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2章 于谦死因(1)(2 / 2)

加入书签

甚至,数百万石之巨!

《明史》记载中,也有这样的原话:

“洪武二十四年,储粮十六万石于临清,以给训练骑兵。”

实际上,到了永乐之后,临清仓,已经常年储备粮食150万石!

宣德六年,更是再次扩建,足足容纳300万石之巨!

就这一个仓,就已经超过了元朝运河储粮之和!

要知道,这还是建立在明朝地税,只有三十税一的基础上。

粮食产量之高,就可见一斑!

仔细研究一下明史,就会发现——只要遇上了灾荒,调查属实后,地方上奏请求减免税收,朱家人没有不同意的。

被黑的那么惨,还是在《明史》中,有这样的原话——“民不知凶荒,朝廷不知缺乏也!”

明代漕运比元代更为发达,明政府成立了专门运粮的部队——运军,辖下运船有一万一千多艘,官军达12万人之巨。

因为粮仓分散各地,不容易管辖。

于是,明英宗开始改革:

“毁临清、德州、河西务仓三分之一,改为京通仓。”

历经景泰帝、成化帝三朝,运河四大粮仓,就此成型。(算上英宗复辟的天顺朝,就是四朝。)

分别是:淮安的丰济仓、徐州的广运仓、德州的德州仓、临清的临清仓。

明英宗为何要集中粮仓呢?

这件事稍后讲述。

既然扯到四大粮仓,那就扯一扯于谦的死因之一。

明朝在“仁义”皇帝弘治朱佑樘之前,有一个定语——叫做“国积三年粮。”

朱佑樘之后,就变成了“国积两年粮”、隆庆之后,就变成了“国积一年粮”,甚至……很多粮仓一粒也没有!

这个“国积三年粮”是啥意思呢?

——明朝储存在官方粮仓里面的粮食,足够吃三年——是全国。

实际上,单单从明朝官仓的储粮归属权转移情况,就能看出明朝灭亡的真相。

我记得在逃离京师那一段,我在评论里,怼过一句——“要不要我将全国粮仓位置全部写出来?”

具体位置,那是要费功夫……

但是,粗略到县,这就很简单了!

甚至,我还能告诉你这个地方是官仓,还是义仓!

陈佐立先生的硕士论文《明代粮仓研究》,专门就讲的这个。

……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

御兽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