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章 解禁党派(1 / 2)

加入书签

昭武皇帝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皇后杨博雅。

杨博雅面色没有什么变化,照样笑眯眯的端着茶喝着,仿佛没有听到一样。

后宫干政历来是历朝历代的大忌。

除非皇帝出了什么问题,或者皇帝年幼,后宫才有机会光明正大的插足朝堂。

杨博雅作为皇后,这一点她是牢牢记在心中。

所以,虽然太后的话有关自家爷爷,但杨博雅并没有什么异常。

杨潇的处世观念就是“不争即为争”!

很多东西,没必要争个你死我活,不争的人往往才会拿到利益,特别在朝堂上。

被杨潇从小教育的杨博雅也深谙此道。

“母亲,儿臣已经有了想法。”

昭武皇帝定定的看向郑淑薇回道。

皇帝转念一琢磨也明白,皇太后郑淑薇为什么在如此场合说一句这样的话。

杨博雅作为皇后,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太后还是很满意的。

但她有一个让所有皇室都担心的点,她是当朝首辅的亲孙女。

说白了太后担心的是外戚!

杨博雅虽然作为帝国文官势力的代表,能给皇帝提供很多帮助。

但杨潇在不在位都不影响。

文官们看重的是杨博雅出身文官阶层,不是看重她出身在杨家!

这不是悖论,作为皇后的她能代表文官阶层也能代表杨家。

但杨潇卸任后,并不意味着杨博雅不能代表文官阶层。

而太后当着杨博雅的面提出来,也是一种敲打的意思。

你是后宫之主我不反对,但你要分清皇帝和杨家的分量。

太后可不知道皇帝拥有外挂,这种操作才是正常的。

而昭武皇帝的回答也颇有深意。

直接喊母亲,则是皇帝作为儿子的身份在向她表示,这里都是一家人,有些问题不能继续说了。

而后面一句则是表明,皇帝知道她的担心,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太后也听出了皇帝话语中的意思,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她也只是提醒一下皇帝,顺便敲打一下杨博雅。

并不打算在这种场合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杨博雅那边则是早有准备。

在她被定为皇后还没有完婚之时,杨潇除了一些交代,也对她说起过之后的打算。

杨博雅入宫以后,他杨潇也差不多该退了。

皇帝给脸你要兜着,但你必须懂得进退。

都成为皇帝的老丈人了,再执掌内,就算皇帝不说,六部重臣都会有所担心。

皇帝有外挂可以知道朝堂上的人都忠心帝国,但臣工们不知道啊。

我忠心皇室,但你忠不忠心我怎么知道?

要不是杨潇跟着先帝兢兢业业,昭武皇帝继位后同样如履薄冰。

众臣早就私底下向皇帝建议更换内了。ъine

别的不说,礼部尚书张宗文绝对会提。

比资历,我这个三朝老臣不比你两朝牛?

所以,杨博雅早就知道,他们杨家以后一定要急流勇退。

杨潇下去了,但杨家在朝堂上还是有人的。

不说这些年的门生故吏,杨潇的大儿子杨弘还在晋省担任总政令呢。

这些年同样兢兢业业,也做出了一些成绩。

想来升迁中枢要不了多久了。

眼看时间不早,皇帝带着三女向太后辞行,然后回到各自宫中。

至于皇帝翻牌去哪?昭武皇帝可没那爱好。

想去哪就去哪,为啥要翻牌找刺激呢?

今晚,皇帝留在了杨博雅房中。

“陛下,妾身伺候陛下更衣。”

杨博雅挥手让贴身宫女退下去后,来到坐着的皇帝身后,给他捏着肩膀并说道。

昭武皇帝则没有回应,反而直入主题问了一句:

“今天的事,你没什么想法吗?”

正在捏肩的手并没有停下来,很是自然的接着揉捏。

“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陛下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妾身为什么要有想法呢?”

听到杨博雅的话,昭武皇帝转头看向她。

只见杨博雅眼神清澈,还对着皇帝浅浅一笑。

真不愧是老狐狸杨潇教出来的,这回答满分啊!

要不是看着外挂名望面板上,自己对杨博雅的威望依然也达到了个人神话,

昭武皇帝都要对杨博雅升起一股防备之心。

这种回答,不是贤良淳厚就是心思深沉,反正两个极端。

而信奉人性本恶的皇帝,一定会向坏处想。

“哈哈哈~看来朕选你当皇后是选对了。”

知道皇后没什么坏心思,而且属于贤良淳厚那个极端,皇帝哈哈大笑道。

“能嫁给陛下,妾身也很荣幸呢。”

昭武皇帝看着被夸的有些害羞的杨博雅,忍不住食指大动。

接下来就是付费才能观看的一万字

第二天一早,神清气爽的昭武皇帝在勤政殿偏殿召见了内。

是整个内不是杨潇首辅一人。

“不知陛下又有什么奇思妙想?”

杨潇作为皇帝的老丈人,说话可以稍微放松一点。

内还以为皇帝对于革新又有了什么想法,这才一大早急匆匆的召集内。

“诸位爱卿,这一次朕召见你们,是想起一个政治改革的思路。”

听到皇帝的话,众人打起精神作出侧耳倾听状。

“自古以来君子朋而不党,”

“前朝更是出了浙党、楚党、阉党和东林党。”

“明亡于党争!虽然有些片面但也是不争的事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