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五十四章 将计就计(1 / 2)

加入书签

rad2几天之后。

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桌上,方宇手中的钢笔在图纸上来回移动,勾勒着枭龙战机的轮廓。

桌上散落着各种技术资料,保温杯里的已经被泡的没有颜色的茶叶,也早已凉透。

"不行,这样改不行…"

方宇揉了揉太阳穴,将手中的图纸揉成一团扔进纸篓。

原本,方宇早就定好了自己的计划,那就是将枭龙改造之后,直接上舰。

可,改造的过程,却是困难重重。

枭龙确实是一款优秀的战斗机,但要改装成舰载机,问题实在太多。

首先是起落架强度,陆基机的起落架根本无法承受航母甲板上的重着陆冲击。

就算加固,也会严重影响飞机的性能。

方宇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航母剖面图前。

他的目光落在弹射器装置上。

"弹射起飞对机体强度要求极高,枭龙的机体结构需要彻底重新设计。”

“特别是机翼和机身连接部位,承受不了弹射时的巨大应力。"

他又想起了舰载机着舰时的特殊要求。

航母降落区域狭,飞机需要精确控制下降速度。

而枭龙的气动布局并不适合低速飞行,这意味着需要重新设计整个气动外形。

"最关键的是发动机…"方宇喃喃自语。

舰载机在海洋环境中工作,发动机必须能抵抗高湿度和盐雾腐蚀。

而枭龙现有的发动机防腐性能远远不够,一旦在海上服役,维护成本将高得惊人。

走到窗前,方宇望着远处工厂的灯火。

改装枭龙看似是最快的路径,但从长远来看反而是南辕北辙。

与其在一个不合适的平台上投入大量资源,不如从零开始设计一款真正的舰载战斗机。

"既然要造,就要造最好的!"

方宇重新回到桌前,拿出几张崭新的图纸,挂在了眼前的资料墙上。

那是方宇在白天的时候,从系统里导出来的几款未来已经服役的中重型舰载机的设计图与服役数据。

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各种性能参数表和实战数据,每一张都凝聚着他这些天的研究心血。

"f1八…"方宇轻声念叨着这个代号,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这款被鹰酱称为"大黄蜂"的战机,表面看起来战绩辉煌,但实际上问题重重。

他拿起一份维修记录,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f1八服役期间的故障数据。

"机身结构过度追求轻量化,导致强度不足。"方宇在笔记本上写道,"特别是机翼折叠机构,故障率高得惊人。"

一份作战报告显示,在海湾战争中,f1八的出勤率仅维持在60左右。

大量战机因为结构疲劳不得不停飞检修。这也是它被称为"塑料虫"的主要原因。

"更要命的是它的航程。"

方宇摇摇头。

"没有空中加油就只能在航母周边打转,这样的作战半径,怎么可能担负起舰队防空的重任?"

将f1八的资料放到一边,方宇的注意力转向了su33的技术图纸。

这款源自毛熊的重型舰载机,外形威武,性能强劲,但问题同样不少。

"重量是最大的硬伤。"方宇在图纸上圈出几个关键数据,"空重就超过20吨,这对甲板和升降机的要求太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