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九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蔡邕虽然是因为不满祢衡,而向刘彬进的言,但是蔡邕说的却也不是搪塞之言如今的幽州报社名扬天下,天下的文人墨客,无不以在幽州报社表过文章为荣,争相在幽州报社投稿任职而蔡邕他们又抹不过文人之间的面子,而且蔡邕他们又有报社发展的自主权以至于现在的幽州报社,除了刘彬亲点的那几个主要报纸的主编、主评、以及各报社的编内人员之外,还添设了许多的其他职务,这些职务都是蔡邕他们根据需要,各自安排的,不再编制内的闲散职务

而这些职务,虽然不在幽州官员的名册之内,可那也是天下文人争抢的职位,不仅不需要蔡邕他们薪水,甚至倒贴都乐意而幽州报社之下,各报社的自由记者、自由撰稿人那就不用说了,东西写得不好倒贴钱都是不行的而后来蔡邕联合晋王府的大管家赵枫,把刘彬开办的那些免费学堂之中的优秀弟子,放到报社里面进行锻炼把幽州报社弄得跟幽州的人才培养基地一样如任各个组的组长锻炼一下组织管理能力,如任一些编辑锻炼一下文案能力,以及组织策划能力等他们的办事能力增强一些,然后再安排到各个基层政府部门任职如此一来幽州报社的空缺职务没有了,也紧俏了

故此蔡邕的幽州报社,那真是一点也不缺人而且还是那种闲人太多了的单位也是刘彬如今各部门都人手短缺的大环境下唯一一个人手多到用不了的部门对于幽州报社人手富裕的情况刘彬当然是清楚得很原先刘彬不加理会,那是刘彬对于这种既不花钱,又能培养人才的手段,不用白不用而现在刘彬之所以想把祢衡,安排在幽州报社那也不是因为幽州报社的人手短缺而是刘彬不想让幽州报社成为一个一言堂

对于刘彬来说,社会三大监督机构,法制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那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本来刘彬早已完善了这三大机构幽州的法制部可以起到法制监督,幽州的民情署可以起到社会监督,幽州的报社可以起到舆论监督而且这三大机构运转的也很正常尤其是幽州报社之下的各个报社,法制报、娱乐报、政治报等等百家争鸣,那是精彩不断完美无比可是自打陈琳来了之后,陈琳文笔无双而蔡邕又大加支持,以至于现在的各个报纸言论竟有统一言论的趋势虽然从政治上来说,统一言论引导言论,便于民心的控制这也是刘彬当初叫蔡邕组建报社的目的之一,但是成为一言堂的报社,那却绝对不是刘彬所希望的

刘彬希望的是,报纸在引导言论的同时,畅所欲言启发民智,监督社会,而不是一人言而众口随但是报纸这种东西那也不是勉强来的蔡邕和陈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并没有任何的错误只是蔡邕的名声太响了,幽州报社的那些文人,不是蔡邕的后辈,就是蔡邕的弟子而陈琳的文笔又太好了,以至于幽州报社没有一人敢质疑蔡邕的言论,也没有一个人能在文章上驳倒陈琳长久下来自然而然的那些文人的言论,也就都跟着蔡邕陈琳他们的言论走了

所以刘彬才想重用祢衡,为幽州报社添一个血为陈琳增加一个对手,使幽州报社重百家齐鸣起来祢衡的性格也是十分适合做这份工作的文采口才都十分了得,又不怕得罪人有祢衡出马,一定可以改变一下如今幽州报业这种一言堂,温吞吞的局面,给幽州报业重注入活力

故此刘彬对于蔡邕的提议微微一笑说道:“岳丈大人,你幽州报社人员富余那不要紧祢衡到你们那去,并不是在已有的各个报社之中担任编辑,而是要创刊一个‘报社文章评论专报’,专门用来评论,咱们报社刊登的那些文章的优劣以及不足之处而祢衡成立的这个报社,既独立于幽州报社之外,又受幽州报社领导,但不受幽州报社控制这样也就不会让祢衡无职可做,也可替岳丈大人减少一些闲人”

