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罪在朕躬,正一门的惶恐!(1 / 2)
第1八章罪在朕躬,正一门的惶恐!
建安三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对于魏国大部分人来说只是普通的一天,但对于执掌魏国的建安帝赵佣煦来说,则是一个心情异常复杂的一天。
泰王薨,武王成太子……
一件件这都是他暗中推波助澜的结果。
当所有事都按照他心中预料的那样发展,在一切都尘埃落定后,他的心中却五味成杂。
年轻的时候,为达到富强大魏,实现心中的野望,他选择了不择手段。
哪怕自己的兄长,哪怕自己爱慕的女子,哪怕自己的亲子,他都可以说抛弃就抛弃,说杀便杀。
心中根本也不会有任何的犹豫,更不会有任何的感慨。
但是如今,再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冰冷的内心就像是被某种情绪触动了一下。
特别是当自己交出传国玉玺的那一刻,这种情绪就被无限放大,让他说不清道不明。
赵弘明见四皇子那边出事,当即也不再犹豫,告罪道:“父皇,东宫那边出了状况。眼下正是皇宫风雨之际,不能大意,还望父皇容儿臣失陪,去了解处置一二。”
建安皇帝赵佣煦并没有阻拦,直接说道:“去吧,朕也有其他事要做。”
“儿臣告退。”
赵弘明拱了拱手,匆匆带着高延士往东宫的方向走去。
等他完全离开之后,建安皇帝赵佣煦目光投向东宫的方向,朝一旁的冯大宝问道:“你觉得老五会做这样的事吗?”
冯大宝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陛下,依老奴这些年的观察来看,武王殿下时行为低调,做事向来三思而后行,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
建安皇帝笑着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以他如今的实力,就算想要坐这样的事无需将泰王引到东宫,多此一举了。”
冯大宝说道:“陛下英名,正是如此。”
建安皇帝赵佣煦自嘲着说道:“还好,老五不必跟朕当年一样。”
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冯大宝的全身几乎一抖,忙说道:“陛下,以前一定是有人造谣生事,恶意中伤陛下。您英明神武,如果您做了什么,也一定有您的理由和考虑。”
建安皇帝赵佣煦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冯公公。”
“老奴在。”
“你派人去处置一下吧,若是发现有人为痕迹,就伪造成是出自朕之手。”
“啊……”冯大宝惊叫了一声。
“朕自从继位荣登大宝以来,也是犯下了不少过错,身上的污点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但武王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有这样的才华和能力,不该再走朕的老路。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建安皇帝赵佣煦缓缓朝前踏出一步:“大魏国要想富强,一统天下,还需要武王这样的皇帝啊。”
冯大宝嘴巴嗫喏了两下,眼神复杂得看了眼建安帝,忙跟了上去:“奴才遵命!”
“另外,赐死华妃吧!”
冯大宝愣了愣,有些迟疑道:“这……会不会引得冯家的反弹?”
“能教出这样的儿子来,损害我大魏社稷,是母德有亏,虽万死也难辞其咎。况且,冯家不也已经参与了么?”
“老奴知道了。”
冯大宝知道,赐死华妃也是为了跟四皇子的事相互印证,彻底将那件不光彩的事坐实在他身上。
只能说,陛下……承担的太多了。
走在最前方的建安皇帝并不知道冯大宝的心中所想,他一边走着,一边说道:“从你几天前打探的消息来看,霍禹的大军是不是要到大梁城附近了吧?”
“回禀陛下,差不多今日便能到了。”
“霍家参与逼宫之事,已经是触及了朝廷的底线。可以乘此机会,一举将他们这些党羽一打尽了。”建安皇帝赵佣煦,用平静的语气说出森然的话语:“传诏中军吧,改变目标,对付霍冯两家。”
冯大宝眼神一变,知道成为两朝心病的霍家,终于迎来了它最终的命运。
“那霍家老祖那边?”
“朕有堪比武胆九品的太子,还需害怕那个要死的老东西?”建安皇帝冷哼一声。
冯大宝相较于以往,只觉得此时的赵佣煦比之以往多了一样东西。
那东西叫,底气。
东四所的门口,火光冲天,瞬间照亮了整个宫廷。
赵弘明赶到的时候,只看都眼前的黑烟滚滚,烈焰熊熊。
房间里物品燃烧的噼啪声与宫女、太监的尖叫声交织在一起。
侍卫们、魏武卒们急忙提水救火,却无法遏制火势的蔓延。
慌乱中,有人急忙报警,有人四处奔走,整个东宫附近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殿下!”常无病与张义两人风尘仆仆的赶来。
赵弘明脸上阴沉的问道:“泰王呢?”
张义与常无病低着头,不敢直视赵弘明,底气不足的说道:“在房间里面。”
赵弘明朝着他们的目光看了一眼,那样的大火任何人在里面怕都要烧成灰。
他盯着张义,语气不善的说道:“是你做的?”
张义跪在地上说道:“殿下,此事乃是泰王殿下的个人行为,与微臣无关。”
“你是在当本王是三岁孩童吗?”赵弘明眼神一变,浑身上下,一股凛然的气势从他身上爆发出来。
张义只觉得自己好像被一双大手给扼住了喉咙,呼吸也变得困难。
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眼前这位主上跟任何一个皇室中人都与众不同,乃是一个武胆九品的武夫。
要杀他简直如同踩死一只蚂蚁般简单。
他的脸上顿时涌上了一丝恐惧之色。
赵弘明心中清楚,四皇子是没有死的勇气的,不然的话,也不会乖乖跟他返回东宫。
现在倒好,被两人一押至东宫后,死了。
天下哪有这般巧合的事。
背后显然是有人动手。
无论最终是不是他动的手,这个时候谁杀了泰王,都会算到自己的头上。
其中张义的动机最大。
他们要是做了此事,在以后日子中掌握了这么一个秘密,即便双方都心照不宣,他都会下意识的将对方当成心腹。
泰王一死,他们就受益良多。
赵弘明不喜欢这样的感觉。
看样子,需要压一压身边人膨胀的野心了,免得他们太过于自以为是。
就在这时,东宫附近来了许多皇宫侍卫,以及内务府的太监。
有内务太监朝着赵弘明所在的方向走了过来。
赵弘明撤回身上的气势,让张义如释重负。
张义喘着粗气,只觉得自己的后背已经彻底湿透,脸上后怕不已,宛如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内务太监站在赵弘明的面前,恭声拜道:“奴才见过殿下。”
赵弘明不明道:“公公此举是何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