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六章 瓷器工坊钱途光明(1 / 2)

加入书签

齐瀚的船队早已经接到消息,在镇江码头等着了。

力工们嘿咻嘿咻将二十万石粮食搬上船,船队往早就说好的几个州府而去。

而齐霄则带着那些大夏伙计,在衡水镇下船。

让护龙卫送大夏谍子们前往同心府归楼,叮嘱护龙卫看好他们,齐霄和沈清瑜往家而去。

出来这些天,沈清瑜想娘和孩子们了。

沈家村逐渐近了,远远地就看到了村口亭亭如盖的大树,还有大树旁边一排排的屋舍。

那是村里的私塾。

不过随着去私塾的人不断增加,如今的私塾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往后面山上扩张。

正好红薯粉工坊放假,村里的男人们就能去修私塾和寺庙。

这段日子沈清瑜和齐霄四处跑,等再回来,寺庙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工匠们正在给菩萨塑金身。

马车经过私塾前,熟悉的村民和孩子们纷纷停下来跟沈清瑜打招呼。

沈清瑜看着这些面色康健的乡亲,想起之前京城回来的路上遇见的流民,只能心中感慨:没有对比,就不知道什么叫幸福。

沈家村的村民虽然还穿有补丁的衣裳,还吃稀饭咸菜,可至少能吃饱了。

哪怕没什么胖子,也没有瘦骨嶙峋,更没有几户人家卖儿卖女。

这大概就是齐霄怒斩江海的原因吧。

那等为了个人私怨,置百姓和朝廷不顾的人,不配为官,也做不好官。

“爹!娘!”大宝小宝闻讯从私塾中飞奔出来,直接爬上了马车。

沈清瑜一边一个将两个娃搂在怀中,直接就从马车上的点心盒子里给孩子们拿各种大夏的点心和水果。

两个孩子吃得眼睛都眯起来了,靠在沈清瑜怀中,接受村里的小伙伴们羡慕的注视。

如果有小尾巴,这会儿两个孩子的小尾巴就该翘上天了。

沈清瑜失笑:“你们放学了没有?”

大宝点点头:“我们上课的进度和他们的不一样,夫子只要我们完成了就行,不管时间。”

他们如今也跟着薛居正在私塾读书,进度和村里的孩子不同,比起村里孩子们以求生存为目标的认字算数,姐弟两个学的东西要深很多。

回到家,先找妈妈。

赵玉珠看到全须全尾没有受伤没有变瘦的女儿和女婿,表示很满意。

等洗漱过后,一家三口凑到一起,开始交流这一趟出去以后,双方经历的事情。

得知沈清瑜的空间已经被齐霄知道以后,赵玉珠又是高兴又是担心。

高兴的是在齐霄的资源和帮助下,可以多出很多赚钱的手段,大大加快赚钱的速度。

担心的是当下夫妻和顺时,一切都好,若有一天,齐霄和闺女关系破裂时,闺女将会很危险。

不过眼下女儿和女婿还都在蜜里调油的时候,她的担心自然也不会说出口。

这边齐霄和沈清瑜也知道了赵玉珠最近这段日子,让肥皂工坊的产量又翻了一番的消息。

同时,还有一个让沈清瑜夫妇都没想到的好消息:关涛找到了适合做瓷器的高岭土,这意味着,他在这里,不仅可以制作各种陶器,还能制作瓷器了。

沈清瑜见了关涛。

关涛的面相有了些许变化,瞧着没有从前的颓废和愁苦,舒展许多,人也更精神了。

不过衣裳倒是更邋遢了,显然是直接从陶瓷工坊过来的。

看到沈清瑜,关涛有些许尴尬,两手搓着打招呼:“东家……”

沈清瑜笑着叫他坐下,让他吃柚子。

这是空间里种出来的,味道极好,对脾胃和身体都有帮助。

关涛不好意思,沈清瑜强行让了一片给他,他拽在手上也不好意思吃。

沈清瑜就罢了,开始说正事。

一说起正事,关涛就打开了话匣子。

“我是真没想到这地方也有高岭土,质地还特别好。我已经试着烧了一炉了,这是成品,您瞧瞧。”

说着关涛从旁边拿起一个草席包裹的巴掌大小的物件,扒开小草席,露出了一个光洁如玉的小碗。

沈清瑜接过来,越看越惊讶。

这小碗瞧着很薄,敲起来声音却很清脆,显然胎体很是细腻瓷实,釉质光洁如镜,白底泛淡淡的青绿,配上竹枝图,瞬间就有了格调。

这东西,就是放在那个美瓷坊,也是顶尖的货色了!

沈清瑜看完以后,看向关涛:“这图是你娘子画的?”

关涛点点头,神色略有些激动:“我娘子自从让莫神医治好了头痛问题后,一直只能帮着我做陶器,如今能再画瓷器,她不知道多高兴。”

“这样的品质,你们一天能出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