蔡邕一听郁闷了,什么报社文章评论专报?整个就是给自己报社工作挑骨头的,这倒好不仅没把那个杠头去掉,反都给自己找麻烦了不过蔡邕也听出刘彬的态度坚决来了所以蔡邕也不敢再废话了而祢衡高兴了,自己一上来就独挑大梁这晋王殿下真是看重自己自己绝对不能辜负晋王殿下的重用,一定要把这个工作干好,好好的评论一下那些文章好家伙祢衡这么一努力不要紧,幽州的报界整个都乱了

那些文章差一点的轻易都不敢投稿了虽然投稿之后,被刊登很能荣耀一阵子可随之而来的祢衡评论,那可就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而他们先前受到的那点荣耀,很快也就荡然无存,成为了耻辱的象征而那些盲从的跟风之作,是不敢露面了露面,那就是找骂祢衡会逐条逐句的指出他们全无意,跟风的缺点这些人一下子就会把打为文人的耻辱文章的盗贼

只有那些娱乐报的文章,是祢衡不屑于攻击的版面,这才得以幸免遇难,并因此加的兴旺达起来而祢衡的大名也因此在幽州快的崛起,同时祢衡也吸引了一批与弥衡兴趣相投的文人,充实了祢衡的底班如今祢衡,每日里都能和一批兴趣相投的人畅所欲言,谈论国政,并能对他人文章大加指责,同时还能传播自己的名声,享受官员的待遇和薪水祢衡真是越干越起劲越干越感谢刘彬的知遇之恩识人之明

但是祢衡的卖力工作却把蔡邕等人害苦了由于蔡邕手下的那些闲散编外人员不敢轻易发表文章,纷纷的撤退了蔡邕等人的工作量那可是大大的增加了没有人投稿,就得自己写,写完了还得审核,工作量一下子就上去了这引起了陈琳的极大不满要知道陈琳原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悠闲现在全被祢衡给搅和了而且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祢衡在幽州报界的崛起,那也是对陈琳名望的一种打击

当下陈琳对祢衡的那些评论,做出了反击陈琳以儒家中庸之道为根基,深刻谴责了祢衡的刻薄,阐明了天地有不足日月有圆缺的道理指出文章没有完美无缺的观点,不同感受自然也就不同只要能启发他人,0讲明作者的心思,那就是一片好的文章了这篇文章写的那叫好啊通篇文章深入简出结构严谨发表之后当日的报纸供不应求,接连加印了三版,那都满足不了销售量

而祢衡看后,把祢衡臊得无地自容因为祢衡最近的评论,确实是只点出了缺点没能有对那些文章的优点,加以阐述,而那些能被幽州报社严格把关的编辑通过的文章,又怎么会没有优点呢?于是祢衡一下子,就被陈琳切中了要害,声名扫地在陈琳指出各篇文章的优点之后祢衡的毒舌名声,也立马就家喻户晓了并被无聊人士戏称为幽州毒龙而陈琳也因此被誉为刀笔第一并被那些无聊人士戏称为屠龙手

不过祢衡虽然羞臊,虽然被冠以了一个毒龙的名号,可被刘彬点化过的祢衡,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加积极的展开了工作一时间幽州报界硝烟弥漫而幽州报社之间的唇枪舌剑,直接引起了幽州士子之间的一场文学风暴游荡于幽州报界两大阵营之间的各个文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幽州报界炒得个好不热闹刘彬知道了以后,那是大大的得意这才叫报纸嘛都一个腔调的那叫什么报纸,干脆称教科书得了而且不仅刘彬对此得意,幽州的百姓是因此大开了眼界大饱了眼福

而且由于幽州报社之间的争论,在荀爽被王越平安接回来之后,荀彧、荀攸恢复了身份陈琳和祢衡受刘彬的指派,统一言论一致谴责曹操迫害贤臣,办事无能,管辖领地不善并称赞刘彬关心下属,深入敌后解救人质成功,平安救回荀爽荀彧荀攸三人的丰功伟绩,取得了出乎意料之外的庞大效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