与现实里发布的任务,并不能像赚钱那种,日结、月结、年结一样,完成一个任务就对应获得一笔贡献度。

而是他已经开始从事什么任务工作,就获得对应的社会贡献度,从而提升相应的社会层级。

就像他刚才在幼教场里做的那些事情,看起来从头到尾,就像是苦行僧一样的强迫自己。

实际上将之后的一系列发展串联起来,就是教育幼教场里的受教育对象,生产力的进步动力是怎么来的,以及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性。

而作为整个教育环节里最受苦受累的助教之一。

任窘自己通过替身体验到的痛苦不适,然后再由身体对这些不适对应生成的情绪态,反馈到替身那边。

都将会成为受教育对象通过相应教育场景里获得的真实体验。

至于他们这些助教付出的这番辛苦,能不能对受教育对象起到帮助作用。

无论受教育对象领不领情,这都不是现阶段他们这些助教该考虑的方面,而是直面受教育对象的教师负责的事情。

至于他所从事的这份助教任务工作,为什么不用人工智能代替。

这就要说到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了。

这里的人工智能,虽然在诞生的时候需要人来分享部分大脑神经系统结构,来让人工智能从程序完成向智慧的跃迁,并帮助人工智能形成人格。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就成了人类。

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人类是人类,不能混为一谈。

与其说人工智能是人,还不如说人工智能是某种概念具现后的智慧现象。

因此人工智能虽然经由人手降生,也从人的分享过程里获得了人格,但人工智能却没办法像人那样拥有感性层面的情绪。

每一个人工智能,都是一个理性存在的超然智慧。

这种超然状态的理性,这里的人类也一样能达到,但却因为人类自身残存着一份感性,所以与人工智能相比,超然理性状态的人类,看着依然更平易迳人一些。

人工智能想要给人一种更像人的感觉,很难。

因为人工智能是从程序化物质直接跃迁成为智慧的,中间缺少了生命演化这一道环节。

而这这个缺失的环节,人类也没办法将之填补。

因为填补了之后,人工智能就将不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类创造的一个智慧亚种,失去了人工智能与生俱来的那种不受感性情绪影响的超然状态。

而正是因为人工智能的这种超然,导致缺乏情绪反馈的人工智能,不适合从事他所从事的幼教场助教任务。

甚至连直面受教育对象的教师工作,人工智能也很难胜任。

受教育时期人类表现出来的既非理性也非感性的愚蠢,超出了人工智能所能理解的范围。

人类自己虽然同样不能理解,但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能加以引导,而这,恰恰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

回到自己身体所在地后,任窘在周围各种外力辅助下,解除了身上的各项感知模块。

刚一脱离束缚,他都顾不上休息,便立刻走出眼前的狭空间,来到了一个宽敞开阔到能看到头顶星空的区域。

脱离了边缘人的社会地位,他所能享受到的待遇,与原先有着天壤之别。

如今的他,已经不再居住在那个狭逼仄的橙白空间里了。

在他获得幼教场的工作任务之后,便被连同橙白空间一起,从原本那个算力城市的地下,整个投放到了距离幼教场不远的行星上。

拥有一颗行星,在这之前,他根本想都不敢想。

但现在,只是因为社会贡献度增加,脚下的这颗行星就成了他的领地。

只要他继续担负着幼教场的任务工作,那这颗行星,就会一直是他的地方。

在这里,他无论是继续展开学研实践,还是做些其它什么,都由他自己决定。

就连这颗构成行星的组成物质,他也拥有着相应的控制权。

正是因为这份控制权,他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他所掌握的,宏观层面材料学知识在现实里的验证和校对。

同时也让微观层面的材料学知识,对他展露了部分神秘面纱。

有意思。

将目光从星空收回到眼前的任窘,看着基于行星构筑的高速对撞实验,向他展示的结果。

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差异,在宏观层面很难找到多少差异,但往微观方向发展,深入到夸克层面,居然有这么大的区别。

这可比测量宇宙不同时空区域里的π,有意思多了。

任窘有些庆幸。

他原先所在的社会环境,在微观领域的研究足够深入,并且相关知识,让大多数人都能用比较的代价查到。

不然即便他来到这里,看到这些数据,他也不明白这对他有什么意义。

虽然那个社会环境生产力不够发达,也因为存在着各种问题,不怎么优秀。

但至少那依然是个保持向上态度的社会。

真是太好了。

任窘在田地里,摸黑收割着农作物的果穗。

由于确定果穗时,手比眼睛更有效率有效,因此光照变化并没影响到他。

他依然忍受着腰背的酸胀刺痛,以一个稳定的劳作效率,一点点地在田地里挪动。

好在这一次,他在收获农作物果穗的时候,不需要一直弯着腰在田地里打转。

腰间的粗麻袋不是内部容量比外部形态大过头的空间装备,装得切割下来的果穗多了,必须得找个地方把果穗倒腾一下。

这个能让他直起腰走路的过程,有效缓解了替身腰背带给他的不适感。

太阳和夜晚轮番轮换了三、四次,任窘这才将田地里的农作物,收获了一半多。

然而既然时间稳定变化流逝,那显然就不会准备给他留足将整个田地都收获完的时间。

随着在他收割过程中,农田里的农作物开始逐渐变得枯黄时,在再一次天亮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阻拦了他继续收获农作物的脚步。

