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七十八章 一分钱没花(2 / 2)

加入书签

“至少……也得五百万钱吧。”荀子想了一下说道。蹴鞠场还没有建,不过荀子看到了规划的面积,五百万钱只多不少。

“实际上一分钱没花,还赚了三百万钱。”魏无忌苦笑道。

“这怎么可能。”荀子难以置信的说道。

“大王召集了邯郸各大商人,告诉他们,谁承建蹴鞠场,等到建成之后,谁就可以将广告挂在蹴鞠场内三年,而且是独家。然后被卓氏以一百万钱的价格竞拍了下来。”魏无忌说道。碗sa

“那另外两百万呢?”

“官府卖的水泥等材料钱的预付款。”魏无忌笑着说道。

“其他的总不会也是这样吧。”荀子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自古以来,大兴土木都是劳民伤财的,怎么可能不花钱,反而赚钱。

“不是,但其实差不多。看起来花了很多钱,其实这些钱并不是一次性花出去的,而是分成几批花出去的,等到第三批或者第四批的时候,第一批花出去的钱已经开始盈利了。然后又能继续布置产业了。”赵括说道。

当然,还有一点他没有说,就是纸币的作用。

本来纸币只是为了解决赵国铜钱过于短缺问题,方便携带的。碗sa

所以赵括一开始发行的纸币并不多,大部分都是五钱、十钱、二十钱的,主要是用于以工代赈,然后赵国通过商会进行回收,以此来形成闭环。

少部分是大额的,一万、五万、十万这种的,为了商会之间的交易。

只在赵国商会和一些主要商人之间流通,赵国从他们这里购买粮食,然后他们拿着赵国给他们的‘凭证’去煤矿和盐场取煤和食盐。

但是赵国开始瞧了商人的逐利性,既然这些‘凭证’能够和赵国交易,那为什么不能和其他人交易?反正赵国只看凭证,又不看人。

很快,大家就发现了纸币的优点,和沉重的铜钱相比,纸币太方便携带了。

于是短短数月,纸币便在中原流通开来。各国官府不仅没有阻止,甚至还抢着兑换纸币。

这时候,赵括意识到自己发行的不再是一个‘凭证’,而是纸币,可以购买任何商品。碗sa

再加上后来连秦国、东胡、越国都开始使用纸币交易,整个天下在为他背锅。

赵括的胆子也变得大了起来,不再单单依靠赵国来发行纸币,而是衡量整个天下的需求和产值来发行纸币。

好处就是赵国快速收割天下财富,一国堪比六国强。

坏处就是一旦有两个国家联合挤兑,赵国的信用体系就有可能崩溃。

不过赵括相信,没有人会发现这件事。

就算发现,他也有后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