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1章 凌义渠的重任(1 / 2)

加入书签

“大伴啊,咱们君臣,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啊!”

皇帝的一句话,瞬间让王承恩的眼睛变得通红。

他又想起了当初……

李自成围了京师,朝官叛变,将皇宫围的水泄不通。

万岁爷亲手拿着三眼铳,要杀开一条血路,却被朱纯臣等人堵在皇宫……

那时候,他被没有箭头的箭矢射中,还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

一想起往事,王承恩的眼泪就止不住的哗哗落下。

这一路走来,何其容易啊!

当日那么危险的处境,他都站在陛下身边,为陛下遮挡刀剑。

今日,好不容易再次过上了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每日只消做好了皇帝交代的事情,就能安稳的日子,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爷,老奴这一辈子,就是陛下的刀,就是陛下的枪!”

王承恩匍匐在地。

作为家臣,他就是皇帝家的奴婢,他的命都是皇帝的。

自己又没有儿女,兵荒马乱的,家人也不知是否还在,他还有什么值得牵挂的呢?

余生,皆为皇爷而活吧!

朱由检拍了拍王承恩的肩膀,道:

“朕相信你!”

“去唤凌义渠上来。”

御撵很大。

虽然朱由检的这个御撵,不如当年万历爷在位时候的御撵那么夸张。

但是,御撵是体现皇帝威严的象征,尤其是在面对新科学子的时候,自然不能简陋。

朱由检乘坐的这一架御撵,虽然是匆忙赶工制造的。

但是!

长度依旧超过了三丈,宽达一丈有余。

轿室内部,也是一个长一丈宽七尺的巨无霸。

虽然没有当初张居正坐撵,那高达五十个平方的霸气。

但是,在常人看来,皇帝的这个坐撵,也是威武不凡的很。

按照朱由检的脾气,原本是要骑马前往的,至于那些新科学子们,自然也要跟他一样。

但是,范景文等人以学子们多不善骑马,迁都以来的第一届恩科,万万不可酿出了祸事为由。

更是以皇帝必须在新科学子面前保持威严,若此才好震慑学子们的道理,苦劝之下,朱由检才乘坐了这个匆忙赶制出来的御撵。

朝臣的担忧不无道理。

在知根知底的朝臣面前,皇帝可以随性而为。

但是,在天下群英汇聚的当口,皇帝的威严必须要撑起来!

这是皇权的保证!

……

未几,凌义渠踏上了御撵。

亲自守在御撵两侧的方正化、王承恩,轻轻敲击了几下窗柩,低声道:

“陛下,凌相公来了。”

“让他进来!”

御撵内,响起了皇帝低沉的声音。

王承恩伸手推开轿门,对凌义渠做了个请的手势。

凌义渠整理一番官袍,这在迈步走进了御撵内。

“臣凌义渠参见陛下!”

朱由检摆摆手让他起身,示意他在一边坐下了,开口道:

“凌卿此次身为监考官,却是要多费心了。”

凌义渠笑道:“陛下放心,此乃老臣份内事,定然不叫出了差错。”

“凌卿出手,朕自然信得过。”朱由检点头。

他叹息一声:

“巴蜀消息依旧断绝,卿家待恩科事毕,就要动身赶往川中,主持川中事务,不知凌卿可还有什么要求?”

凌义渠早已做好了腹案,见皇帝问起,他当即道:

“臣请陛下给予臣调动南庭掖左指挥使章旷部的大权。

同时若是情形危机,陛下当准许臣特使特办,调动北庭掖驻军,自汉中进入川中的权力!

如此,南北夹击,臣在川中纵有阻碍,也会化险为夷。”

凌义渠正色道:

“陛下,自古进川三条路!

其一,走陕甘一带,经汉中,过剑入川。

其二,走秭归三峡夔东一带,经三峡沿江古道,过夔州入川。

其三,则是绕道两广,进入南走贵州入川。

第三条路路途太远,臣只要拿捏住了前两条,川中就翻不了天!”

朱由检点头。

四川这个地方,自古与中原地区的往来都不方便。

莫说是这个时代了,就算是后世那机械时代,入川的道路也多集中在这三条线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