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十五章、法场喧喧(2 / 2)

加入书签

皇帝挥了挥手,沈环又退回自己的别列,垂手肃立。

李重盛又问:“京兆尹钟兴鸣?”

那京兆尹钟兴鸣心中一慌,忙走出班列,俯身道:

“微臣在!”

李重盛问道:“长安城目下的状况如何?老百姓的心里面,还慌不慌?”

钟兴鸣奏道:“回陛下,长安城内,目下一片平静,老百姓每日里照常出门,该开店的开店,该跑腿的跑腿……大街之上,到处都是人头攒动,街市上也是熙熙攘攘,各个酒楼客栈,生意都是红火得紧!除了夜间仍是宵禁之外,白日里,京城中已和平日无丝毫之分别!据微臣的手下查探,长安城中的老百姓,非但一点儿不慌,而且,人人均道,亏得赵王爷厉害,将那妖物骇得千里遁逃啊!”

“哦……是么?”李重盛手捋长须,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会心的微笑。

“千真万确!陛下,还有一些百姓,为了感激殿下驱妖之功,竟而在家中供奉了赵王爷的长生牌位,日夜祷告不休呢!”

“呵呵呵!”李重盛脸上的笑意,如春风荡漾,看得群臣也不由得心中一喜。

接下来,皇帝又询问了大理寺正卿戴舟,刑部尚书成克中,还有北安平司千户南宫不语,问的也都是轰动长安城的猫妖为祟一案。自然,这几位大人在如实回禀皇帝所问的同时,均不忘将名动天下的赵王爷给狠狠地夸赞了一通。

随着几位大臣对赵王的交口称赞,大殿内的气氛也稍稍地活跃了一些。有几位朝臣便已忍不住窃窃私语,暗暗地对那位一向不怎么上朝、神神秘秘又名闻天下的赵王爷,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

皇帝问询完了妖物作祟一案之后,接着又说起了最近大乾的国库亏空之事,同时,也提到了之前蔓延四道一十六府的大旱灾情。

皇帝的这些询问都是事关户部分内之事。自然,户部尚书秋明礼忙走出班列,将自己心中之见解,向皇帝一一作答。

如今,灾区已然普降大雨,灾区百姓自然都在忙着春耕。皇帝既说到了旱灾,随后也就问起了旱灾之后,那四道一十六府内,老百姓春耕播种的情形。

此时,殿中肃立的都是京官,对这些地方上发生的“事”,自然无从得知。说来,青衣卫南安平司在各个道府州县都设有暗探,对此事最有发言权的,当是南安平司千户杨文渊了。

沈环回转头朝杨文渊看了一眼,可这位杨千户却满面惭色,低下了头。这一个月来,他忙着巡城查案,以及办理沈环交代的各种事宜,对于自己辖内之事,却并不十分关注。以至于,天子有关灾区春耕恢复生产之事,他根本无从知晓。

皇帝见整个大殿之中均无人作答,他心下不满,遂手指着殿内的群臣,又问了一句:

“我大乾山东、山南、淮南、淮扬四道,灾民们春耕进展得如何?你们就没一个人知道的么?!”

这时,新任的吏部员外郎厉成峰却走出班列,俯身一礼,向皇帝禀道:

“启奏陛下!微臣自苏州府来京城的路上,经过淮南、淮扬两道,微臣亲眼见那里的灾民,都在忙着灌溉引水、沟通渠河,翻耕农田,插秧播种……”

“哦,如此甚好啊!他们那里的降雨如何?水流够么?水塘湖泊中,蓄水量如何?”李重盛随之又问道。

厉成峰回道:“陛下,微臣行得匆忙,倒未曾仔细巡查那里湖泊水塘的蓄水多少。不过,微臣眼见水田中都蓄水甚满,碧绿绿的秧苗插得到处都是,沟渠中水流亦是不断,想必,那里的降雨应是不少!”

“嗯,很好!”李重盛不由点头,面露赞许之色。他对于当地湖泊水塘的蓄水量,原只是随口一问,并不期待对方能给出答复。他此时听得厉成峰所言,更觉此人说话诚实,态度认真,委实是一个可用之人!

“你说的是淮南两道,但不知山东两道,目下春耕进展得如何?”李重盛又问。

厉成峰不慌不忙,又道:

“陛下,山东道济南府与山南道泰安府,这两地的知府,与微臣都是故友。他们在与微臣的书信中,多次提到,当地的麦田均已全面播种,而且,雨水充足,秧苗长势良好,照此下去,要不了半年,麦子就要丰收哩!”

“好啊!如此甚好!灾区降雨充足,灾民秋收有望!这可是朕今日听到的最好消息!”

皇帝挥了挥手,厉成峰便退回了自己的班列。在他回归自己吏部的队列之时,站立于他身前的新任吏部尚书潘闻卷,不由得朝他投来了一丝复杂的目光。

皇帝听闻这件喜讯,不由得兴致颇高,于是,他便就当下如何恢复灾区春耕生产,敦促各地灾民尽快返回自己家园一事,做了一番高谈阔论。紧接着,皇帝又向大丞相长孙顺德当殿下旨,命他会同有司,仔细巡查四道灾区春耕事宜,务必保证这四道一十六府,今年有一个大好收成!长孙顺德当即恭然领旨。

说到灾区恢复生产,李重盛随之又说到了魏王李缜,对于李缜几个月前,亲下江南,为灾区筹得两百余万赈灾银两之事,又大为褒奖了一番。皇帝顺便又问起了这些赈灾银两的使用情况,这一次,不需秋明礼,大丞相长孙顺德亲自向天子做了禀报。

自然,魏王李缜当即走出班列,向皇帝躬身称谢,并称自己“些许微劳,何敢当父皇夸奖!”云云。

皇帝今日在含元殿里,这一场君臣问答,已然持续了一个半时辰之久,众臣工肃立殿下,有些年老之人,已站得腰酸脖子疼。众人心下均暗暗嘀咕道:“这老皇帝怎么啦?要么半月不上朝,这一旦上起朝来,就没完没了,说个不停了!”

皇帝环视众位臣工一眼,又抬头看看殿外的阳光,不知不觉,便已是巳时一刻了,再过一个时辰,那菜市街口,便已是行刑之时。

为了不耽误晋王李祀与相关大臣去法场监斩,皇帝便欲匆匆结束此次早朝。

“列位臣工,可还有事么?”李重盛问道。

这时,大臣的班列中却走出了一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