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6 章 心态有点崩(1 / 2)

加入书签

汴梁城。

皇宫。

皇帝赵佶又一次大发起脾气。

自从御驾亲征败于王腾之后,他便是喜怒不定。

本来近日平定了田虎,讨伐方腊的战事也连连得利,一切都往好的地方发展,偏偏这时候传来了建州粮库被洗劫的消息,那可是他的战略储备,准备灭掉方腊之后,用来讨伐王腾的补给,准备了许久,甚至太原府闹灾民的时候,都没拿出来。

结果,竟然被劫的一扫而空……

“混账!混账!混账啊!”

“圣上,据探子密报,这支夺粮兵马,应该是辽国人。”

“辽国,哼,他们难道不知现在形势已经变了,他们怎么敢的啊!”

“……”

种种迹象表明。

这次劫粮事件就是辽国做的。

殊不知这些粮进入辽国境内之后,立刻拐了弯,有辛弃疾接应,直奔王腾新控制的瀛洲地界。

“回圣上,辽使好像对这次劫粮事件并不承认啊。”

“放屁,他们傻了才会主动承认。辽国势危,南下犯境劫粮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王振,你说说看法!”

赵佶把目光转向了王振。

仅仅一年的时间。

这王振就已经今非昔比。

赵佶对其信任程度一直有增无减。

昔日只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太监,现如今,威风凛凛队伍站在这朝堂之上,已成了枢密副使大人。

“回圣上,微臣认为,应即刻发兵攻辽!”

“攻辽?”

“没错,据皇城司密探传回的密报,辽国形势不妙,这次对我大宋来说,可是个千载难逢之机啊。”

“……”

王振语出惊人。

瞬间在朝堂之上激起一阵阵的讨论。

当然。

跟想象的如出一辙,反对之语颇多。

“先是田虎再又是方腊,西夏虎视眈眈,还要防着王腾,我大宋如何能再起兵戈啊?”

“攘外需先安内,我认为,还是先把方腊灭了再说。”

“还是以和为贵,贸然起兵戈,遭殃的可是百姓啊。”

“先前给辽国的岁币都被那王腾抢了,这次区区一个粮库而已,干脆顶这些个岁币吧。”

“……”

听着这此起彼伏的反对话语。

王振倒是没有生气。

只是为赵佶赶到惋惜,就这样的朝堂,就这样的臣子,若是能打胜仗,那才是见了鬼。

他么的,一群软骨头。

“微臣同意王振大人的想法,这次应该对辽用兵,若是操作得当,甚至可以夺回幽十六州。”

“嗯?”

说话的是一名二十出头的文官,看样子是从御史队伍里出来的。

一开口,便是支持王振,这倒是令后者高看一眼。

“幽十六州……”

赵佶口中喃喃自语。

心里却是激动了起来。

燕十六州,大宋可是做梦都想夺回来。

若真是如王振,还有这个叫秦桧的所言,能夺回燕十六州,可是千古奇功,那对阵王腾的耻辱,必能洗个干净。

可是谁能又为主将呢?

“传旨,召种师道入京,加封他为检校少保、保定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震北元帅,统辖河北各方禁军,自行调动保定军粮库,择日出征,攻辽!”

“圣上,这太草率了吧,种师道他……”

一名文臣想要反对,赵佶却是丝毫没有鸟他。

王腾能打金国,他赵佶怎么就不能打辽国。

不蒸馒头争口气,干了。

“传旨,枢密副使王振为先锋主将,禁军折彦损,童春,邓宗弼,辛从忠为副将,监察御史秦桧为监军,率军两万,即刻北上,为种师道开路。”

“微臣领旨!”

“……”

这次都知道赵佶是玩真格的了。

谁还敢反对。

王振自知资历不够,赵佶让他另领一军,当个先锋他已经很满意了,这次他还是要为真正效忠的主公王腾谋福利,当大军主将反而不好施为。

至于秦桧,他却是有些个意外,没想到只是在朝堂上说了一句话,结果就要跟着出征,还是个权利不小的监军。

最后是童春,激动的抓耳挠腮,跟个猴子一般,虽然在这吃的好,喝的好,玩得好,整个人都胖了好几圈,甚至还尝试了女人的滋味,但他还是时时刻刻想着回归王腾麾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