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章 联姻(2 / 2)

加入书签

只听王承恩继续说道:“万岁爷曾在宣大两府核算欠饷,砍了不少弄虚作假的将官脑袋;咱家不喜欢杀人,希望在场的诸位,千万不要弄虚作假吃空饷。你们该是也知道,咱家这次带来了两百多东厂番子,要核查名册并不难的。”

听到这话,吴三桂和高第等人,不管怎么想,都出来齐声表明心迹,表示绝不会弄虚作假吃空饷。

王承恩显得很高兴,夸了他们几句,然后才又说道:“咱家来山海关的第二件事,便是督促山海关城防。万岁爷旨意,建虏很可能已倾巢出动,须得打醒十二分的警惕,明白么?”

听到这话,巡抚大门大堂内的这些文官武将,顿时全都大吃一惊。

他们立刻明白过来了,核算欠饷这些事情,也都是为了打仗准备的。建虏倾巢而出,那压力就非常大了。

他们正在想着呢,就听王承恩点名道:“宁远总兵吴三桂何在?”

“末将在!”吴三桂一听,连忙出列应道。

他不知道王承恩点他的名是要干什么,眼睛盯着王承恩,心中有点忐忑。

结果,却听王承恩微笑着说道:“万岁爷多次提过,吴总兵虽多有亲属在建虏那边,却能始终坚持不变节,实乃忠贞之士也。如今咱家一观吴总兵面相,不由得非常佩服万岁爷,看得可是真准!”

吴三桂一听,有点尴尬,也不知道这是夸他还是损他,变节的亲属太多?

不过不管怎么样,就当这是夸奖了,要不然,还能怎么样!

于是,他便为之感激涕零,立刻谢恩。

王承恩呵呵笑着,又对几个武将说道:“咱家以为,当加强戒备,不止是城防,还要多派探子,如此才能有备无患。当然,咱家不懂兵事,诸位总兵以为如何?”

他越是谦虚,几个总兵越是不敢轻视他,连忙表示,一定加派夜不收,严加戒备。

在巡抚衙门,王承恩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地议事,好多人都憋不住尿,又或者饿肚子,当众在“咕咕”叫了,他才似乎回过神来,好像议事的时间太长,才算是结束了这次议事。

吴三桂从巡抚衙门散衙,便匆匆赶往自己的总兵府。结果才到门口呢,就遇到他手下的将领,笑呵呵地问道:“大帅,朝廷要核算欠饷了,这事儿是真的么?”

虽然说,大明各边军中,就属于关宁军所发军饷最多。但是不管怎么样,关宁军收到的军饷,每次都不是足额的。如果能核算欠饷的话,每个将士都能有好大一笔收入,自然每个人都是高兴的了。

吴三桂一听,顿时一愣。

他才从那个大太监口中知道这个事情,自己的手下怎么就知道消息了?

于是,他便立刻皱着眉头问道:“你私下去见王公公了?”

心腹之人,避开他和上面的人见面,真要这样的话,他绝对是不能容忍的。

结果,他手下听了,立刻否认道:“不是,到处都在传,属下也只是听来的,还不知道真假,这不就来问大帅了!”

一听这话,吴三桂便立刻回过神,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那个死太监,果然都是阴险之人。用议事的名义,把他们都留在巡抚衙门,留了个半天,然后却在外面把消息都散布了出去,给自己一点时间准备都没有!

要不然的话,想想办法,比如说,这是自己争取来的,也能让手下将士对朝廷的感恩戴德削弱一些。

可如今,就看眼前心腹之人就知道,全军将士怕是都对朝廷有好感了!

这一招,真的是非常狠啊!

不过吴三桂就算认识到这一点,也是无奈,因为这是阳谋,无法可破。

心中稍微带了一些气,回到府里先用膳再说。

结果,他还没来得及用膳呢,就有家奴悄然过来见他,说有关外的书信送到。

吴三桂一听顿时大惊,连忙转入后衙的密室,见到了送信之人。

是他舅祖大寿的家仆,以前也是他送的信。

只是一见面,吴三桂便立刻问道:“大清国是不是要举倾国之兵大举侵入关内?”

这种事情,普通人是不可能知道的,来人摇头,只是回答道:“似乎是有调兵遣将,但是人不知道大清国是不是要这么做?”

吴三桂听了,先不管,接过了祖大寿的书信,检查了印记之后便立刻看了起来。

这个书信,和之前的没什么两样,又是劝降信。和以前有点不同的是,这次大清国开出的价钱更高,许他王位,并世袭罔替不说,还欲把摄政王之女嫁给他儿子,彼此联姻。

吴三桂看了之后,顿时沉默了。

大清国说话确实是算话的,封王这事,至少孔有德他们都是,不会是骗人的。如今更要把摄政王之女都嫁给他儿子,那这待遇比起孔有德他们都更高了。以后女真人就算会欺负汉人,怕也不会欺负到他吴家头上。

而吴三桂在大明朝这边,始终只是一个总兵而已。如今手下军队都要不姓吴,对朝廷的重要性,就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在可见的未来,两头讨好,独占一地的做法肯定是不行了。

就这些事情来说,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毫无疑问,吴三桂选择大清国的利益更为丰厚。

有那么一瞬间,说真的,吴三桂心动了。但是,他很快就想起了关内的情况。

太祖皇帝显灵,当今皇帝变得英明神武起来,辣手整治朝纲,又领军击退了李贼几十万大军。如今又派心腹太监坐镇山海关,第一手便是要核算欠饷,收买军心。

如果自己投靠了大清国的话,估计一开始的时候,当今皇帝肯定会有不少困难,但是,最终大清国能否灭掉明朝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一想到这,吴三桂自己都摇头。

大清国才多少人马,哪怕精锐最多又如何?这天底下,终归还是姓朱的。到时候大清国要是见事不可为,肯定会退回辽东,最多是守住山海关为前线,一样是大清国占据优势,可以说是达到了大清国出兵的目的。

然后自己呢?就只有随着大清国退往辽东那个苦寒之地去了。没有了山海关为凭借,特别是手中兵力拼没的话,只靠摄政王女儿的关系,到底会活得怎么样,子孙会怎么样,真的不好说!

吴三桂是清楚地记得,当今皇帝在密旨中特意对这等情况做出过警告的。如果自己真这么做的话,他未必就没有手段在等着自己!

如果一直跟着当今皇帝的话,凭借自己目前掌握的军力,像周遇吉一样封个爵位该不是难事吧?

那周遇吉可是封了忠勇伯,而今还是天下未定。

真得有点类似当初靖难一般,当今皇帝是在重新打天下!

想到这,吴三桂心中便有了决断。

hsbk96八996八97八八14441057

天才本站地址:s。: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