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李自成下岗了(2 / 2)
她一个女流之辈,想要报复这些驿足,那是断无可能,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威逼丈夫,让他上本请求裁撤驿站,也算是为自己解恨刘大人先前是不同意的,可禁不住老婆大人的威逼,无奈之下,终于妥协,上了这么一道本章开始写的是模模糊糊,打算应付了事,不料老婆大人竟然亲自检查,发现写的狗屁不是,便又给了丈夫一顿毒打,让丈夫重写刘大人这才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封奏折,在老婆认可的情况下,送进内阁
原本刘大人以为,这份奏折送上去之后,也是留中不发,最后不了了之,哪里想到,因为太康夫人的突然搅局,竟然准了
这份奏折一被批准,大多驿站的驿足们,可就倒了霉,纷纷下岗回家
想当年朱元璋设立驿站,那是有深远意义的,岂是一般人能明白的表面上,设立驿站可以方便交通,暗藏的一层意义,则是收买人心天下间不少孔武有力之辈,因为不喜劳作,便投身于驿站,做些简单的工作,混口饭吃这帮人有饭吃,天下自然比较安定,社会治安也良好然而现在,这帮人失业了
在失业的人中,有一位老兄,名叫李自成,别名李鸿基,乃是银川驿站的一名驿卒李自成长得是高大威猛,孔武有力,还练过武艺,七八个人放在眼前,都不是对手他还有一个侄子,名叫李过,和他一起工作,这李过也是一身本事,据说叔侄俩有一次奉命去邮送物品,遇到了拦路打劫的,劫匪有将近二十人,都是乡下汉子,结果被他二人拳打脚踢,打死三个,伤了七八个,余者全部逃了
就这样的人,你让他们下岗,一时间又找不到工作,这可怎么办呢?李自成当然没有马上选择造反,而是带着侄子李过,还有那些一起下岗的驿卒们去参军了他们参军的地方,是陕西
陕西今年的年景十分惨淡,天不下雨,地都旱透了,到了秋收的时候,用颗粒无收来形容,虽然有些过分,却也差不多地里不打粮食,老百姓就得饿肚子,可那些有钱人,照样是好吃好喝,真就应了那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本来就没粮食,老百姓兜里也没钱,可恶的商人还坐地起价,粮价陡然提升朝廷倒是派人赈灾,毕竟现在国库也不是没有银子,可调拨的粮饷,却没有落入百姓手里,都被那些经手的贪官污吏层层瓜分了
老百姓吃不上饭,在走投无路之下,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带领百姓,宣布起义造反这人名字叫作高迎祥,人称闯王
第四十四章李自成下岗了
第四十四章李自成下岗了,到址 filsarilhl06412八490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