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尾声(一)(2 / 2)
她刻意加重了“理科狂魔”四个字,眼神里充满了“被背叛”的控诉。
“理工科就那么好玩吗?我看你们一个个都扎进实验室深坑里不可自拔了!”
她心里确实有点不平衡。
当初姐妹们约定并肩探索蓝星宇宙之谜,结果倒好,其他三位真的像着了魔一样,埋首于冰冷的仪器、复杂的数据和微观的世界里,俨然成了标准的研究狂人。
唯有她,选择了人文社科这条看起来更“逍遥”的路,走访各地,记录文化,研究社会结构变迁。
虽然自己觉得意义重大,但在这种“硬核科研”的氛围下,对比之下,竟感觉自己像个无所事事、四处溜达的“该溜子”,百年间似乎没拿出什么震撼宇宙的“实质性成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她忍不住在心里呐喊:理解人与社会、传承文明的火种,这不也是顶顶重要的事吗?
“好啦。”
娲皇最先察觉到龙祖那股情绪,声音温润,带着令人心安的柔和笑意。
“我们虽然领域不同,但目标从未分开过呀。我们并肩同行,各有所长,哪分什么高下彼此?”
她轻轻拍了拍龙祖的手臂,眼神真诚。
龙祖紧绷的脸瞬间如春风化雪,绽放出明媚的笑容。
娲皇的肯定像一剂强心针,驱散了她心头那点忐忑。
她清了清嗓子,重新端坐,恢复了那份圣灵的自信。
“嗯!说得对!是我家子气了。来吧,姐妹们,百年辛苦,快说说你们都研究出了什么?”
麒麟性子沉稳却利落,当仁不让地率先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我的验证核心是‘遗传性’。”
她展开一个全息投影,上面详细记录着复杂的实验流程。
“为了排除蓝星环境的干扰,我特意在绕蓝星运行的同步轨道空间站内开辟了独立生物实验舱,模拟了接近地表的重力和氧气环境。研究对象是数代基因结构稳定、易于追踪的蓝星白鼠。”
投影上,画面切换成太空舱内景象,几代鼠在无重力和有重力环境下繁衍、生存的场景交替展示。
“初始带上去的母代白鼠,其体内已经携带了那种来自蓝星的神奇烙印,自然对空间站外的宇宙辐射免疫。关键在于其后代。”
麒麟指着投影中新出生的几代鼠特写。
“这些在完全与蓝星隔绝、仅靠生命维持系统提供生存环境的空间站中出生、成长的幼鼠,从未踏足过蓝星地表。
然而……”她的语调带着科学的严谨和一丝发现的振奋。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及精密的活体组织抗性测试,结果明确显示:这些‘太空鼠’后代们,即使完全在宇宙辐射本底环境下诞生和成长,其身体组织同样表现出了对高能辐射的显著抗性!
皮肤组织暴露临界值远超未烙印个体,也没有观测到预期的溃烂和基因崩解现象!
这强有力地证明了,来自蓝星的那种神秘防护烙印,是可写入生殖遗传密码、稳定传递给后代的!
这个烙印,刻在了生命传承的深处。”
“了不起!”
龙祖真心实意地赞叹,眼中闪烁着折服的光彩。
“思路清晰,验证严谨,环境控制也近乎完美。可遗传的宇宙抗性……这个结论太重要了!”
她看向麒麟,满是钦佩。
接着是凤祖,她脸上带着一丝成功捕获目标的满足感。
“我的突破口在于‘定位’。”
她手腕上的微型投影装置投射出一幅三维的蓝星大气组分模型和相应的复杂数据图谱,无数彩色线条不断波动。
“既然我们怀疑是一种物质,那我就想办法把它从万千气体中揪出来。”
她的指尖快速在虚拟键盘上滑动,调出密密麻麻的分子结构和能量波形图。
“我动用了超高精度质谱仪和高能粒子轰击扫描仪,结合了最前沿的‘能量-物质’纠缠波普感应技术,从地表开始,一直到距离蓝星超过十万公里的等离子层边缘,建立起了垂直梯度的大气采样巨。”
模型图景上,成千上万个微的采样点布满整个蓝星外围。
“重点在于,我排除了所有已知元素、化合物以及它们常规的能量频谱。然后,锁定了一种异常。”
她放大了一处极其微弱、奇特的能量共振波段。
“在我身体内部,那种因长期在蓝星生活而稳定存在的防护性‘能量底噪’,与大气层中某个特定高度区间内弥漫的、某种不可见的‘成分’,产生了清晰一致的能量谐振!
这种谐振现象只出现在这个‘神秘物质’上。”
她的手指在模型上画出一条醒目的抛物线曲线。
“最关键的是浓度的空间分布!这种特殊物质的浓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变化。
数据显示,从地表开始,其浓度随高度持续增加,并在大约海拔一万米的高度附近达到绝对峰值。
随后,越过这个峰值高度,浓度开始逐步降低,向太空递减,直至稀薄到难以检测。
这个分布规律,像一道完美的‘拱桥’!”
龙祖听得连连点头:“化学大佬果然出手不凡!定向追踪、能量谐振锁定、浓度梯度测绘全用上了!
定位精准,证据链完整!
一万米的峰值位置,指向性太强了!”
龙祖化身夸夸教派,她在人文社科研究调查,发现赞许是最有效拉近关系的方式。
接下来,就轮到娲皇了……
113472511八299hl
:。:vqiaqia
rad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