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章 孙氏族人(2 / 2)

加入书签

≈lss=≈adv≈≈g陆翊让袁茵兄弟姐妹安心守丧,期间一应物资,他都已经安排好了城内的人每天送过来。

至于袁茵和陆翊的婚事,也推到守丧结束之后。

届时,陆翊会召集家人,给袁茵一个体面的入门仪式。

和袁茵兄弟姐妹告别,陆翊带着南宫雁等人回到合肥。

赶到医馆,看望了下周瑜,确认周瑜已苏醒过来,只是神情萎靡,需要静养,陆翊安排了几个下人服侍周瑜,并且将他送回舒县继续守丧,陆翊这才召集太史慈、徐庶、张辽、陈登、陈宫、阎象等所有在合肥的文臣武将开了一个会议。

会议的内容主要有三:

一,袁术毕竟是四世三公之后。如今他埋葬在合肥城北,子女也在那里守丧,每天必须有人带着物资前往探望,确保守丧能够安稳结束。

二,撤除太史慈合肥长之位,算是对太史慈对寿春被曹军夺走完全没有反应的惩罚,太史慈和徐庶等人直接跟陆翊等人回吴郡,另做听调。

将合肥并入庐江。

庐江治所从舒县迁移到合肥。

原庐江郡郡守张纮撤除郡守之位,跟随陆翊回吴郡,升为留府长史。

原庐江都尉田豫撤除职位,跟陆翊回吴郡,听从调遣。

另外委派十人队,前往田豫老家,将田豫的老母亲接到吴郡陆家安享晚年。

任命张辽为庐江都尉,掌管庐江所有兵权,同时兼任治理之责。

任命阙泽为庐江主簿,协助张辽处理庐江相关事务。

任命原袁术太子太傅杨弘为庐江功曹,协助张辽处理庐江相关事务。

三,将濡须港开辟为水军训练地,由张辽派人打造,这里会成为江东未来水军训练的场所,以应对休养生息之后对荆州的开战。

会议结束之后,陆翊带着陈登、陈宫、刘晔、阎象、高顺、太史慈、徐庶、程普、黄盖、韩当、宋谦、田豫等人和五千将士经由濡须港南下,登陆区阿港口。

刘晔早已经写信给吴郡府衙,让江东所有重要官员全部赶来港口,一来迎接大军胜利归来;二来,陆翊要商议之后几年休养生息的计划,还有一些调令。

出人意料,此次只来了七成官员。

像吕范、秦松、陈端、孙辅等人都没有来。

吴夫人、孙权这次也没有来。

顾雍见陆翊从大船上下来,忙当先迎了上去。

一边走在陆翊身边,顾雍一边低声道:“主公,大事不妙。”

陆翊道:“说。”

顾雍道:“孙氏族人,以孙静、孙河、孙辅为首,半个月前,赶到吴县府衙,和吴夫人一直相处在一起。”

“而且,听严畯他们说,孙权已经很久没有去陆家学堂了。”

“孙权每天也待在府衙不出来。”

陆翊:“这次很多官员没来,也是经常去的吴县府衙?”

顾雍朝迎上来的严畯招了招手。

严畯一脸严肃道:“孙氏族人赶到府衙之后,首先联系了吴夫人。之后,一些官员经常出入吴县府衙。”

“孙权,也是这段时间不去陆家学堂的。”

“还有,孙辅经常去学宫闹事,驱赶各地来的学子,甚至拿剑刺伤了好几人。”

“各地来的学子已经不敢去学宫了,全部聚集在陆家,等着主公你回来讨个说法。”

陆翊点了点头道:“孙氏族人,具体来了哪几个?现在在江东担任何职?带了多少人马过来?还有,今天没来的官员,把名字和职位列出来给我。”

“不是大事,不要这么严肃。”

“这次我们出征,只用了一年就完成了我们之前制定的五年计划,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顾雍这才笑道:“听闻主公你只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就拿下了吕布,大家都被惊呆了!吕布可是世之枭雄,勇猛无比,当初孙策在世,都不敢和其争锋。如今,竟然折在主公你手里。”

陆翊道:“都是大家的功劳!先回去,等休息过后,我介绍几位大才给伱们认识。”

顾雍忙道:“这个,我们早已经准备好了。不知道主公是先回陆家,还是直接去吴县府衙?”

陆翊笑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难道我连一次都做不到吗?先去吴县府衙。”

又看向严畯道:“派人到吴县府衙去准备宴席,给大家接风洗尘。我也想看看,吴夫人和这些孙氏族人,到底有如何气势汹汹。”

严畯应了一声,就要离开。

陆翊忙拉住严畯道:“等一下,你带一批人先过去。”

严畯疑惑地看着陆翊。

陆翊对身后跟着的高顺道:“陷阵营携带重甲,这一路赶路,比大家都辛苦,需要更早休息。”

“你让所有陷阵营将士穿好铠甲,跟着曼才先赶往吴县府衙。”

看向严畯,陆翊道:“这位是高将军,你先带他们去吴县府衙旁边,将府衙周围的房子清空出来,安排他们先休息,吃好喝好。”

高顺立马让下船的陷阵营士兵从船上牵下战马。

每一匹战马上都驮着一个陷阵营士兵的重甲和武器。

所有陷阵营士兵从战马上取下重甲,穿上。

严畯看着七百多个武装到牙齿的重甲士,一个个在阳光下反射着阴冷的寒芒,打了个冷战。

重甲兵!

我的天!

这么多!

主公这次出门,是发财了还是咋的?

这些重甲士,恐怕整个吴县所有家族来养,都要大出血。

虽然震惊,严畯还是忙朝高顺做个请的姿势,然后在前面带路。

其他来迎接的文臣武将看着高顺和七百陷阵营先一步跟着严畯离开,一个个都吃惊不已。

主公这次回来,似乎也是有所准备的!

希望不会掀起腥风血雨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