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7章 科举(1 / 2)

加入书签

432八年,十月十日。

汉中城所有士子,都早早起床。

他们呼朋唤友,一同来到贡院的大门前。

等待贡院打开大门,他们参加秦王举办的科举。

王林江看着前方朱红色的贡院大门。

他辞别家乡父老,从蓉城赶到汉中,就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抱负。

大明朝多次科举,连个连个都没混上,只能无奈经商。

现在他抓住机会,一定要趁这次科举光宗耀祖。

张胜北擦了擦头上的汗,他妻子卖掉家里全部积蓄,凑了五两银子作为路费。

现在妻子独自在家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一双儿女。

他人到而立之年一事无成,只是在家乡给典史打下手,连一个小吏都没有混上。

这次来汉中,他就在书局打工校队书籍,借着工作的机会,阅读大量秦王府流出来的知识。

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一个好成绩。

林文静和莫雨庭两人,天刚刚亮,就来到贡院门口等待。

他们发现贡院这里已经人山人海。

士子把大门都堵住,他们站在贡院门前大街的过道上。

林文静一点都不着急,只要这次科举没有舞弊。

他能非常轻松的考中进士。

林文静听着耳边众多士子的口音。

他感慨道:“雨庭老弟,你们四川人这次来的太多了。

听这些士子的口音,九成以上都是四川人。”

林文静非常后悔,自己那时要不是顾忌太多,他现在也能在秦王府当一名官员。

以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现在都当上五品官员,自己还要去巴结人家。

这就是人生的选择,当时不敢选,现在后悔也没用。

他看着外面九成多的四川人。

自己土生土长的汉中人,本来优势非常大,现在要与这么多人一起竞争。

他完全不怕,只要这是科举公平公正,他考不上状元,前三肯定没有问题。

莫雨庭双手一摊,无奈道:“谁让我们四川人多,四川人口数量超过汉中人口数量十几倍。

四川学子占九成,真的不算多。

这还是四川学子心中有疑虑,路途也有些遥远。

等秦王的统治稳定几年,你再看一看。

会有更多的四川学子来这里参加科举。”

林文静点点头,道:“不来参加科举的人。

他们一定会后悔。

第一次科举考试,这将是非常重要的一届。

哪怕学识水平稍差一些,秦王为了千金买马骨,也会加大录取比例。

秦王会给广大士子一个机会,这次科举考试直接举行会试,跳过院试和乡试。

这次科举的题目,也会照顾没有学习心学的传统儒家学子。

他们错过这次机会,今后除非加入心学,还要了解非常多的杂学。

要不然想在科举取得好成绩,那就太难了。”

“听林兄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我的水平差林兄一大截,只希望题目不要太难。”

莫雨庭望着前方贡院的朱红色大门,他眼神中带着一丝担忧。

很快就是决定命运的时刻。

“贡院大门开了。”

有人突然喊了一嗓子。

贡院门外士子们,嘈杂的声音,立刻安静下来。

贡院的大门打开,秦王殿下和首相王仲策,从贡院里面走出来。

苏河穿着蟒袍,看着贡院外面三千多名士子。

这次科举考试,他没有设立任何门槛。

一省两府数百万人,只有这三千人来参加科举。

读书人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很多读书人,不会选择出仕苏河。

这也是苏河一直推行小学教育,培养忠于自己的读书人。

他实行强是镇压地主的政策,就已经把绝大部分读书人,推到他的对立面。

这些士子能来参加科举考试,就证明他们潜意识,认为自己能赢得天下。

他们把赌注压在自己身上,这都是支持自己的基本盘。

他们大部分,也都是大明科举的失败者。

苏河看着前方的士子都安静下来,他一字一顿的说道:“我宣布,432八年科举,正式开考。

由首相王仲策担任主考官。”

随着苏河的话音刚落,贡院大门的阻挡被搬开。

与此同时,苏河和王仲策在警卫的护卫下,退到了一边。

贡院监考官带领士子们开始走进考场。

四川学子莫雨庭跟随人流走进考场。

他一直等待有人来搜身,却发现他都快走考场,没有一个人过来搜他的身。

“秦王第一次举行科举,这样没有经验吗?

