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3章 寇可往,朕亦可往,大明亦可往!(1 / 2)

加入书签

给大佬们发了奖励之后,又有一队太监上来。

这一队太监,拿着的就是玉镶金奖牌。

这是给功劳次一等的文臣的。

今日的汉都,纵然京师三千官不曾满编,但是,因为诸多作坊的开设,使得今日在朝的官员,也足足两千多人。

朱由检戴奖牌,戴到手软。

至于花出去的银元,更是多如流水。

单单今天一天,朱由检就发出去了四百八十三万七千六百枚银元。

这钱……

乍一看,吓死了人。

然而……

比起将银子丢在辽东这个无底洞,这算个屁!

(说一句明朝宗室开支:

嘉靖初年,实支宗禄银约为61万6911两白银。

万历初年的实支实禄银约为125万6276两白银。

到了天启时期,朱由校“永为定额”后,实支禄银约为156万7524两白银。)

而辽东,明朝在辽东战场,一共花费军费白银6千万两。

这是实支银。

这个数据,不计算粮食、拨付铠甲、兵器、民夫、调兵等其他支出。

也就是我前面说的,单单辽东,军费支出的总数,超过一亿两白银。

既然说到了这里,那就再说说清朝:

据《校邠庐抗议》记载:国家经费有常,惟宗禄无定额,会典诸书奉恩将军以上俸数,皆不录闻,近来岁支三百余万。

啥意思——奉恩将军以上勋贵不计算,都支出了三百余万。

再看另一个记载:

魏源《圣武记》:“顺治初,宗室从龙入关二千余(人),近日近三万余(人),岁禄数百万。”

再看土地:

《会典》、《通考》、《八旗通志》等官书载:

八旗王公宗室庄园,占地一百三十三万三千六百亩。

其实这只是王公庄地的一部分,也就是清初圈占的免赋地,而不是王公庄地的总数。

顺治清算阿极格、多尔衮兄弟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biνne

英亲王阿济格,仅仅逼民投充一项,就攫取民田八0多万亩,多尔衮则是200多万亩……

这只是抢夺的,不算正常准许的跑马圈地。

到了康麻子时期,康熙一次性给果郡王——马场熟地24万亩……

因为清朝实行了摊丁入亩,所以说,他的土地统计,比明朝稍微靠谱一点。

看看清朝耕地总数,就知道宗室抢占了多少土地了:

……

只要没了辽东这个包袱,朱由检不怕赏赐。

这点钱,当真不算什么!

……

朱由检又给钱,又给地位,还给了后人保证。

再加上已经表态的封地……

朝臣的凝聚力,已经是达到了最顶峰。

甚至,朝臣们无不想着——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了天下,然后给子孙后代,挣一份永世的基业。

朱由检坐回了龙椅上。

他看着精气神已经达到了顶峰的群臣,笑道:

“诸位爱卿,朕有一个疑问——

我华夏建立政权至今,已经八千余年。

但是,为何我们始终都在大陆上转悠呢?”

朱由检拍拍手。

王承恩带人,抬着一幅巨型地图,放在了大殿前的丹陛顶端。

这幅地图,是双面的。

大殿内的群臣,可以看到,殿外广场上的百官,一样可以看到。

地图是染色的,也就是后世的降雨量地图。

绿色区域,代表的就是传统的汉地十八省,而周围的高山、荒漠,则以黄色熏染。

这样一幅地图,只是一眼,群臣就明白了含义。

王承恩和王廉,一左一右,,走到了地图两边,手指绿色区域。

群臣纷纷看了过去。

朱由检却缓缓道:

“爱卿们!”

“我华夏易于耕作,适合居住的,也就只有这一片。

说大,九州大地的确很大,南来北往、东行西走,需要月余时间,方能从一端,走到了另一端。

但是,咱们人多啊!”

站立在殿外的力士,将皇帝的话,大声传播了出去。

不管是殿内的高官,还是殿外的群臣,无不侧目。

“诸位卿家,朕让左良玉做了调查:

两广福建等地,海外求生者,无不富得流油,甚至,要比华夏百姓,更加容易致富。

不管是南洋,还是新大陆,每一片土地,都是丰腻得恨不得流油的脂膏之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