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0 章 先贤……究竟是神话过度?还是污名太甚?(1 / 2)

加入书签

朱由检和师姐,都是书呆子!

虽然两个书呆子,都是情商为零的蠢蛋。

然而,却不能说他们的智商低。

爱因斯坦的情商也是负数,谁敢说他的智商低?

人都是有专长的。

巴掌伸出来,还三长两短呢!

摆在面前的书,颠覆了朱由检身上,被别人套上的枷锁。

他已经明白,所谓的十七世纪鸡蛋浮空实验,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朱由检信念已经崩塌,师姐洋洋得意,开口道:

“唐朝有本奇书,名叫《酉阳杂俎》。”

这个……

朱由检自然知道。

这本书的鼎鼎大名,可是如雷贯耳!

“《酉阳杂俎》中,摘录了《朝野佥载》一段。

记载了昔年科技大匠鲁班的事情。

‘鲁般(班)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

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

其父伺得鸢,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

吴人以为妖,遂杀之。

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

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

人曰:般所为也。

赍物巨千谢之,般为断其一手。

其月吴中大雨。

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

六国时,公输班亦为木鸢,以窥宋城。’

这段记载,你是否看过?”

朱由检清晰地记得,师姐说出这段话的时候,脸上一颗熟透了的青春痘,上下跳动。

让他忍不住想要给挤破了……

朱由检看过这本书。

虽然囫囵吞枣,却也还能记得这个故事。

提起这个故事,所有人都在指责华夏古籍胡编乱造,以至于充满了神话色彩。

所有人的出发点,都是指责——污名化太重!

却从没有人想一想——这是否是他们探索科学道理的过程呢?

科学是什么?

甭拿西洋名词糊弄事!

这特么不就是事物道理么!

道理!

世间万道之理。

老子当年讲道,不正是探究其内部的“理”吗?

念了几天洋墨水,就忘了安口叫小爹,叫叔父,叫秋牙、叫漫漫了?

老祖宗要是还活着,非呼过来几个嘴巴子不可!

名是虚的,理才是真理!

如果西洋鬼子,将“科学”改名为“狗屎”……

那——难道,科学就不是科学了?

这特么不是本末倒置么!

名字,只是代号。

道理,才是永世不变的真相。

“华夏没有科学,因为华夏没有科学这个词……”

这特娘的……

就贼有“道理”!

……

如果没有《淮南万毕术》的事,朱由检自然是要拿这句话来说事。

毕竟,从他识字以来,所有的舆论,都是这么告诉他的。

从众,是人类的一大共性!

甚至,就连动物也不例外。

就比如鸟类界的大骗子卷尾燕,就是这样,抢走狐獴食物的。

……

但凡朱由检书读的少一点,肚子里没有华夏典籍积累的话,下意识就会用别人教给他的认知,去反驳了。

甚至……

还会嘲讽师姐是疯子……

然而!

桌子上打开的《淮南万毕术》,上面那清晰地文字,就在眼前。

“神话色彩、神话古人”……

朱由检是万万说不出的!

因为——他要脸!

更是因为——他的肚子里,是有存货的!

当心里产生了怀疑,尤其是一个熟读史书之人,产生了怀疑。

那庞大的知识量,瞬间会冲垮一切——别人强塞给他的“结论”!

教科书上的“定性”,在朱由检这里,已经苍白无力……

甚至,是那么的可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