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百花大会一(2 / 2)
赵之栋喝问道:“怎么是你,他呢?”
挠钩手喘着大气。说道:“他一直在我后面追我。咦?人呢?”他这时才得以歇气,心惊之下,只看到使链子锤的,李先来、莫不信和赵之栋,而萧爻已没了踪迹。
莫不信道:“肯定是趁机逃了。”李先来说道:“这贼肩头有伤,必定跑不远,咱们追。”他嘴上说要追,但脚下并未动。赵之栋道:“天色已黑,道路不明,往哪里追去?”李先来便即住口。莫不信说道:“百户大人,现下反贼已逃,我们该当如何,还请示下。”
赵之栋叹了口气,并不说话。挠钩手说道:“钱嘉徽那贼子,乃是傅大人和九千岁的心头大患。本来就要捉到的,给那姓萧的子一搅和,让他逃了。没能捉到他,拿去傅大人跟前领赏,这笔账应该算到姓萧的子头上。”他被萧爻追了一阵,心中害怕,便把过失算到萧爻的头上。那几人听了后,都点头称是。
赵之栋咳嗽了一声。说道:“拿不到贼子,若是杨东司论起罪来,我们都难辞其咎。你们说说,这件事,该怎么交代?”
那几人听了这话,害怕被上头问罪,一时都愁苦着脸。
赵之栋说道:“若是杨东司问起来。咱们不是拿到贼子,被贼子逃脱,而是根本就没有碰到贼子。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呢?”挠钩手说道:“不错,我们既然没有碰到贼子,就没有了拿到贼子,反被逃脱一说。”李先来说道:“连贼子的面都没有碰到,上头就不会因事问罪。百户大人,你深谋远虑,的远远不及。”
只听赵之栋说道:“我们五人都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上头问起来,就这么说,自然谁都没事。要是哪个管不住嘴的,把今天贼子逃脱的真事给抖落出去,害得其他人同受牵累的,可别怪我赵之栋翻脸无情了。”
其他几人便说道:“咱们哥几个,唯百户大人马首是瞻,百户大人说东就是东,说西就是西。”挠钩手声说道:“说南就是南,说北就是北。”只是声音细,其他人都没听到。
赵之栋点了点头。这么一来,那反贼逃脱的罪责算是推脱了。那几人跟着他,已有几年的交情。能逃脱罪责,虽然隐瞒了实情,但人人都点头赞成。
赵之栋说道:“咱们从京师一路南来,马不停蹄,这番跋涉,可实在辛苦。”
挠钩手便说道:“百户大人长途跋涉,千辛万苦,该当好好补一补才是。”
赵之栋说道:“身入公门,我这身子骨注定是营营奔波的命。要说补,那是不必的。但现下天色将黑,找个地方落脚歇歇,才是最要紧的。”
其他四人跟他时间久了,都知道他话中有话,一个个三缄其口。果然,赵之栋又说道:“咱们此次南来,可错过了不少好地方。此地离南京城已在不远,听说秦淮河岸,烟柳繁华。万花楼里,最是天下温柔富贵之地。前番为了追拿钱嘉徽,也没得驻足游玩。如今贼子在逃,追拿贼子一事,倒不用太过着忙。我打算去那里歇歇脚、养养神。你们几位意下如何?”
那几人听他要去秦淮河畔,万花楼里,用意已十分明显。无不脸上带笑。挠钩手说道:“百户大人所见极是。”
李先来说道:“再找上几个唱曲的姐,听听曲儿,也好给我们压压惊。”几人说到这里,脸上都已露出欢乐之色。只是黑暗之中,谁也瞧不见谁的面。要是在白天,只需一照面,看见对方满脸带笑,自会嘿嘿哈哈的笑了。
五人正要赶路,突听树林外有马匹之声传来。五人听到声音,顿时停了下来。
听得来人共是五骑,一马在前,四马在后,走得‘哒哒’有声。只听走在后面的一人说道:“张大哥,咱们可赶了不少路了,不如在前面林子里歇一晚,待明天天亮,再追拿贼子。”
那姓张的说道:“如此也好,正好让马匹歇歇。”五匹马越走越近。赵之栋听得姓张的说话声。高声喊道:“来人可是张稀远张大哥吗?”
姓张的吃了一惊。说道:“正是在下。你是赵之栋兄弟吗?”赵之栋道:“正是兄弟我,可好遇上了。”赵之栋引着五人,与张稀远等人相见。黑暗之中,有人点起了火把。一见之下,均是调派来追拿钱嘉徽的同僚,互相问候了几句。张稀远和赵之栋穿着飞鱼服,其他八人均穿着黑色长袍。
张稀远问道:“赵兄怎么到此地了?”赵之栋便说道:“我们追拿贼子,追到此地后,就迷了路。听说那贼子反上南京去了,现下正打算去追。张大哥,咱们不如做一路,要是拿到贼子,便是大伙儿的功劳。你意如何?”张稀远道:“那贼子去了南京?”
赵之栋眼看着钱嘉徽逃走,但钱嘉徽是不是去南京,他根本就不知晓。只因自己要去南京,便称钱嘉徽也去了南京。
赵之栋点头说道:“我也只是听说。”
张稀远道:“我也正要去南京。兄弟你还不知道吧,南京城这次可有一番热闹瞧了。”赵之栋问道:“我们这些天追拿贼子,只在深山野林间流转,消息可不灵通。张大哥所说的热闹,那是什么事呢?”
张稀远道:“我是三天前得到了消息。江湖传言,再过几天,秦淮河岸,万花楼里要举办百花大会。到时候,群芳同列,争妍斗艳,要选出这一届的花魁。夺得花魁者,便冠以‘百花仙子’的雅名。”
赵之栋等人本来就打算上南京去,听得还有‘百花大会’即将举办,如何不欢喜。赵之栋说道:“还有这等事啊,那真是再好也没有了,咱们也赶去瞧瞧。”
又说道:“那钱嘉徽乃一介书生,自古书生没有不爱逛窑子的。说不定,还能在百花大会上逮到钱嘉徽。”
张稀远道:“那就顺着赵兄的吉言,一来可瞧热闹,二来能逮贼立功。算是两全其美。”
赵之栋趁兴说道:“事不宜迟,咱们今夜就走,也不要歇气了。”
张稀远点头答应。一行十人,趁着夜色,一路往南京城进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