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次加利西亚战役(1 / 2)

加入书签

就在帝国一点点蚕食印尼的时候,欧洲战场东线。

奥匈准备发起对加利西亚的反攻。

战争爆发快一年了,奥匈帝国的表现极其拉胯。

这让同盟国看奥匈都是斜视眼,那小眼神,就差把我“看不起你”几个大字刻在了脸上。

年迈的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大为光火。

奥匈帝国可是公认的欧洲五大强国之一,打成这样是弗朗茨万万想不到的。

除了面子上过不去,奥匈拉胯的表现也引起了一系列反应。

最直观的就是意呆利!

从开战之初到如今,除了动嘴皮子,意呆利一直没动弹。

不管二德子怎么催,意呆利总是以奥匈为借口拒绝参战。

你看奥匈打成那样,完全就是没准备好啊,俺们意呆利必须多准备一些时间。

二德子既是愤怒又是无奈。

协约国乐得意呆利不动,也就没有过多压迫意呆利。

而羞人羞到家的奥匈帝国,专门组建了北方集团军群,准备把冲进加利西亚的老毛子赶出去。

奥军集结4八个师,共计46万人,并带着3000门大炮,由皇子卡尔亲自指挥,浩浩荡荡的向加利西亚运动。

而冲进加利西亚的毛子,只有29个师30万人左右。

毛子总指挥伊万诺夫将军,在帝俄算是能打的。

昭武十七年1915年3月2八日。

奥军第1、第4集团军,汇合二德子的沃伊尔施部,向卢布林、海里姆实施突袭。

30日,双方正式在宽320公里的正面上展开对攻。

卡尔皇储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没有过多的战场经验,特意让二德子参谋进入指挥部。

战争之初,奥匈吸取了巴尔干战场互不统筹的教训,

特意让同族之人呆在一个部队,高级军官则配备相关的翻译。

这样一来,奥匈帝国终于发挥出了“威震欧洲”的实力。

奥军两个集团军分别在卡拉希尼克、科马鲁夫附近重创毛子第4集团军和第5集团军。

迫使毛子放弃外围防线,退到了卢布林、海乌姆和沃伦斯基一线。

奥芬贝格的第4集团军,还对毛子第5集团军形成了包围之势。

但毛子是谁?两瓶伏特加下肚,直接敢一人对冲万人的存在。

只要酒精供应足够,毛子的战斗力直接爆表。

刚好,毛子向帝国订购的物资中就有1万吨白酒,还是二锅头。

因为伊万诺夫优秀的表现,他的集团军群是东线唯一战胜的部队。

所以,尼古拉大方的给伊万诺夫拉了2000吨二锅头。

毛子士兵蹲在堑壕里,头顶是奥军的炮火,每个人都喝的脸红脖子粗。

走不了直线的毛子们,嘴里喊着乌拉,手拿一切能当做武器的玩意,与奥匈军队发起了对攻。

这个举动大大震慑了士气正盛的奥军,由于毛子的殊死抵抗,奥军损失惨重,进攻速度随之减慢。

由于堑壕的普及,两边只能靠硬实力,一些花活玩不了。

正当卡尔皇储在二德子参谋的建议下,准备重整士气继续进攻的时候,

帝国观察团说话了

观察团负责人曹宣,直接找上了卡尔皇储,阻止了奥军即将发起的进攻。

对于夏国军人,同盟国还是比较信服的。

谁叫大夏的统一全靠着铁与血,这一点和二德子有点像。

曹宣毫不客气的接过指挥棒,在加利西亚战略图上指点了一番。

总结起来就是,毛子状态回升,他们后方动员的兵力差不多也到了前线。

特别在毛子反冲锋的兹沃塔利帕一带。

毛子确实嗜酒,但不是傻子。

小股俄军喝多了发起反冲锋想得通,这种全线反冲锋的做法,绝对得到了支援。

听着曹宣的侃侃而谈,卡尔皇储信服了。

他立刻让军官们下达就地防守的命令。

另一边,正得意的伊万诺夫将军傻眼了。

早在昨天,毛子的援军就到了,足足12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

为了保证能给奥匈帝国一个惊喜,伊万诺夫特意让援军小股小股的进入前线。

这也是奥军一方没有察觉的原因。

按照伊万诺夫的预计,奥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定会离开堑壕对自己发起进攻。

这时候就可以把援军派出去,直接重创奥军。

可卡尔皇储得到了“高人”指点,直接叫停了进攻。

这让伊万诺夫有力无处使。

想要大量杀伤敌军有生力量,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