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4章 回清河县(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李长辞看着惊魂未定的杨慕容。

只道让其不要太担心,自己之后会想办法弄清楚他这诅咒的缘由,看能不能破除。apbiqμνne

而杨慕容,见大外甥如此说,心情也是稍微舒缓了点。

大外甥已然被六扇门的神捕看中,不日便会去六扇门任紫衣捕头。

到了六扇门,想来应该有知道他这诅咒的人。

不过还有些心悸的道:“大外甥啊,你到时候去了六扇门,可别像我一样忘了啊,若是一辈子考不上举人,你二舅,都不想活了”

“放心吧,交给我便是,这段时日,二舅可要安心准备秋闱,那什么灯船柳巷之事,可不要再想了。”

一听,杨慕容顿时惊起,“什么灯船柳巷?你二舅从来不去这些地方!那日在望江楼,我也只是单纯的和同窗喝酒而已!长辞啊,你可不要误会你二舅啊。”

李长此闻言呵呵一笑,“是是是,二舅没去过最好。对了,之前给二舅的那一百两银子,二舅可还放在身上?”

杨慕容又听对方提银子的事,顿时手抚着衣口,略带警惕的道:“这个当然是还在的,你二舅又不去那些地方,哪有什么机会能把这一百两花了”

脸上表情,又是有些疑惑。

大外甥,不会是为了让他安心读书,要将之前那一百两收回吧?

死也不可能!

“哦,还在就好,本来我说二舅若是这一百两花完了,就再给二舅点银子,二舅读书劳累,还要帮我保守秘密,唉,也是辛苦二舅了!”

说罢,李长辞心里还是有点愧疚。

现在身上有价值二十多万两的东西,他一个人却是独享。

想到小时候,二舅还时常带他玩耍,给他买吃食,就有些于心不忍。

良心,李长辞自问,还是有很多的!

不过二舅身上放太多的钱,也不是一件好事。

先不说会不会被舅婶发现,若是有了钱就整日往那消金窟跑,就是这诅咒解除了,中举也是悬了啊。

“”

而杨慕容听了李长辞的话,突然又呆在了原地。

大外甥,这是良心发现了吗?

再一想,又对之前他说的话极度后悔。

该死,早知道,就说没有了!

大外甥,今天不按常理出牌啊

李长辞见此,呵呵一笑,之后便不再提这事。

这让杨慕容,一路上更是后悔不已。

之后,两人牵着马,走到了南大街,就往南门而去。

本来李长辞是打算今天还要去一趟六扇门问问司徒化的情况。

但由于中午在京都望江楼待的久了点,花费了些时间。

去了青山书院,又跟着书院一众高层逛了半天书院景色。

这时辰到现在,要是不走快一点,说不定回去连晚饭都赶不上热乎的!

至于六扇门,还是明天再去算了。

二舅姥爷之前说是让他这几天都去京都调查。

也没数只有今日一天,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回到清河,李长辞让二舅先回家,而他则去了衙门还马。

顺便,也个给二舅姥爷说了说今日京都之事。

虽说略去了天工宗之事,但李长辞还是将去青山书院行走的事说了说。

就说本是去看望二舅,结果青山书院欧阳院长极力挽留,想收录他那首儒祭小赋。

不好驳了欧阳院长的面子,故在青山书院多留了一会。

至于司徒化的事,则只有明天去打探了。

范知县一听欧阳院长亲自挽留,还带他在青山书院看尽美景。

顿时震撼的脸上一阵青白!

“辞安啊,欧阳院长,竟然这般器重你?!”

范知县坐于内堂案桌,看着前方的李长辞,眼中已是羡慕之色泛滥。

想他当年在青山书院,也只是个普通学子,读了几年书,也不曾多见过那德高望重的欧阳院长几面。

如今这小子,竟能凭儒祭小赋,让欧阳院长亲自带游书院。

真是,后生可畏啊

而李长辞,之后只是随意谦虚了几句,又说了说欧阳院长赠画之事。

听到这事,范知县又惊得瞠目结舌!

欧阳院长的画作,竟给了这小子?!

那可是院长最宝贝的东西啊!

范知县此刻,已然是彻底凌乱了。

坐在座位上,久久回不过神。

当年,他可是听说就是武安侯宋离,去青山书院拜访,想取走一副院长的画卷,都被其无情拒绝了。

这李长辞,何德何能

还一次给了五幅!

看着对面二舅姥爷一副惊魂不定的模样。

李长辞也不再多说,若是再将那疏影横斜水清浅这一小句念出。

说不定二舅姥爷当场接不上气也不好说。

之后,李长辞只说明后几日,再去六扇门锦衣卫调查。

范知县听后,连连点头,道一切他自己安排便是。

衙门的事也不用担心,那几名师爷议丞,自然会帮其暂时打理。

之后,李长辞拜别了范知县,便出了衙门。

只留下范知县一人,在内堂静静发呆

回到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