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高杰之死(1 / 2)
高弘图是户部尚书兼文渊大学士,加太子少师。
何应瑞是工部尚书。
两人联手推荐王永吉。
一个户部尚书,一个工部尚书,这能量实在是太大了!
马士英、阮大钺两人挡不住,只得从了。
于是,在清廷吞并河南、江南之事中,最关键的两个人出现了——
王永吉、张缙彦。
这两人在东林、复社的操作下,成为了总督黄河以南、黄河以北的最高负责人。
两人干了什么,已经无法还原。
这两人先放在一边。
再说史可法。
史可法虽然很多事情上,都无法细究。
但是,在民族大义上,史可法无可挑剔。
眼见清军入关后,就不走了,史可法意识到了种族存亡之时到了。
于是,一改昔日避战、与清军联合灭虏的态度。
史可法派遣军队,开始在江北布置防御。(也就是江北四镇得名的缘由。)
在他的调派下,高杰来到了黄河沿线布防。
而被黑到极点的马士英——
却是将自己的两个妹夫越其杰、杨龙友,全部派到了河南为官。
越其杰成了河南巡抚,而杨龙友,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在河南督促军务。
从本质上来说,马士英对王永吉,始终不曾放心!
要不然,也不会让自己的妹夫,来看着了。
……
在原本的历史上,清军此时的主要对手,是李自成。
甚至,清廷所有的大军,都派到了山陕战场上,至于黄河防线,竟然连一万人都不到!
可以这么说,若是当时南明但凡胆大一点——
直接挥师北上,当场就能将举族南下的女真给灭了族。
然而……
就这一万人,防守都还不够呢,竟然迎来了又一次的“送”!
高杰这人,之前是农民军,曾跟着李自成一起,抢掠了许定国的老家。
许定国全家因此而死。
正巧,高杰在弘光朝地位在许定国之上,心存嫉妒的许定国,就将自己家人的死,归咎到了高杰头上。
而此时的许定国,占据了睢州(商丘睢县)。
这睢州,是袁可立的故乡。
许定国占据了睢州之后,近交远攻,很快就将原本的几百个兵,发展成了数万大军。
本就妒忌成仇的许定国,眼见自己的兵马,比自己的顶头上司高杰的也不差。
内心的阴暗一面,顿时发作了。
他想要解决了高杰。
而此时,管辖许定国的文官上司,正是张缙彦。
两人不知道怎么来往的……
很快,许定国将自己的两个儿子许尔安、许尔吉,送往清廷为质。
而张缙彦,则是填塞开封黄河决口。
为大军南下、北上,提供了方便。
(这一举动,对清廷更加有利。
毕竟决口在黄河以南,是明人的防守区域。
清军若是来攻,越过黄河后,面对的都是难以行进的沼泽地带。
到时候,不但清军举步维艰,明人更是能够争取到足够的时间,用来布置。
若是结合这厮马上就投降了清廷的举动来看,这是又一次“送”!)
……
高杰来到河南归德府后。(今商丘市)
他一面给对面的清廷大将尚可喜写信,说自己的到来,是准备“联手攻打李自成”。
(历史上是豪格。)
然而,清廷让尚可喜给他的回信里,却再也不提“自己到来是为朱由检报仇,双方是雇佣关系”,直接在书信里劝降高杰。
更是明着许诺——只要高杰到来,不吝赏赐……
高杰已经醒悟。
他当即将大军拉到了开封,准备渡过黄河,直攻清军。
不一样的时空。
高杰的选择却一样。
他的个人的确有很多诟病,然而,在民族大义上,却不亏!
高杰要越过了黄河,和朱由检部明军一道,攻打清军。
然而……
针对高杰的阴谋,已经布置妥当。
就在1645年的正月初一日,华夏新年之际,高杰的大军来到了开封。
来到开封后,高杰立刻给许定国发去军令,让他即刻安排大军起行。
准备一起攻打清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