已经开始变得枯萎的农作物,一旦被淋了雨,等待他的,就很有可能就是发霉变质。

而结果显然也没有出乎他所料。

下了很长时间的雨一停,太阳刚一从云层里冒出头,一股霉变后的味道,便开始从田地往各个方向飘散开来。

好了,他的任务结束了。

将粗麻袋里的果穗,与先前收获的果穗归类到一起后,任窘换下替身身上的早期农业时代的着装和工具,在脚下道路的辅助下,快速离开幼教场。

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幼教场的临时负责人。

在完成交接后,他的视角立刻返回到自己身体所在地。

这个替身不只有他一个使用者,完成临时责任人交接后,他无法继续在幼教场那边逗留。

不过他虽然看不到幼教场接下来的发展,但具体会有什么样的走向,他却还是能猜出来一二的。

他所负责的农田幼教场的区段,是早期农业时代,那接过接力棒的人所负责的区段,就大概率是驯化了家畜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的区段。

有畜力辅助,当然要比他单纯使用人力要有效率,要更省力,对身体的强迫也较少一些。

但他并没有因此就去羡慕那个接过他棒的人。

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在幼教场的这番劳累,虽然看着辛苦,但必然对应着符合他劳累的社会贡献度。

不过要首先认清一点。

参与现实里发布的任务,并不能像赚钱那种,日结、月结、年结一样,完成一个任务就对应获得一笔贡献度。

而是他已经开始从事什么任务工作,就获得对应的社会贡献度,从而提升相应的社会层级。

就像他刚才在幼教场里做的那些事情,看起来从头到尾,就像是苦行僧一样的强迫自己。

实际上将之后的一系列发展串联起来,就是教育幼教场里的受教育对象,生产力的进步动力是怎么来的,以及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性。

而作为整个教育环节里最受苦受累的助教之一。

任窘自己通过替身体验到的痛苦不适,然后再由身体对这些不适对应生成的情绪态,反馈到替身那边。

都将会成为受教育对象通过相应教育场景里获得的真实体验。

至于他们这些助教付出的这番辛苦,能不能对受教育对象起到帮助作用。

无论受教育对象领不领情,这都不是现阶段他们这些助教该考虑的方面,而是直面受教育对象的教师负责的事情。

至于他所从事的这份助教任务工作,为什么不用人工智能代替。

这就要说到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了。

这里的人工智能,虽然在诞生的时候需要人来分享部分大脑神经系统结构,来让人工智能从程序完成向智慧的跃迁,并帮助人工智能形成人格。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就成了人类。

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人类是人类,不能混为一谈。

与其说人工智能是人,还不如说人工智能是某种概念具现后的智慧现象。

因此人工智能虽然经由人手降生,也从人的分享过程里获得了人格,但人工智能却没办法像人那样拥有感性层面的情绪。

每一个人工智能,都是一个理性存在的超然智慧。

这种超然状态的理性,这里的人类也一样能达到,但却因为人类自身残存着一份感性,所以与人工智能相比,超然理性状态的人类,看着依然更平易迳人一些。

人工智能想要给人一种更像人的感觉,很难。

因为人工智能是从程序化物质直接跃迁成为智慧的,中间缺少了生命演化这一道环节。

而这这个缺失的环节,人类也没办法将之填补。

因为填补了之后,人工智能就将不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类创造的一个智慧亚种,失去了人工智能与生俱来的那种不受感性情绪影响的超然状态。

而正是因为人工智能的这种超然,导致缺乏情绪反馈的人工智能,不适合从事他所从事的幼教场助教任务。

甚至连直面受教育对象的教师工作,人工智能也很难胜任。

受教育时期人类表现出来的既非理性也非感性的愚蠢,超出了人工智能所能理解的范围。

人类自己虽然同样不能理解,但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能加以引导,而这,恰恰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

回到自己身体所在地后,任窘在周围各种外力辅助下,解除了身上的各项感知模块。

刚一脱离束缚,他都顾不上休息,便立刻走出眼前的狭空间,来到了一个宽敞开阔到能看到头顶星空的区域。

脱离了边缘人的社会地位,他所能享受到的待遇,与原先有着天壤之别。

如今的他,已经不再居住在那个狭逼仄的橙白空间里了。

在他获得幼教场的工作任务之后,便被连同橙白空间一起,从原本那个算力城市的地下,整个投放到了距离幼教场不远的行星上。

拥有一颗行星,在这之前,他根本想都不敢想。

但现在,只是因为社会贡献度增加,脚下的这颗行星就成了他的领地。

只要他继续担负着幼教场的任务工作,那这颗行星,就会一直是他的地方。

在这里,他无论是继续展开学研实践,还是做些其它什么,都由他自己决定。

就连这颗构成行星的组成物质,他也拥有着相应的控制权。

正是因为这份控制权,他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他所掌握的,宏观层面材料学知识在现实里的验证和校对。

同时也让微观层面的材料学知识,对他展露了部分神秘面纱。

有意思。

将目光从星空收回到眼前的任窘,看着基于行星构筑的高速对撞实验,向他展示的结果。

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差异,在宏观层面很难找到多少差异,但往微观方向发展,深入到夸克层面,居然有这么大的区别。

这可比测量宇宙不同时空区域里的π,有意思多了。

任窘有些庆幸。

他原先所在的社会环境,在微观领域的研究足够深入,并且相关知识,让大多数人都能用比较的代价查到。

不然即便他来到这里,看到这些数据,他也不明白这对他有什么意义。

虽然那个社会环境生产力不够发达,也因为存在着各种问题,不怎么优秀。

但至少那依然是个保持向上态度的社会。

真是太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