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2章 营救行动(1 / 2)

加入书签

马迁安对着周围人群随手一指,“诺你看,仅在我们这支2多人的ia队伍里,大概就有1余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他们亲密无间,不分彼此,他们同欢乐共痛苦,多民族是我们国家一般现象,在我们队伍里我们大力推行信任和友爱,成效非常大。曰本人在满洲这里搞的那套种族政策,人为提高一些少数民族政治地位,妄图拉拢一些少数民族打压汉族的做法在我们这里根本就行不通,所有的人都知道那是曰本人的歹毒把戏,他们根本不可能得逞。”

斯坦特有些半信半疑,他来自美国深知国内民族状况,美国种族歧视非常严重,在教育、住房、jia通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种族隔离。绝大多数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在教育方面存在种族隔离的法律。不少城市住房明显地划分为白人区、黑人区及其他种族区域。jia通方面规定种族隔离,黑人同白人不能同坐一个车厢,连餐车、卧车、厕所、售票口、候车室、行李室、出入口都实行种族隔离。在许多州,黑人还不能和白人一起读书,同桌吃饭。在政治上,相当多的黑人没有平等的权利,特别是黑人被剥夺了选举权。三k党及其他种族主义者任意逮捕、拷打和残害黑人。

在美国这种民主进程已经“很达”的国家,民族问题还解决的不好,尤其在军队中少数族裔与白人更是水火不相容,军队中的连队都是按种族编成,像这种多民族混合相处融洽的连队在美国是不可能出现的,中国人真的做到了?

“马,我有些不太相信你所说的,为了证实你所言不虚,我可以随意询问他们吗?”斯坦特若有所思的看着气氛融洽谈笑风生的众人,试探着问道。

马迁安有些诧异的看了看斯坦特,“当然可以,不过你非要证实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马,我作为总统特使,就算是总统的眼睛和臂膀,我有责任把我看到的听到的如实记录下来,分析整理后提供给总统先生知道,他对你们一无所知,我想这里的事情他会有兴趣知道。”

“这样啊!哦,那你随意。”

把这里的情况汇报给罗斯福知道?很好!终归是一件好事,如果这位罗斯福先生能够知道我们多一些,也许在不经意之间会给我们抗联做点贡献也说不定。

斯坦特展开了现场采访,很认真的调查,很认真的记录。特种中队的战士们也很认真的配合着采访,至最后斯坦特完全相信了马迁安所说。

“马,你们真的做到了!我想我学到了你们中国人处理民族问题的智慧,了解到了你们的心胸,总之你们的做法真的很有效。”

马迁安微笑着点点头。事情说起来简单,无非是付出真心的问题,但你们即使了解到这些,难道就能真的能做到吗?

战士们很快结束了午餐,整队离去时有几个干部很明显想问点什么,但碍于安德森在场忍住没问,这洋鬼子听得懂我们的话,还是不要问了。

几个家伙y言又止的神态被马迁安看在眼中,马迁安故意离开安德森一段距离,走开了几步后。身边马上围上了几位急迫的干部。

“司令,啥时候出啊?看你老不着急的。”

马迁安瞪瞪眼,“我比你还急呢”。

没有王之右,如何能神不知鬼不觉的通过各道关卡?路上到还说,大不了风餐露宿走野地,但进入哈尔滨怎么进?江桥怎么过?尤其是到了哈尔滨城内要是没有个名分,被那些遍布市内的警察特务宪兵一询问,难免会露出马脚。

消息终于传来了,经过王之右在拖了两天之后最终决定后天早八时出,这让等的心焦的众人都不约而同舒了一口气。

马迁安决定今夜出,算算时间完全可以赶在王之右之前在他的必经之路附近埋伏起来,部队的宿营地距离埋伏地点大约有12公里,以特种中队的行军度应该在明晚天黑后就可以到达。

安滨纵队行军度按步兵与骑兵分类,每类有三种度,步兵负重2公斤情况下分一昼夜9公里、6公里和3公里之分,骑兵则分为一昼夜12公里、9公里和6公里。现在特种中队为全骑兵配置,以最高等级行军标准一昼夜12公里计算,时间绰绰有余。

消息传来后,马迁安马上吩咐张ia花做最后的准备工作,“ia花,命令战士们换装,另外再拿上十几只三八枪做样子,九六机枪拿上2支。”

既然要出山行动,服装就要换为满洲国兵或者曰军的军装,既然本次要乔装的对象是那些军校生,那就换伪军服好了。从山区营地到平原大路预伏点这一路上有可能会遇到地方人员,部队不能大模大样的显露苏式武器,带上一些日式枪械也好装样子。

博拉尼与斯坦特早就嚷着要参加这次行动,马迁安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只得出了一个馊主意,让几位美国人亲自参加一次特种中队的拉练,言明如果他们不是最后一名就可以参加行动,马迁安才不想几个美国佬拖累整支队伍的行动度,仗一旦打起来体力落后的美国人会成为累赘,不仅如此,为了保护美国人的安全,还要分出几个人“照顾”他们,这完全是1ag费人力。在战场上每个人都是一份宝贵的力量,少一个人参加战斗就少一分胜利的机会,美国佬你就不要添1ua了。

但拉练结果出乎马迁安预料,三个美国佬不是最后一名,他们分列倒数第二、倒数第三和倒数第五,最后一名和倒数第四的竟然是特种中队的战士,把马迁安气得够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