他就不怕有考生作弊,第一次科举就闹出舞弊风波。”

等到莫雨庭坐在位置上,他才发现自己天真了。

每一个考生,有一个单独的屋子。

这个屋子的材料极为珍贵,这是现在最火的玻璃制造。

每两个玻璃屋外面,都有一个监考官。

一个监考官管两名考生,再加上巡逻的监考官。

如果不是手眼通天,买通了所有人。

想要作弊,这几乎不可能。

看到这种情况,莫雨庭想到他和林兄聊的一件事。

他说秦王府和宋朝一样,冗官非常多。

林文静却说,能做事的官员,不算冗官。

王仲策接到负责各个区域的监考官汇报,所有考生都就位。

他宣布道:“第一科考数学,时间三个小时,也就是一个半时辰。

允许提前交卷,考试时间到后,不允许动笔,不允许站起身。

考生们在原地等着身旁的监考官收考卷。

各位考生认真写好姓名和籍贯。

考试正式开启。”

监考官把王仲策的话,传递到考场的每一个角落。

一声巨大的钟鸣声想起,秦王府第一场科举正式开考。

莫雨庭接到监考人员给他发来的卷子。

他看着上面的考题,额头上就不断有汗珠躺下。

这些题目,很多他都答不出来。

让他进行开卷考试,他也没有办法答上这些题目。

各种各样的数学题,还有一边放水一边接水,这种奇葩的题目。

莫雨庭一脸沮丧,这一次下定决心参加科考,现在看来要名落孙山了。

自己家族本来就不富裕,给他来汉中的盘缠,就是想趁早改朝换代拼一次。

莫雨庭灰溜溜的回到家里,家族一定会放弃他,自己只能一辈子埋没在乡间。

乡里的小学老师或是一个乡官,就是他一辈子的归宿。

他忍不住,坐在椅子上,轻轻的抽泣着。

直到考试结束,大钟被敲响。

莫雨庭才从极度悲伤中恢复过来。

他交出了科考的第一张白卷,心若死灰走出考场。

他突然听到,身旁有人用四川话讨论着。

“这前方有个告示,咱们进来时怎么没有发现?

秦王对科举进行一定改革,这里的科举和大明朝的科举不一样。

科举分为进士科和其他科。

进士科考中,授予进士身份。

其他科考中,授予同进士身份。

进士科考察士子对经典的掌握。

其他科目分为数科、法科、工科、史科等科目。

只要这些科目及格,哪怕是进士科落榜。

考生也能进入到相关衙门,成为一名七品以下的属官。

进士科考中,起点就是七品以上,还有机会留在中枢。”

“大家快看,数科很重要。

户部、吏部、工部的官员,都要求数科的成绩。

三法司只要求法学,这个也非常难考。”

“我怎么感觉,这次科举考试。

进士科决定品级,是我们当官的起点,起点越高越好。

这些陪考的其他科,会决定我们能进入到哪个衙门。

我感觉这些科目挺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对啊!比如我们都考中进士,户部选择一名官员。

肯定要在进士之中,优先选择数科成绩好的人。”

“原来数学考砸了,不会落榜啊!这可吓死我了。

我还以为这次科举,就到这里为止了。”

莫雨庭听完,他长舒了一口气。

他亲眼看完告示,彻底放心下来,自己一定要拼命考下一个科目,哪怕当一名小官。

还好这不是进士科,不影响进士的排名。

对他们这些传统学子,这些主科零分也没有关系,进士科才最为重要。

只要有了进士的身份,肯定会当上官员,不用再担心。

………………………………

王仲策看到考生都走出考场。

很多考生都晕了过去,一多半考生交了白卷,一道题都不会答。

王仲策走苏河身边,不解的询问道:

“秦王殿下,为什么把数学等科目,放在前面开考。

这些都是传统学子,大部分人都不懂数学。

第一科就考那么难的数学,这些人心态会崩。

他们更不懂《秦王律》,更别说复杂的力学和化学这种工科知识。

进士科放在最后考,我能理解。

直接考进士科,取消八股文这么大的事,那是要闹出很大的风波。

要知道现在的学子,都是学习八股文长大。

突然告诉他们赖以为生的知识取消了。

三观崩溃的不在少数。

那时考生真要闹腾起来,不太好处理。”

苏河淡定的说道:“就是要用下马威,让他们见识一下科考的难度。

现在用数学打击他们,看到八股文被取消,这些人也没有心情再闹腾下去。

对于这些读书人,打一巴掌要给一个甜枣。

这种小科目,只要它们休息发挥稳定,就能当官。

数学等科目,开考完就会放出正确答案,还有各个衙门录用的标准。

这些学子知道自己能成为一名小官,他们知道八股文被取消,也绝对不会闹事。

再说这些人能参加我们举办的科举,他们就是大明朝科举的淘汰者。

科举有一定改变,对于他们也算好事。

精通八股文的读书人,可不会来汉中参加科举。”

苏河清楚知道自己的基本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