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章 香喷喷的辣红臊子面(1 / 2)

加入书签

第7章香喷喷的辣红臊子面

“就是说,我不喜欢和二哥说话是有原因的吧。”

李香琴唉声叹气地感叹。

李牧羊笑笑,没有搭话。

反正她是个藏不住事情的人,肯定会说出来。

“我都这么大人了,还把我当孩子看,我可不是家里最的孩子好吧,也没见他怎么说园园和风呀。”

李牧羊心想,人家园园和风是比你年龄,但哪个不比你成熟稳重呢。

“唉。”

李香琴又发出悠长的叹息。

“你那会菜摘好没,摘好我去做饭,伱陪着娘吧。”

李牧羊以多年吃面经验总结,所有形式里最好吃的莫过于长面。

真正做到了人刀合一。

所以围绕面的种类,层出不穷,有粗有细,有长条也有圆棒棒,最宽像裤袋一样,最窄比头发丝还细。

李香琴可没这个手艺。

面这个东西,手擀和机器挂面,完全是两种概念。

“噗!”

陇东人吃面,非常在意汤。

两种口味。

要是面饼稍微硬一点,就无法擀开,要是擀的过程中稍某个地方力度稍微不均匀,面片就会被擀出一个窟窿,便会失败。

李牧羊手里的刀更像分为刀架和刀刃两部分,就有点像是早期的镰刀,有个镰架,每次使用的时候再安装刃片上去。

他也站起身,拿窗台上的扫把拂去身上土,又将鞋子力的土也倒了出来。

“去吧去吧。”

至于长面,就是一种手擀面的样式。

不同地方人吃面的氛围不同,文化也诧异很大。

来到厨房后,看到李香琴原本是准备做荠菜面的,结果荠菜洗好放在篮子里,面也揉好在盆子里。

切好面,来到直观重要的做汤环节。

很多女人,做了一辈子饭,都擀不出像样的长面。

因为去的时间太久,面席的太软了,全部沾在脸盆里。

但吃起来,好像味道就不一样。

这个难度,可以想象而知。

手擀面里面最难做,也最体现擀面水准的便是“长面”。

而且还有文化,比他读书多。

这年头的刀,和后代的刀还不一样。

无论是臊子面,还是普通的辣红面,或者是酸汤面,葱油面,或者豆腐鸡蛋,菠菜面……

很多时候,外地人到这里做客,到饭点的时候,主人会热情地说留下来喝汤吧。

“噗!”

可以用刀切,也可以用手揪吗,甚至还有麻食那种,用特殊的工具来做。

只有从生面,揉面,擀面,切面都所有环节都没有过错,才能切出只有一毫米细,却有一米多长的面条。

李牧羊不想继续听妹妹的长吁短叹了,要是不强行打断,还不知道她要说到什么时候去呢。

臊子便是肉拦的臊子。

李香琴愣愣,笑着摇摇李牧羊的胳膊,“还是哥你最疼我。那我去陪娘啦,你要是需要我帮忙,就喊我哦。”

李牧羊温和地笑笑。

“哦,我都忘记了。你忙了一下午,还有力气做饭嘛,还是我去做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