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 章 独尊儒术?那是披着儒皮的“以德服人”(1 / 2)
法家“兼爱”?
不!
“非攻”,不过是保护费的好听名头罢了。
这就是混江湖的……
那——法家……
就是在江湖上四处调停的。
帮人调停,才会“讲道理”啊!
你要是不听,那就成了“连纵合横”咯~~
召集一帮小弟,锤死你丫的!
最后,闯出了名声,成功进入秦国朝堂……
(有人让我说竹书纪年……
怎么说?
颠覆你们认知吗?
?
当年我写先秦的时候,可是仔细研究过百家。
这是今日霉子口号的祖宗的祖宗!
竹书纪年,就是这时期写的。
准确的说,这是继承了一部分晋国的魏国的官方史书。
你们说,百家争鸣是不是江湖版的竹书纪年呢?
毕竟,社会风气,它完全相同啊!)
……
汉武大帝多么聪明的人呐!
用公羊儒这一派,就是汉武帝给自己找的一双手套!
毕竟,秦二世而亡的现实,使得刘彻不得不迂回。
这就是双方一拍即合的内因。
这就是真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很颠覆。
但是,却是真正的法理人情。
汉武帝定下的国策,实际上就是这么个玩意。
——披着儒门皮的法家暴徒!
这就是为什么,两汉以强而亡的原因。
刘家天下,用的就是这么一群人,能不强吗?biνne
你看看两汉的历史,那是内斗也残酷,外斗更冷酷!
人家骨子里,就是“挨了一拳,非要砍回去三刀”的暴徒……
皇帝要复武……
陈奇瑜脸面波澜不惊。
内心却是思绪翩飞。
不过短短时间,就想到了古往今来的帝王手段。
儒门……
真正地位尊崇,也不过就五六百年而已……
真没他们标榜的那么久。
虽然他也是儒生……
强汉即亡,三国纷争。
司马家一招能熬,成功摘取了曹家的奋斗。
就连“洛水为誓”,指天指地的赌咒发誓,全当成了屁。
食言的司马家,最后也没能落了好处。
分崩离析,偏安江南,转而又被人代之……
两晋南北朝的乱世中,法家依旧是统治者的核心手段。
就算到了隋朝,为了限制门阀,开创了科举,却依旧是法家为骨!
隋明帝更进一步,却不想被门阀反杀。
李家笑到了最后,赠之“炀帝”之号。
李家为了解决门阀,推起藩镇,却迎来了藩镇之祸。
又是一场草头王的表演……
而真正将儒家捧上神坛的,却是赵宋。
杯酒释兵权之后,儒门才开始真正的腾飞。
赵大为了避免晚唐藩镇之祸,开始用文臣取代武将……
到了赵二的后人,更是将儒门捧上了神坛。
从此,儒家才成为真正的国策!
距今,就那么几百年的时间罢了……
……
陈奇瑜微微抬头,看了一眼面色坚毅的皇帝。
儒门在朝,国家软弱啊!
当“法”换成了“理”……
打向敌人的拳头,就变成了儒生的口舌。
尚武精神,自此消散……
能够唱名东华的,才是好汉……
这些捉着笔杆子的“好汉”们,哪里挡得住敌人的刀枪!
哪怕是两晋南北朝那种混乱时期,华夏都不曾亡国。
就算偏安的东晋,也时时刻刻都在北伐,以期收复失地。
将儒门奉为国策的赵宋,却接连两次丧在蛮夷之下!
一汉当五胡……
那豪迈的汉家风骨,再也不见!
随后,更是华夏陆沉,全族沦为蒙古的“差发”奴仆……
陈奇瑜见到皇帝那不容置疑的脸色,就明白了一切。
要不是朱家太祖横刀立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神州,还不知要沉沦多久!
老朱家对华夏,可是再造之恩啊!
然而……
得到了利益的儒门新贵,几百年的野蛮生长,早已成了新的门阀。
——“书本”门阀!
就算洪武皇帝以武立国,却难逃毒药一碗。
随后,建文上位,儒家又恢复了两宋的一切。
若不是成祖爷忍无可忍,靖难保国,大明……
早就完了!
就算这样,永乐皇帝也难逃一碗毒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