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0章:购置屋地(2 / 2)
林强从单位出来快有一年了。
其间单位曾催了好几次,要他回去报到,何丽莉也亲自呼了林强的传呼机几次,但林强都没有复她,她也没有林强的手机号码。
林强照例是每个月让工友把病假单带回去交差了事,奇怪的是厂里也一直没有深究,每月还按时往林强的工资卡里划帐。单位里的宿舍林强也渐渐少回去了,他在新厂里早就为自己弄了个房间,原来宿舍里的很多用品和一些重要的东西如日记本相册什么的也都搬了过来了,兰周末过来时也再不用赶回那阁楼了。
这倒让骆辉捡了个大便宜,林强把钥匙给了他,骆辉从此把那当成了他的温柔窝,跟他女朋友过起了夫妻日子了。
林耀坤虽然在广州打拼多年,也算有所成。但前些年林强几兄妹都在上学,开支很大。
林强很清楚记得,他跟二弟林峰去北京上学时,每个月他父母都给他们兄弟每人邮寄150元的生活费,这可比当时工人的工资还要高不少呢。林强的同学当时大多是三几十元的生活费,可以说,他父母在他几兄妹的培养上是不惜重本的。
林强的父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的时候已经是众人瞩目的“万元户”了,但为了保证林强几兄妹能顺利上学,宁愿错过好多次置业的大好机会,把钱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现在看起来是过于保守,但他父母从不后悔,这也让林强几兄妹非常感动。
最近这几年,房地产急剧升温,房价一下子窜得老高,虽然林强几兄妹都已陆续毕业,已没有了后顾之忧,但面对高居不下的房价,林耀坤又开始犹豫不决了。
林强从单位宿舍搬出来后,就一直考虑着房子的问题。
毕竟自己的年纪也不了,成家也是迟早的事,按他现有的能力,弄套稍好的房子还是完全可能的。可他的想法跟其他人不一样,家庭观念很重的他,还是想跟父母家人住一起。
林强的想法是,要买就买两套,让父母和弟弟跟自己住一块,互相之间也有个照应。但以自己现在的实力,要一下子买两套房子,压力显然很大。所以,对买房子的事林强一直没有作过多的奢想。
这一天,林清流让他回来喝靓汤,饭后正在闲聊间,那个经常帮他父母运货的本地人细波无意中透露了条让林强心动的信息,说他原来的邻居想出让两个屋地,共有一百二十平方,当时的地价还相当便宜,也就每平方二千元不到。
林强马上跟父母商量开了,如果把地买下来的话,再花上几十万就可以建个六层半的楼了。
按当时规定,建楼时,二楼以上可以往外飘出一米多,每层的面积会多出二十来平方了,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有了十几套七十多平方的房子,比买商品房可划算多了。
林强再一次显出了他那敏锐的触角和雷厉风行作风,第二天便通过细波牵线,跟那屋主沟通上,经过几次讨价,一个星期后终于以二十二万的价钱买下了那片屋地。
那时村民的屋地都有宅基地证的,虽然从去年开始就疯传国家开始严控私建住宅,但现时的政策还比较宽松,宅基地证可以过户的,拿到了过了户的宅基地证,林强让父母收好,建楼房可是件大事,所以林强也不焦急,只要定下了这个目标,他心里也安定多了。
这些天来,抛光厂由于增加了机械,产量几乎翻了番,车陂那几个福建老板要货量可不少,除了供应龙华郭老板那以外,余下的货也差不多被他们要光了,以至于广州里的许多店铺都在催货。郭老板那里的货款也开始陆续回收了,林强跟李诚实心里可红火了,两人是劲头十足。
这天晚上快十一点了,林强还在办公室里做帐目,看着节节上升的营业额和利润,林强心里真的充满一种成就感。正在憧憬之时,手机响了,是李诚实打来的,他晚上八点多时带着张先君一起往龙华那里送货。
“林强,你马上叫上阿雁赶过来,我们车子在东莞翻车了。”
本人另一部说《儒商》正在连载中,讲述林强在商海中的精彩经历,欢迎大家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