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4章 白杆兵布阵(1 / 2)

加入书签

“什么?秦良玉杀出来了?”

直到此时,大西军主帅张化龙,才接到秦良玉袭来的消息。

他顿时大惊失色:

“该死,为何不早点汇报!”

张化龙大惊失色。

游击将军黄龚鹤苦着脸:

“将军,秦良玉的速度太快了,不过是五天时间,竟然接连夺走了三城!”

“要知道,她几乎是用急行军的速度,杀来的啊!

咱们布置在后方的将领,都给杀懵了……“

张化龙大急,急忙匆匆布置防线。

同时,派出了求援使者。

一面急遣信使,将秦良玉来袭的消息,告知身在保宁府的张献忠。

一面分派使者,四处求援。

三十日。

明军连克忠州、武宁、万县三城,赶到了阳城下。

阳是山城。

夹长江两侧,各有一片聚集区。

城池则是在江北,位于汤溪与长江的汇流处。

阳全境只有十来万人,县城内更是只有两万有余。

此地濒临长江,因此,很多百姓都以水上讨生。

毕竟这里离三峡就不远了。

三峡水流湍急,暗礁处处,江面狭窄,莫说是外地船工了,就算是本地船家,稍有不慎,就会触礁翻船。

因此,船只在这一带航行,需要放出绳索,让人从岸边拖拽,才能通行。

也就是拉纤。

这是世上最苦的活计之一……

当地百姓,大多都是以拉纤为生。

也就是后世俗称的袍哥人家。

当然,袍哥这个组织的崛起,要到了南明灭亡后了……

从本质上来说,袍哥是天地会融入当地苦哈哈群体后,才有的松散组织。

在组织构架上,属于反清复明大框架下的产物。

此时,大西政权封死了航道,往来商旅断绝,这些纤夫,顿时断了生计。

因此,纤夫们对张献忠政权的怨言很大。

……

过了阳,就是奉节!

这是一处战略要地。

张化龙在这里放置了两千大军。

见到明军到来,大西军早已紧闭城门。

甚至还驱赶着纤夫,正在拆毁房屋,堵死城门洞。

饶是在城外,都能听到军卒吆喝民夫干活的声音……

……

秦良玉不作停留,当即下令道:

“秦翼明,带着船队,顶着城头的炮轰,顺流而下,待越过了城池,再停靠上岸,与我夹击城池。”

秦翼明领命而走。

秦良玉对凌义渠道:

“凌相公,与我坐镇中军!”

说完,她唤起另一名侄子:

“秦祚明!

命你为先登,务求一战而克!”

秦祚明当即跑到了前部,指挥士卒,准备发起进攻。

凌义渠仔细看去。

只见士卒们几乎不需要将领的指挥,当即以一面面小旗为底心,摆出了一个个小阵地。

最前方的士卒,身形通常都更加高大,不但单手持着白蜡杆长枪,另一只手,竟然还捉着一面盾牌……

这些强壮的士卒,帮后方的士卒,遮挡住了身子。

而打着三角旗的小队长,则处在小阵的最低端。

他的前面,是两个火枪手。

如此,构成了一个个进可攻、远可杀的小团队。

……

秦良玉骑在马上,与凌义渠并肩而立。

阳城小,交给秦祚明足矣!

她见凌义渠看得出奇,于是在一边解释道:

“凌相公,石柱兵以25人,为一个作战小单位。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通常都摆成一个个小号的矢形阵。

然后再由一个个小阵,汇集成了大阵。

我们在防守的时候,阵型之间,会留出一道道宽约两丈的通道。

这样,敌人的战马,就会顺着预留出来的通道,进入了埋伏中。

如此,我们就能够以步兵,对战骑兵!

当然,在进攻的时候,我们的阵型,就会更加靠拢……”

凌义渠皱眉:

“老夫人,士兵手持的兵器,很是驳杂啊。”

……

白杆兵,并非后世理解那样,全员都持长兵。

而是——白杆枪、盾牌、镰刀、火枪、弓箭都不少。

秦良玉笑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