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九章 康氏燧发枪(1 / 2)

加入书签

火器局一跃成为整个凌国的重中之重,各级官员丝毫不管怠慢,对于火器局的要求那是绝对的有求必应,人手、物资,但凡毕懋康和凌振开口,他们所要的东西立刻便会送到火器局的门口,然后凌风安排的宫廷卫队便会将这些物资送入火器局,为了保证火器局的安全,凌风亲自派了徐晃并五千宫廷卫队坐镇。

火器局的一个房间内,毕懋康眉头紧皱,不时的在纸上写写画画,稍有不满便立刻揉成了团状,头也不回的扔到了身后,这个不算的房间,差不多已经被毕懋康扔的纸团撒满了。

几天的时间里,毕懋康但凡设计好一张图纸,便立刻交给火器局的工匠让他们按图制作,并且试验其性能,若是不合心意,毕懋康二话不说,再度返回自己的房间,继续研究起来。

都说科学家在工作的时候是几近疯狂状态的,但也正是他们这般疯狂的态度,才成就了他们一个个震古烁今的研究成果。

毕懋康心目中的完美燧发枪,终于问世了!!!

毕懋康初期研究的燧发枪仅仅是改进的点火装置,使得燧发枪在雨雪天气也能够正常使用,但是这样的武器如果装备军队话,其效果比之弓弩都差强人意。

之后,毕懋康继续改进燧发枪,从燧发枪的结构、弹药、装填方式等等方面先后入手,终于成就了今日的康氏燧发枪。

康式燧发枪已经拥有十七八世纪时燧发枪的形态,并且设计的时候毕懋康考虑到精度的关系,还专门加装了瞄准装置,弹药方面使用的还是铅弹,这玩意穿透力虽然不强,当时奈何他的优点就是这个。铅弹击中人体后,因为穿透力太弱的关系,往往会停留在身体里面,而且铅弹遇到阻力的时候会形成变形,弹丸变成了弹板,创伤立马大了一片,根本没法治疗。而且弹丸停留在身体里面,引起铅中毒那是没跑的事儿,基本上被铅弹击中的敌人就算不死也得残了。

凌风握着一杆康氏燧发枪,看起了枪的属性。

康氏燧发枪:口径141,枪长1530,枪重53八kg,弹丸重2八八g

按捺着心中的兴奋和喜悦,凌风出声问道:“副局长,这款燧发枪的成本如何?制作难度如何?枪械的维护费用如何?”

毕懋康此时也是一脸的兴奋,听到凌风的问话毕懋康答道:“陛下,这款燧发枪成本可以说及其低廉,按照我国现有的国力和军力,全面装备也不是难事,而且制作起来极为容易,以现有兵工厂的规模和工匠的熟练度,只要原料充足,每天出产一千只不是问题,而且随着工匠熟练度的越来越高,这个数字很可能翻个两三倍也不是问题。至于枪械的维护费用,维护方面主要是枪管、枪身的擦拭,以及零部件损坏后的更换,维护费用也是低到难以想象。而且我们使用的材料都是目前为止能够发现的材料之中最合适的,因为战斗而损失的几率也不是很大,总而言之,以我们目前的科技、工业水平来讲,这款枪已经站到顶峰了。”

看着毕懋康如此自豪的神情,凌风也不由豪气顿生了。

“传令工部,先行制造出一万支枪,尽可能多的弹药,从宫廷卫队中挑出一万名士兵组成一支步枪队,实验燧发枪在战斗中的应用,哦,对了,以后这支枪就叫做康氏燧发枪,以纪念副局长对我国做出的贡献啊。”

毕懋康一连感激的看着凌风,一时之间竟然有些哽咽了。

想一想,在当时的社会里,谁会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供他研究这些不堪一用的奇淫巧计?就连当时国外使者送来的先进枪械都被当时的掌权者当做宫廷藏物和狩猎工具,他们最看重的还是战马和弓箭,战刀和长枪。

“不过,副局长啊,你还需要继续努力啊,朕可是期待康氏燧发枪能够进一步发展,而且,朕还希望你能够研究出适合骑兵装备的枪械,以及防身用的短型枪械,副局长啊,你的任务很重啊。”凌风意味深长的看着毕懋康。

“陛下放心,毕懋康绝对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毕懋康信誓旦旦的说道。

康氏燧发枪的成功研制,使得凌国的军队战斗方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凌风预料之中的文明提升的提示依旧没有传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