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捆绑大臣,以利益联结(1 / 2)
将卫国勋章,戴在了武将身上,朱由检手持奖状和奖励,道:
“你等各有五万奖励,万望卿等不骄不馁,今岁再建功劳!”
众将轰然应诺。
朱由检亲手将奖状、奖励,一一发放下去。
然后带着太监们,走到了殿外。
这里还有功勋稍微小一些的大将。
朱由检给他们的奖励,除了一应勋章和奖状外,还有银元奖励,一万到三万不等。
……
等给武将们颁发完了奖励,太阳已经升起了。
红色的初阳,跃出地平线。
几乎是眨眼之间,金色光辉,洒遍了人间。
朱由检看着金色的太阳,耳畔是众将三呼万岁的怒吼。
微笑,浮上了朱由检的脸颊。
甲申年……
过去了!
新生的大明……
将在自己的手上,重现昔日风华!
金色光辉,照射在朱由检的脸上。
抬起头来的武将们,只觉得皇帝的身体都在发着金光……
再次回到奉天殿内。
另一行太监,已经端着托盘,来到了朱由检身边。
朱由检走到了宗室面前,为首的是在清查田亩中……
屡遭劫难、以身犯险、遭受无尽士绅责骂,甚至数度被人刺杀的唐王朱聿键。
“唐王!”
朱由检弯腰给朱聿键行了一礼。
这个礼,是他应该行的。
被他从凤阳高墙——大明宗室监狱中,提溜出来,当了自己的白手套……
可以这么说,没有唐王等人给他挡枪,朱由检的处境,绝对没有现在这个好过。
正是因为他让唐王等宗室冲锋陷阵,给利益受损的豪绅,找了个泻火对向的举动。
才能使得浴火重生的大明,少了一柄柄刺来的暗箭……
朱聿键吓了一跳,急忙侧身避开,嘴里连道:
“陛下不可,臣世受国恩,能够为百姓做点事情,那是本分。
怎敢当陛下的谢?”
朱由检看了看唐王身后,面色各异的秦王朱存极、晋王朱审烜、新襄王朱常澄、进贤王朱常淦……
“你等都是宗室,都是大明百姓供养出来的皇家子孙。
朕今日有句话,万望诸位记住——
朱家的一切权利,都来自土里刨食老百姓的血汗。
我朱家子孙,每一餐、每一丝,都是贫苦百姓口里暖、肚里攒,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供养出来的!biνne
昔日,我大明太祖,每餐不过小菜四碟、烧饼两只!
是洪武爷不懂享乐,还是洪武爷吃不起山珍海味?”
朱由检的声音,清冷中带着几许杀气:
“都不是!”
他环指宗亲所在,即指向了一众藩王,又指向了藩王身后的宗亲、勋贵。
朱由检抬高了音量:
“你们要记住了,谁能让百姓吃饱饭,百姓就会真心拥护谁!
谁要是把百姓当做奴隶,当做自己锦衣玉食的压榨对象……
当百姓活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最先将他点了天灯!
《荀子哀公》曾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古人早就有言在先——
给百姓留条活路,让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头顶有屋瓦遮身,少有所依、老有所养。
这个王朝就能长久!
谁要是想掏空了百姓兜里的最后一枚铜板……
百姓就会将他钉在耻辱柱上!
这个王朝,也会成为过眼烟!”
朱由检一席话,朱聿键的眼睛贼亮。
继任了襄王的原福清王朱常澄,也是频频点头。
余下众人,有人真的听懂了,有人却是低头不语,有人面露不屑……
朱由检将众人的反应,一一记在心底。
懂了的,他会继续使用。
不懂的,只要能约束自己,他愿意给点闲钱,从此去当个废物。
要是不懂,还不知收敛的——方城罗汉山新监狱,就有他的牢房!
朱由检再次提高了音量:
“孟子见梁惠王时,曾说过这样的话——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何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