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2章 胡建仁不吃小孩(1 / 2)

加入书签

经此一事,阎应元走进了江阴豪强的眼中。

这就是阎应元能够主持江阴战事的原因。

说白了——他的勇武,早就深入江阴百姓之心!

阎应元正待起身,忽然想起了什么。

他挥手让侍从退下,抱拳道:

“阎某不知监臣到临,多有失礼之处,还请监臣现身一见。

也让阎某好尽了地主之谊。”

林之骥懵懂的看着阎应元。

啥?

哪里有人?

监臣?

那不是内宫太监么?

阎应元这庄上,上百精锐家丁,还能让太监混进来了?

一介太监,还躲过了这么多人的耳目?

就在林之骥诧异的时候,忽闻头顶一声朗笑:

“陛下言:阎应元是个知兵善战的人儿。

张某人今日一见,算是服了。”

话音是从头顶传来的。

阎应元神色如常,依旧保持拱手等待的姿势。

而林之骥则好奇的抬头看去。

只见腰身粗的房梁上,果然显出了一个人影。

此人身穿斗牛服。

这是御赐蟒袍,仅次于蟒服、飞鱼服!

斗牛、飞鱼、蟒服,根据纹饰图案的大小,可以判断出皇帝赏赐的轻重。

以低到高,分别是绣饰、补子、绣饰过肩、补子过肩、通袖。

简单的说,就是衣服上的图案越大,皇帝赏赐的程度也就越高!

比如,崇祯赐给秦良玉的蟒袍,就是通袖蓝缎平金绣蟒龙袍。

上图这一件,是给她日常穿的。

这是身份的象征。

秦良玉有两件,另一件是通袖黄缎平金绣蟒凤袍。

实际上这个黄,准确的说是赭黄色。

按照五行规矩,这是给她死后下葬用的。

……

而房梁上这人的斗牛服,纹饰都盘到了肩膀处。

却能看出是补子缝合上去的。

肩膀上也有硕大的斗牛纹饰图案。

正是斗牛服的最高级别。

如此服饰——自然是内监大珰级别的重要人物。

林之骥眼神一凝。

怪不得阎应元如此恭敬应对了!

竟然是皇帝身边人来了啊!

那人双手在房梁上一拍,纵身跃下。

小两丈高的房梁,来人落下,却没有什么声响。

赫然是一武艺出众的老大珰。

不束腰的蟒服,煽动气流扑面。

那人随手一抚,衣衫徐徐落下,露出真容。

正是张国元。

张国元来到江阴,江阴官场上谁不知道!

虽然两人不曾面见,却也早已得到了张国元的绘像。

只是一眼,两人就知道了他的身份。

“未知张太监张督公大驾光临,还请公公恕阎应元无礼。”

阎应元打个呵呵,站起身来,毕恭毕敬的行礼。

张国元跟随方正化,死守保定。

虽然是身残的宦官,却也是豪杰。

他阎应元,最重志士!

呆坐在案几另一头的林之骥,被阎应元声音惊醒,也慌忙抱拳见礼:

“胡建莆田林氏门人,添为江阴知县林之骥,拜见御前大珰,张太监张督公。”

“罢了!”

张国元轻笑:

“免了罢。”

阎应元急忙将张国元迎在主位坐下,并亲手给张国元拿了干净的碗筷:

“粗茶淡饭,还请公公原谅一二。”

张国元哈哈一笑:

“某是粗人,唯求吃饱穿暖。

阎主簿你这十几个菜肴,要也是粗茶淡饭……

那张某人这辈子,可就白活了。”

“公公说笑了,当不得公公的眼。”

阎应元陪着笑,应和几句。

“坐!”

张国元挥手,反客为主,招呼两人落座。

“林县。”

他看向林之骥,笑道:

“我听说广东人爱吃煲仔饭,胡建仁却是不吃的。”

“你这胡建仁,可曾吃得惯此地的菜肴?”

张国元倒不是客套,而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