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S遁(2 / 2)
齐王老夫卿发少年狂,也和三位十岁的新娘拜了一个堂,开心的白胡子都撅起来了,他说今日无大,敞开了喝,高兴!
三个婚礼带来的狂欢,冲淡了齐王世子自相残杀带来的阴霾,不得不说李璮这一手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老王爷如此热情似火,春秋鼎盛,大家心里都有了底,山东起码还能稳十年。
韩青喝了很多酒,他本来不是主角,无奈张解元不在,大家又不敢去灌王爷的酒,就把矛头对准他,山东喝酒的规矩本身就多,那些年轻的武官员嘴上说羡慕嫉妒恨,其实心里更多的是幸灾乐祸,美酒一盏盏送到面前,韩青来者不拒,把自己灌到酩酊大醉。
终于曲终人散,韩青来到新房,一个踉跄扑进屋里,迷迷糊糊看床上,空荡荡的哪有新娘子,他爬上床睡了,连靴子都没脱。
李奇薇早就回自己的宅子了,她根本不屑于和韩青这个名义上的丈夫面对面,而另一个新娘子高翠莲则守了一夜空房,心里全是酸楚委屈,为什么姐夫不愿意面对自己。
……
姐夫这会儿已经出了济南城,他先回府取了自己的私人物品,衣服兵器身份证件什么的打了一个包,正要从后门走人的时候发现柴房里躺着一个人,正是抓来的俘虏阴阳脸鬼见愁。
鬼见愁奄奄一息,伤势严重,刘骁本来和他无冤无仇,也不想多造杀孽,可是自己都要走了,没办法委托别人照顾,于是拿了一些钱出来放在鬼见愁身上,说道:“能不能活,看你造化了。”
出城之后,刘骁找了一个车马行,他现在腰缠万贯,有的是钱,随便拿点出来租了两匹马,一匹骑乘,一匹托行李,长途跋涉,还得是马最为合适,木炭摩托是有钱人的大玩具,根本不实用,没木炭了只能推着走,遇到一个缓坡都能把人累死。
多么高级的生产工具,也得和当时的社会总体水平对应才行,就像二战时国购买的德国重炮,不但国的骡马拉不动跑车,道路桥梁也撑不住重量,战斗力发挥不出三分之一,目前也是如此,二十年的时间,尚不足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己带来的那些先进玩意,还处在消化期。
从济南到临安之间隔着万水千山,黄河入淮海,支流何止千百,水密布阻拦了元军南下,也对商旅造成了极大的障碍,走陆路得好几个月才行,还不如直接去胶州走水路,乘坐海船走海上,从杭州湾入临安。
这条路是徐默告诉刘骁的,徐默还给他一张皇城司的照会,有了这张纸,他才能顺利的买到船票,抵达临安。
这条路线刘骁很熟悉,他快马加鞭,两匹马倒换着骑,只住最高档的客栈,住上房,给马吃燕麦,一路来到崂山脚下,先上山寻找王二娘。
茫茫大山,找一个难,找一个村子就不太难了,他先找到一个砍柴的樵夫,一番探听得知村民住在一个山窝里,日子过得相当穷苦,买盐都得跑几十里山路,但是比起在李璮治下还是幸福的,起码没有苛捐杂税了。
刘骁汗颜,自己在济南一通折腾,只顾自己耍帅,没为百姓干一点正事,他终于找到了王二娘和村民们,把身上的钱计算了一下,除了去临安的路费,全给他们了。
山里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更不知道张秀才已经晋升为张解元,但这个读书人的好,他们会永远记得。
王二娘抱着孩子送刘骁下山时说道:“秀才,外面战乱过不下去就来山里,我们娘俩等着你。”
刘骁心说这又是一桩孽缘,乡下人淳朴,一辈子没见过多少外人,更没见过这种重情义的读书人,还不当成毕生的心结。
送君终有一别,刘骁下山许久,王二娘还抱着孩子在山头眺望。
又来到胶州湾,这回刘骁换了身份,不再是行侠仗义的虬髯客,而是儒雅斯的读书人,他把两匹马交给车马行连锁店,退了押金再去买船票。
卖票的地方熙熙攘攘,全是客商,胶州湾位于黄海和渤海分界处,对面就是高丽,元朝的商船,高丽的商船,都在此处停泊交易,散客去临安只有一种选择,就是购买船票,乘坐川航的火轮船南下。
购票的地方人山人海,根本不存在什么排队,这倒不是大家不遵守秩序,而是根本就没有排队的概念,普通人要排队,刘骁可不用,他有皇城司的照会,可以行个方便。
旁边一个人看到了刘骁的照会,用蹩脚的北方官话说道:“朋友,可以行个方便么?”
这是一个外国人,在十三世纪的国,尤其是大都会和海上贸易城市,见到波斯人阿拉伯人日本人高丽人都不稀奇,但是见到欧洲人还是有些稀罕的。
刘骁问他:“你是哪里人,从哪里来?”
那人说:“我是威尼斯人,从大都来。”
刘骁掐指一算道:“你是al。”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