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小姑娘,谁都可以打扮(1 / 2)
朱由检虽然不知道东林这么做的用意,但是,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质疑就成了唯一的结果。
这是人性的本质。
任何人都是这样,只要对方做了某件事,让你抓住了把柄,那么不管今后他再做什么,你下意识的就是怀疑!
提议的何如宠是哪里人?
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人。
就是那个王章被闯军刺下马时,人设崩塌最快的光时亨——他也是桐城人。
当然,不能开地图炮,。
毕竟桐城学派,是明清时期最大的地缘政治派系之一了——明清两朝进士240人。
比如方以智、左光斗、张廷玉……都是桐城人。
比如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交替那几年,江西吉安霸榜科举。
这都不算事,杨士奇不经过科举,一样被举荐为官……
这位一度主持了大明朝政,并且让英宗不懈努力,为之对着干的牛人,就是吉安府人……
何如宠因为这件事,在第二年,也就是崇祯四年,给周延儒当了一次会试副手后,辞官了。
政治无小事。
从这里就能看出,实际上在崇祯三年,东林党实质上已经被崇祯开始压制了。
至于江南士绅集团吃下朝廷海外贸易这件事,崇祯知不知道……
都是猜测。
历史上明确记载的就是崇祯的态度!
——崇祯帝执意让户科给事中杜三策为册封正使,行人司行人杨抡为副使,在福建造船出海,册封尚丰为琉球中山王。
崇祯六年,册封用的大封舟打造完毕,前往琉球都城首里城册封。
册封琉球这件事,现在的人几乎不会去写真正的用意。
……
出使琉球册封的战舰,是特意制造的“封舟”。
封舟是由中央朝廷下旨建造——也就是说,这代表的才是明朝的真实科技水平。
现代人总是拿地方制造的小船,来说明朝科技如何落后……
不说明朝了——现代有哪个地方敢制造航母?
那么,要不要套用他们的口吻?
这封舟,只有一个用途——宣扬武力。
说明朝战船落后的,绝对不敢提封舟。
现存的明朝各种资料,都是已经被清朝毁的面目全非后,不影响“大清伟大”的政治清算后书籍。
这样的书籍,就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引为证据。
知网虽然,看论文还是不要钱的,你去看看他们引用的资料!
基本上认真点的论文,都要引用海外资料。
对于封舟,残缺的史书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
其一:封舟是铺设了铁板的木质战舰,也就是木肋铁甲舰,或者是加挂铁皮的木壳铁甲舰。
这一点,说实话,太吓人了。
如果一旦是真,那么采用蒸汽动力就是必然的!
因为太重,不如此,动力就不足!
架设这个推断是真,那么“嘉靖时期才出现蒸汽船”的记载,就能再朝前推近两百年……
其二:封舟就是郑和船队——宝船的小号舰。
这个猜测,目前是史学界的主流。
说回这个封舟:
1633年,崇祯册封琉球国王时,建造的封舟——
船长十五丈,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二十三舱,前后竖五掩大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
与英国同时期比较——
1637年,英国建造了当时西方最大的战舰“海上君王”号。
两船在大体上,是相当的。
封舟:长47米,宽12米,仓深165米,吃水4米,海面高度125米;
英舰:长51米,宽147米、深17米,吃水6八米,海面高度1637米。
外观尺寸上,崇祯三年制造的封舟稍弱一筹。
但是,华夏有独家水密舱技术,因此,战场生存能力,要比英国船更高一些。
也就是说,就算到了崇祯时期,明朝中央朝廷的战舰,与西方主力战舰,还不相上下。
最起码——不落后。
至于封舟的造价,根据明朝现存资料《使琉球录》记载,封舟造价为2500两银子。
(感兴趣的可以搜搜清朝比这小的船,造价是多少……不,是明朝造舰价格的多少倍……)
至于封舟上的武器……
根据《东西洋考》、《谕西夷记》、《皇明象胥录·和兰》等明代遗存下来的古书,清晰的记录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