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3章 虾夷女王(1 / 2)

加入书签

虾夷女王本来就是奴儿干治下的一个外藩,或者说是奴儿干都司治下的一个土著部落。

用军管的方式,来管理大大小小的部落们,是大明的一贯操作。

比如西北、比如东南、比如乌斯藏……

都是这样的套路。

这一招,也很好使。

甚至,包括后世的我们,都在使用这个方法。

用军管区治理土司头人,这就是大明为什么没有诸如唐代吐蕃之乱这样的长久边患。

在永乐大帝的设置里,奴儿干都司的确是省级军区。

偌大的奴儿干,是军事管制区,和三宣六慰、旧港的级别一样。

主要任务,却是为了造船!

这就是为什么吉林又叫船厂的真正原因!

后世被人宣传,那所谓的“明代造船厂在南京”……

这就是在胡扯!

木船时代的远洋船,动辄需要的就是几百年的树木。

而久经开发的华夏本土,只有西南十万大山内,还有符合条件的木材。

想要开采……却是千难万难~!

南京船厂制造的,只是接驳船而已!

——用来通行海港,换成大型宝船的交通工具罢了!

郑和下西洋的远洋大船,都是吉林制造。

因为——奴儿干地区有大量的原始森林,这是木船时代,最好的远洋船制造地!

但是,自从到了仁宣之治时期,文臣想要限制皇权,拿走航海大业。

于是,自此时起,奴儿干的行政级别,就一降再降。

最后,沦为山东治下,辽东都司的麾下。

也就是说——从省级军区,变成了县级单位。

行政级别的丢失,就使得这个朱棣下西洋的船只来源地,被文人集团悄悄的拿走了。

而同样在官面上消失的,还有旧港!

这就是为什么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准备再下西洋,向朝臣索要航海图,和水文资料时——

刘大夏回答被焚毁了的真正原因。

要知道,对于航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水文资料。

只要没有这个,随便找个理由,就能绝了朱家人下西洋的心!

这就是自此以后,朱家皇帝几乎不再提下西洋的真正原因。

……

但是,奴儿干级别被降低,只是为了不让朱家皇帝插手海贸罢了。

实际驻扎兵力,却越来越多!

人家豪绅可不傻!

空手套白狼,玩的贼溜!

(还记得我那个“↑摁了”的视频吗?

看看后续,杰克回来,被罚白亿……

刹得住游走各方,最准不允16家降价。

之后郭嘉出手,再次被摁……

你们与评论区反着看,才是真相。)

……

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万历时期——

万历元年统计(1573年),奴儿干都司所属卫所,如果计算良哈三卫在内,竟然高达三百八十四个卫、二十四个所、七个地面、七个站和一个寨。

通常简称为三百八十四卫!

按照永乐大帝时期的统计方法,则是——422个!

而永乐大帝时期的奴儿干都司,卫、所、站、寨加在一起,才区区——130余个!

朝廷层面上,已经“没有”的奴儿干……

驻扎兵力,竟然暴增三倍——还有多的!

换句话说——奴儿干的兵,朝廷养着,奴儿干这个造船地——士绅拿着!

与一般人以为“伴随着清朝鲸吞大明,奴儿干已经没有汉人”完全不一样的是——

这些土地,依旧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

只不过,因为清廷的屠戮,使得世家大族留在当地的“打工人”,与内地逐渐断了联系,慢慢变成了地方豪强。

这就是清朝后期,“江东六十四屯惨案”、“海兰泡惨案”等的居民来源。

这些地方可不是村子,而是已经发展成了城市!

单单江东一地,据沙俄自己的统计,都杀死了八千多人!(清朝的调查是10646人。)

实际上死亡的人数,必然是这些统计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前文巩永固、刘文炳去奴儿干那一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