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62章 硬核考据,明代宗藩占据财政支出情况(1 / 2)

加入书签

果然!

文官立刻大哗。

狗日的,胆敢揭露我们的好事,弄他!

于是,弹劾朱勤熨的折子,到了嘉靖手上。

弹劾的奏疏,都到了嘉靖手上,朱勤熨在哪呢?

——黄河边,还没过河呢!

周王的封地在哪里?

——开封!

就在黄河边上!

也就是说,身为周藩子弟的朱勤熨,住在开封周边的城池内。

朱勤熨要是真的要进京告状,信使都能到达北京……

朝臣都开始弹劾他了!

他最低不是——早就到了北直隶境内了!

然而——

此时的朱勤熨,磨磨蹭蹭,就没渡过黄河呢!

从这里就可以证明我上面的判断。

——朱勤熨真不敢进京告状,进去就是个死!

——因为,宗藩俸禄的水,深着呢!

嘉靖聪明啊!

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事的内里曲直,这事扎手,不好管!

涉及的官太多了,皇帝也无能呐!

没看到他对付一个走私集团,都只能用剿倭的名义……

于是,只是下了旨痛斥一番,罚他囚禁在城内,不准出城,便作罢了。

朱勤熨一看——

卧槽!

就这?

不成!

让我禁足在城里——

不能坐牢,我特么要饿死!

于是,这家伙就上疏,痛斥皇帝修道是祸国殃民之举——

“陛下躬上圣之资,不法古帝王兢业万岁,择政任人,乃溺意长生,屡修斋醮,兴作频仍。数年来朝仪久旷,委任非人,遂至贿赂公行,刑罚倒置,奔竞成风,公私殚竭,脱有意外变,臣不知所终。”

嘉靖头疼了,他修道,就是不想死嘛……

你这家伙,说的老子十恶不赦似的……

算了,算了!

给你丢牢里去!

眼不见心不烦!

朱勤熨大喜,又是叩头,又是谢恩的,然后,烂铺盖也不收拾了……

当直接屁颠屁颠,嘻嘻哈哈的坐着囚车,去凤阳坐牢去了!

果然——吃喝不愁!

朱勤熨找到了不愁吃喝的好活,就给他儿子写信:

“儿子啊,快来吧,这里有饭吃哎。

你也赶紧去骂皇帝,一定要狠狠地骂,这样才能坐牢!

只要坐牢了,咱们爷俩就不会饿死了。”

朱勤熨的儿子,若是袭了中尉的爵位,还倒是要发了一些钱粮的。

毕竟新官上位,总要披红挂绿不是。

这叫宗藩安置银。

结果,老爹犯了事,被撸了名头,这家伙在宗人府的将军名头,倒是定下了。

——因为朱勤熨这事闹得太大,文官不敢卡名头了,所以,当即就给定了将军的名号。

就是——依旧没有钱粮发下来。

至于按照规矩,皇帝庆贺宗藩就位的钱粮么——嘿嘿,你猜!

不收你钱,给你个名头都不错了!

还敢要就藩安置费?

信不信我抽你!

所以,新晋将军,也饿肚子啊!

接到老爹的信,这厮眼珠子咕噜噜一转,当即给嘉靖上疏,接着痛骂——“上书请释父罪,且陈中兴四事……”

这中兴四事是啥呢?

这个中兴四事,《明史》上没有写。

但是,《金瓶梅》隐射了这一段。

说白了,就是——酒色财气!

《明史》之所以不收录,很可能是这家伙说了这么一堆废话:

“皇帝啊,你别喝酒,国家就太平了。

皇帝啊,你别近女色,国家就太平了。

皇帝啊,你别爱钱,国家就太平了。

皇帝啊,你别生气,国家就太平了。”

我尼玛……

爷两个,戳着嘉靖的肺气管子蹦跶!

这谁能忍得了啊!

于是,这厮也欢天喜地坐牢去了。

……

这两个皇亲国戚的操作,简直秀翻了天际!

说一下这两人的后续:

到了隆庆元年,新皇即位,将两人赦出。

此后,就再也没了这爷俩的记载。

也不知——是果然饿死了……

还是背后遭了毒手……

……

这件事就是明史中的「陈四箴」事件,但是,所有的史书上,都没说这个具体内容是什么。

只有《金瓶梅》,隐晦的记载了这件事,即为——布政使“陈四箴”、以及“酒色财气”……

这两个布局,就是为了隐射这件事。

写小说么,不隐射点什么,那是不可能的。

也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