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真龙降世(2 / 2)
张八斤道:“这里有许多人,你为什么不叫别人?”
高生婆又放下脸来,门又关得更了,刚好有她的脸宽。高生婆道:“全村的人都知道你最闲,又是做不来大事的。没有人比你更适合去的了。”
张八斤一听说做不来大事,气呼呼地道:“狗眼看人低。”
高生婆道:“要人拿正眼看你,就去做几件漂亮事来。自然人人对你刮目相看。”
张八斤看了看天,暮色苍茫,天黑在即。他用力撇撇嘴,终于下了决定。道:“我这就去做件大事来给你看看。”
高生婆道:“早点去,早点回。”
张八斤不再答腔,才走出几步,就看到朱世珍带着三个孩子回来了。
朱世珍是个勤劳的中年人,瘦得像根竹竿,那三个孩子均面有菜色,身体羸弱。
张八斤见到朱世珍,指着天上红云,将救火之事与他说了,又将他媳妇将分娩之事告诉他。
朱世珍早知媳妇分娩只在这几天,听张八斤说了后,又喜又愁。守在屋外来回踱步,又不住祈祷平安。
众人看着红云议论不休,有说吉祥的,应在朱世珍家屋顶上,必出贵人。有说是预兆来年大丰收的。
正在热议之际,屋里忽传出婴儿的啼哭声。朱世珍才得进屋,但觉满室异香,遂谢别了高生婆。天色向晚,众人渐次散去,而屋顶上红云凝聚,明艳了大半夜方散。
朱世珍认定红云乃祥瑞之兆。给此子取名元璋,表字国瑞。诸般皆顺,只日夜啼哭不停,声音洪亮。不但朱世珍夫妻为此忧心忡忡,也扰得众邻里不得安宁,朱世珍无法可施,只得祈求神明。
邻近有座皇觉寺,原先是唐高祖建造的。乘便入寺,暗祷神明默佑。说也奇怪,自祷祝神明后,就不似以前号哭了。朱世珍以为神佛显灵,很是感念。
待到元璋周岁,偕带媳妇陈二娘抱元璋入寺,设祭酬神。并令元璋为禅门弟子,取一禅名,叫作元龙。
光阴易过,岁月如流。朱元璋渐渐长大,世珍家内,食指渐繁,免不得费用日增。可奈时难年荒,入不敷出,单靠着世珍一人,营业糊口,哪里养得活这几口儿?今日吃两餐,明日吃一餐,忍饥耐饿,挨延过日。
没耐何,朱世珍命长子朱镇、次子朱镗、三子朱钊,向人佣工,周转度日。只留着朱元璋在家。
朱元璋无所事事,常至皇觉寺玩耍。寺内的住持,名叫高彬,是一位修省持戒的有德高僧。见元璋姿貌瑰玮,又见他聪明伶俐,大有可为。把文字约略指授,他竟过目便知,入耳即熟,到了十龄左右,居然将古今文字,通晓了一大半。高彬法师又教他学了些武艺。
待朱元璋十岁上,日子愈发艰难,朱世珍要他自谋生计,令他往里人刘德家牧牛。朱元璋以为那是做人家的牧奴,起初不愿从命,经世珍再三训导。才去了刘德家,牧牛度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