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三十一章 左良玉兵渡索伦河(2 / 2)

加入书签

陈先赟一声不吭,拱手趋步而退。

而陈先赟既走许久,楚行方才在小凳上招呼一人:“潘兴!”

潘兴赶紧上前:“王上。”

“孤要你去做一事。”在刘必显等人的面面相觑之中,楚行轻轻一叹,“拿着孤的王命,去后方调四千救民会会员来。”

潘兴沉默片刻,拱手应声而去。

而就在同一晚,月黑风高之士,双方距离相隔百余里之地,一支兵马正在不顾深夜快速度过索伦河。

然而有意思的是,这支部队在度过索伦河之后,并未继续北上,去镇压动荡的京畿,而是直接东进,并于夜色之中,进入了一处规模颇大的大营之中。

“还要继续渡河?”匆匆起身的左良玉看着身前的使者,不等对方开口,便一脸的肃然之色,“现在就要开战了吗?我现在来得及吗?”

“如何来不及,现在渡河,大战于后日开始。”使者赶忙说道:“大帅请左将军即可抛下大营和辎重,随同吴三桂将军一起前行,将兵马驻扎在冠县,朱万化已经在哪里修筑好了营帐,留存了物资。而后日一早,便要不顾一切,急奔南下,务必在午后,度过旧黄,从弇山西侧绕行到救民军大营南部,与大帅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左良玉听到这里,终于长出了一口气,“额听了你们大帅的话,借用了吴三桂,平了河南的叛军,但是在河南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后果,如今朝堂之上弹劾额的折子满天飞,然后额依然不顾一切,连续奔袭数百里,以强弩之势配合你们大帅与救民军决战……希望你们大帅说话算是,莫要付了额。”

左良玉在河南呆久了,说话也不自然的带了些河南口音。

“我们家大帅何曾说话不算数过?”使者昂起头来,虽然只是一介使者,但是其人发生,却有一股昂然之气。

左良玉见状,当场拍胸,亦昂然道:“如此,便战个酣畅淋漓!”

左良玉与吴三桂扔掉辎重,待到天明时分,再渡一河,于冠县驻扎。

暂不提左良玉、吴三桂如何率领三万精锐,连续急行军,抵达战场,只说左良玉大军一动,其消息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传递到了孙承宗那里。

“左良玉动身了?”大营之中,一身布衣的孙承宗看着眼前的曹变蛟,回过头来,一语道破。

“是。”曹变蛟一时措手不及,只能俯首称是。“哨骑只此一语。”

“好啊,好啊,没想到老夫这般年纪,还能指挥这般大战!”不知为何,明明知道即将决战,孙承宗反而觉得浑身松懈了下来,然后跌坐于树荫下的木凳之上,一时喟然。

说到底,这一战着实艰辛……或者说,这一战着实让明军重新感觉到了那种许久没有体验的艰辛感。

且说,自从女真人入寇中原,京师被打成了一锅粥,甚至于京师都险些被攻破,自己辛苦培养的袁崇焕都被皇帝弃用,可孙承宗依然视黄台吉这种枭雄为无物。

他一招掌握权柄,便调动天下精锐,将黄台吉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最后只能无措的退回辽东。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他着手对付黄台吉之时,山东竟然乱了起来,伪乾本来不过是大山之中的一戳小贼,竟然趁着这个机遇,连连发迹,恍惚之间竟然连接二省之地,成了气候。

故此,女真人虽然退了,朝廷本该休养生息,但是朝堂上下,大家伙都格外清楚,那就是伪乾必须被剿灭。

便是孙承宗起初想的也是挥鞭南下,旦夕间便能覆灭了伪乾。

可是谁曾想,这战事打的那么不顺利,彼时不仅仅要消灭伪乾,还有陕西、山西、河南各地的叛军。

而且伪乾的抵抗,也不像是一般的叛军,正面战场上的消耗战打的朝廷格外的吃力。

孙承宗其实也在怕,怕这一战大明败了,从此一蹶不振。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

御兽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