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8章 血祭奴酋(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第14八章血祭奴酋(求月票)

不过崇祯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还不是这个,而是领文武百官,把这半年来殉国的忠烈送进忠烈堂。

忠烈堂就在太庙之前,神宫监边。大殿门口两侧的柱子上贴着一副对联。

上联:忠肝义胆,为国捐躯昭日月。

下联:英名长存,忠魂不灭耀乾坤。

横批:精忠报国

大殿中央只是一块墓碑,上面刻着八个字:大明忠烈永垂不朽。

随后,两侧皆可通往偏殿。在偏殿上,则按照两京十三省的布局存放英灵事迹。每个英灵的资料,都能查出来。

此时,崇祯皇帝就领着皇后以及太子皆诸皇子皇女,内阁辅臣以及六部九卿在忠烈堂门口,其他文武百官因为站不下,就都在承天门内外列队。祭奠的规格,基本上都赶上祭奠太庙了。

对此,就有臣子提出了异议。觉得皇帝和皇后还有皇子皇女都要参加,是不是太重了!

听到这些奏报,崇祯皇帝毫不犹豫地驳斥道:“没有大明忠烈的精忠报国,哪来皇家子弟的衣食无忧!心怀感恩,此乃做人之本份!”

此时,虽近午时,却无阳光,是个阴天。风吹旗动,咧咧作响。除此之外,虽站满文武百官,却是寂静无声。

崇祯皇帝立于忠烈堂前,面对皇家子女,文武百官,慷慨激昂:

“自古华夏,英雄辈出,忠烈堂中,皆我英魂。朕每念及此,心生敬仰,特设立此堂,以祭祀为国尽忠之烈士。大明存在一日,则皇帝亲祭,香火永存!”

“自大明开国之始,每当国家面临危难之际,总有忠烈之士挺身而出,他们或执戈奋战,或运筹帷幄,或以身殉国,展现出了大明儿女之忠肝烈胆,精忠报国之心。”

“……”

“愿忠烈们在天之灵得以安息,愿大明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每个人都在认真听着,想起大明朝开国以来,确实好有几次都很危险。皇帝被俘,敌人兵临城下等等,但是每一次,都有忠烈之士挺身而出,救国家于为难之中。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所以大明才能存在于今日!

金戈铁马声中,忠烈之救亡图存,甚至舍生忘死……

想象这样的场景,就连太子朱慈烺都觉得有些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也能奋勇杀敌,横扫天下!

崇祯皇帝说到最后,便又大声说道:“今日忠烈堂初设,忠烈进堂,朕以奴酋祭奠忠烈!来人,带奴酋!”

听到皇帝旨意,列于两边的锦衣卫校尉便大声喊道:“带奴酋!”

“带奴酋!”

“……”

声音一声声地传递出去,于是,就见一个金钱鼠尾的人被两个锦衣卫校尉架着,从文武百官中间经过,一直拖过承天门,拖到忠烈堂前。

文武百官们,皆是惊讶。

他们确实听说了,皇帝活捉了一个奴酋,好像是建虏那边自称为什么和硕英亲王,是建虏最大的几个人之一。

这样的人能被朝廷活捉,真的是难以想象,更不用说,竟然还是被当今皇帝亲自活捉!

真的是太厉害了!

不要说他们,就说阿济格自己,他怕是做梦都没想到过,他的死法,会是被明国活捉,然后用来血祭!

此时的他,腿部的伤口也在发脓,昏昏沉沉的,也不挣扎,不知道在想什么?或许,是后悔想捡便宜,竟然去和明国皇帝单挑了吧?

随着仪式进行,阿济格这个建虏的亲王,就在忠烈堂前被斩首,首级祭奠于忠烈堂上。

等仪式结束之时,崇祯皇帝又宣布,凡忠烈堂上的忠烈,其直系亲属免役,税赋也只用交朝廷规定之正税,也就是田税。

接下来,才是论功行赏。

根据救援宁武关,救援保定,攻打真定,救太原以及宣府之战和昌平之战的功劳簿,分别给出奖赏。

京营几个总兵,战死的贺珍追封宣城侯,其子降爵袭宣城伯。

周遇吉加封为忠勇侯,贺赞,宁龙,刘九卿,魏师贞,马科也加封为伯爵,皆无世袭。

另外,兰陵营参将刘兰玉升为副将,从京师百姓和教坊司中扩招兰陵营。

御前直属标营参将金振孙也升为副将,同时从各军中扩招御前直属标营。

其他有功将士,皆有升迁或者赏赐银两和粮田不等。甚至连保定守将那边,也都有封赏。

一时之间,全军将士尽欢颜。

不过相对而言,留守京师的封赏就少了。特别是唐通,好歹是南征北战,打多了战事,结果就看着马科等人,这些当初和他一样的总兵,都已经封爵了,他心也急,也想着随驾出征才好。

不止是他,包括其他将士,也都想着和皇帝出征。

除了这些之外,伤残的将士,崇祯皇帝也亲自安排,先安排人教他们如何做事,然后安排到京师各大衙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领取一份俸禄。

比如门房,衙役等等,以前是劳役那种,现在变成了有俸禄的差事。

战死将士的抚恤,也让周皇后亲自负责,通过之前的钱庄发放。

军队的换装,统一军服,军械,护甲等等,兵仗局和军械所打造出来的,也全都换上。

总之,崇祯皇帝班师回京之后,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着军队展开的。

另外,到这时候,他才想起有个人一直被关在大牢中,于是立刻派人释放,文华殿内召见。

崇祯皇帝见来人胡子头发全都白了,和原本印象中的形象已经老了很多,不由得连忙起身,亲自过去扶起跪拜的这人,感慨地说道:“以前是朕听信谗言,也未能用卿之长处,是朕之过也!”

来人一听,顿时大为震惊,连忙又想跪下去请罪,同时说道:“是罪臣领兵无方……”

崇祯皇帝扶住他,没让他再跪,看着他说道:“卿于治河为朝堂诸卿之最,朕有一重任要托付于卿!”

这个人不是别人,姓张名国维,字玉笥,东阳人。天启二年中进士,崇祯十五年时,任兵部右侍郎兼督淮、徐、临、通四镇兵,护漕运。降农民军李青山部,晋兵部尚书。崇祯十六年时,建虏横扫京畿之地,直达山东济南,他所领八总兵皆被建虏打败,被劾解职下狱。

他的本事,其实不在带兵打仗,而是治理河道,积累了数十年治水之经验,并写成刊刻了一部七十万字的《吴中水利全书》,是我国古代篇幅最大的水利学巨著。

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皇帝也念其治河功,让他官复原职,并兼右佥都御史,驰赴江南、浙江督练兵输饷诸务,只是出京师十日后京师就被李自成攻破了。

在这个位面上,崇祯皇帝于原本城破之前一个月就匆忙凑集军饷,拼凑军队赶去救援宁武关,就把他给忘记了。也是回来之后,才想起来大牢中有这位,就把他放了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